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撰寫/順其自然

編輯/校對:長孫瓏兒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曹公筆下神仙般的人物,本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絳珠仙草轉世,孤標傲世不食人間煙火。一直以來,世外仙姝林黛玉就是非常為廣大的讀者與觀眾所喜愛的,但若是現實中真有林妹妹這種人,多半是不會招人疼愛的。

其一,黛玉幽怨氣太重

這位曹公筆下的“神仙妹妹”自始至終都透著濃重的幽怨、愁怨之氣。轉世前“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五內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

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轉世後更是態生兩靨之愁,自惹春恨秋悲,枉自嗟命運多舛,埋香塚,泣殘紅,悶制風雨詞。作為文學形象,林黛玉是獨特的,但若是現實中有這種人,多半會遭到疏遠。

其二,黛玉常無端生悲

從人的情感角度來說,喜怒哀樂都是情緒的宣洩,人有七情六慾,哭也無可厚非。但林妹妹哭的不正常,無端生悲,時時啼哭,想想就煩。

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縱然曹公說這是她轉世後用眼淚報神瑛侍者灌溉之德,但以我凡人所視所想,一個人整天有事沒事總是哭哭啼啼的,終究不招人喜歡。她的丫環開始見她哭的時候還上前勸慰,後來因她總是如此也就以習為常了。

其三,黛玉病弱不堪

曹公曾是鐘鳴鼎食之家的紈絝子弟,他可能喜歡“妖襲一身之病”的病美人,稱之為“嫻靜時似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然我輩窮凡之人覺得健康才美,健康才是生存的根本,有健康的體魄才能討生計。似林妹妹這般“先天有不足之症”,“會吃飲食時便吃藥”,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走路都需人攙扶的人,再美也只是中看不中用。

其四,黛玉酸妒氣過重

人有點嫉妒之心也不為過,畢竟也是人之常情,甚至嫉妒有時還能成為動力。但筆者覺得林妹妹的嫉妒心過重,太過計較。

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有的是小事,如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一節,其他人都沒說什麼,唯獨她說“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其他姑娘們都有呢”、“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有的是因愛生妒,如對寶釵的“悒鬱不忿之意”,第八回“探寶釵黛玉半含酸”,第二十回,因寶玉去了寶釵那兒玩,她知道後百般刁難不依不饒。

如此例子在紅樓夢中比比皆是,對心愛之人撒撒嬌鬧鬧小脾氣都沒什麼,但如果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大動干戈”,再好的人也受不了。

其五,黛玉過於孤高自許

這個特點說白了就是不合群,看不起人。“君子和而不同”,謙和為上。而黛玉自恃才高貌美(當然也確實有些才氣,如榮國府歸省、慶元宵題詩、魁奪菊花詩)很看不起人,只能她調侃打趣別人,不能別人說她。

如她可以譏諷劉姥姥為“母蝗蟲”,打趣惜春畫畫時間長,學史湘雲“大舌頭”。但卻不容別人說她,如第二十回中史湘雲說她長得像一個唱戲的小旦,她立即就翻臉。如此“矯情”又有誰能喜歡呢。林妹妹自詡“孤標傲世偕誰隱”,但她卻只是如水仙花一般顧影自憐,卻沒有反思自己性格中的缺陷。

她在《紅樓夢》中人氣極高,但現實中你不會想和她做朋友

雖然黛玉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文學形象,但如果放到現實中,這樣的性格是很難被人喜愛的。林黛玉十五歲左右仙逝,不能說與其性格沒有關係。如果她的心胸眼界能開闊一些,也就不至於在世間活得如此艱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