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超優千號”創鹽鹼地水稻新紀錄,畝產高達802.9公斤

10月14日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袁隆平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種植的耐鹽水稻迎來了測產環節。專家團隊分別對3塊稻田進行機收實測,結果得出,“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畝產量最高,平均每畝產量達到802.9公斤,此次產量打破了鹽鹼地水稻產量最高記錄。

袁隆平“超優千號”創鹽鹼地水稻新紀錄,畝產高達802.9公斤

行行查,行業研究數據庫 www.hanghangcha.com

根據發改委發佈的《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彙編2019》,2018年我國水稻種植業每畝水稻種子用量3.14公斤,每畝水稻種子成本為63.4元,推算得2018年水稻種子平均價格為20.19元/公斤。根據立木信息諮詢統計,我國雜交水稻種子零售價相對平穩。2017年價格為57.59元/kg,結合2018年我國雜交水稻需種量約為2.3億公斤,估算水稻市場規模約為132.5億元。2018年隆平高科雜交水稻板塊營收21.25億元,推算其雜交水稻行業市佔率約為16%,行業龍頭低位穩固。

袁隆平“超優千號”創鹽鹼地水稻新紀錄,畝產高達802.9公斤

水稻產業的上游是農資,即化肥、種子、農藥、農機等;中游主要是種植業,也包括水稻的收購、儲存及運輸等;下游即水稻的加工,加工又分為初加工和深加工。稻米初加工是指通過對稻穀進行清理、脫殼、碾米、烘乾、分級、包裝等簡單處理,製成成品糧及初製品,具體包括大米等。稻米深加工是以大米、糙米、碎米、米糠、稻殼等為原料,採用多種技術,生產處米制品食品等。除了常見米制品食品,米糠還可以用於生產米糠油、米糠醋等,而稻殼可以用於發電。

袁隆平“超優千號”創鹽鹼地水稻新紀錄,畝產高達802.9公斤

品種雜交的實現需要藉助與雄性不育類型相對應的育種技術。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我國水稻育種技術不斷髮展,並實現了三次重大的突破,分別為1959年的矮化育種、1973年的三系法雜交育種和1985年的兩系法雜交育種。

袁隆平“超優千號”創鹽鹼地水稻新紀錄,畝產高達802.9公斤

小編:海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