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花樣宣傳

啥時候都不缺“智商稅”


最近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爆發#

又引發關注

持續防疫非常重要

這種情況下

號稱具有99.9%殺菌率的

消毒產品花樣百出

這些防疫新產品

真像宣傳的那樣神奇嗎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01

防疫神器?小心交了“智商稅”

最近一段時間,網上有一種消毒卡十分火爆。比如:


➨這款“日本產”的消毒卡月銷1000多份,廣告宣傳稱“戴在身上,能在1米範圍內達到99.9%的除菌效果,一張卡片的效果能持續30天,還能除臭、滅病毒、除甲醛、除蟎。”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有的消毒卡還宣傳稱,“對於一些不願佩戴口罩的人群,消毒卡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和傳統消毒產品相比,消毒卡更方便攜帶、覆蓋範圍更廣、防護更持久。”


➨還有這種“德國產”的消毒卡,宣稱“擺在家裡能作用在10-15平方米的空間”。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對此,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家電檢測中心對此進行了檢測。


消毒卡/

如何殺菌?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家電檢測中心的檢測工程師劉皓男表示:


這兩款除菌卡和消毒盒裡面的成分,都是一種氧化劑,通過氧化的作用,對我們周圍空氣中進行除菌。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殺菌/

效果如何?

劉皓男按照產品說明書要求,對消毒卡做空氣中除菌效果試驗。


結果顯示,在實際使用中,掛在胸前可能可以去除掉一部分周圍細菌,但殺菌肯定不夠乾淨,效果很有限。同樣計算家用消毒盒的除菌效果,除菌率是35.23%,也是不合格的。


劉皓男表示,每片消毒卡所含的二氧化氯氣體發生劑僅有3-15克不等,在大多數日常生活環境中,這些二氧化氯生成量很低,達不到殺菌消毒的有效濃度,很快就會隨空氣流動消失掉。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對人體/

是否有傷害?

二氧化氯與人體接觸後容易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把消毒卡戴在身上,很容易接觸到皮膚,那裡面的物質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呢?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把消毒卡里的物質取出來,放在一塊生肉上,2-3分鐘後把粉末用水沖掉。這時發現,生肉上面已經有了被灼傷的痕跡。如果是小孩子隨身佩戴,出了汗或者趕上下雨天,消毒卡進了水,直接接觸到皮膚,就存在被灼傷的危險。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此外,記者諮詢某消毒卡店家,產品是否持有合格證,店家直接回答:沒有。


那麼

一般的防疫產品消毒效果如何

選購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02

消毒產品,這樣用才安全

酒精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從檢測機構瞭解到,酒精百分比有質量比體積比之分。如果是酒精含量是質量比,含量在62%以上就達標了;如果是體積比,含量75%為最佳。專家提醒,

消費者在購買酒精時,要看清含量標識。


免洗洗手液


免洗洗手液中的殺菌成分會對皮膚、黏膜產生一定的刺激,尤其是嬰幼兒及兒童,建議不要將塗抹後的手指放入口中。專家建議,有條件的話,洗手還是應首選用流動水加肥皂或抗菌洗手液並沖洗乾淨更好。


此外,免洗洗手液一般含有60%以上的酒精,遇火即燃。專家提醒,含酒精類的消毒洗手液要遠離火源,存儲時避免陽光直曬,公共場所應放在固定安全位置,並有專人監管。


這款網紅防疫神器翻車了


消毒溼巾


據消毒專家介紹,消毒溼巾是一種新型的載體消毒劑,尚未列入消毒產品分類目錄,不能按消毒產品進行管理。


儘管消費者在選購消毒溼巾時更看重殺菌抑菌功能,但消毒溼巾的使用與普通溼巾不同。專家表示,不建議消費者用消毒溼巾擦拭臉部,尤其不要直接擦拭眼睛、中耳及黏膜處,這些部位很容易被消毒溼巾內的有效成分刺激,出現紅腫、刺痛等現象。尤其嬰幼兒,使用消毒溼巾後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物,以免化學物質進入口腔內。


北京化工大學教授熊金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通常情況不要在過多使用消毒溼巾後用手去拿食物。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