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慈姑並非尋常之物

作者 | 海盜書屋(孔網店鋪:海盜學堂的書攤)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昨天翻《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一書,翻到郎世寧的荷花、慈姑花圖,心裡好生激動,因為前幾日我第一次見到此花,有位書友告訴我這植物叫“慈姑”,當時只是簡單看了它的屬性介紹,並未做其它深入瞭解。

原來這慈姑並非尋常之物


花兒入畫本是尋常之事,沒什麼可激動的,不過這次有點不一樣了,興許有相同經歷的人能夠體會,我先不贅言。根據蔣勳先生的介紹,這郎世寧是意大利人,他將歐洲繪畫技巧帶到了中國,又取中國傳統水墨畫之長,開創了新的一種新的繪畫風格。我覺得此人蠻有意思,就簡單看了下他的代表作,感覺親蠶圖、駿馬圖、花鳥作品都很有視覺衝擊力。此外,關於這慈姑,他還有喚作“池蓮雙瑞”的作品,也曾是蘇富比熱衷的拍賣品。
初步看了網上一些圍繞慈姑進行的風物考資料,發現這慈姑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尋常之物,不過由於各種軼事,又使得它非比尋常。可以說,在亞洲文化圈,它寓意著善良、多子、慈孝、吉祥、添財、勝利等意思。

原來這慈姑並非尋常之物


據說,廣東的有些地方有這樣的傳統習俗:新娘回孃家,孃家人會為她準備蔥蒜和慈姑,意為聰明能算,早生貴子……不知道有沒有在廣東見過這樣習俗的書友,此風俗還被傳承著嗎?

原來這慈姑並非尋常之物


另據汪曾祺在《故鄉的食物》裡說的一則故事:張兆和炒了慈姑肉片,沈從文吃了兩片慈姑後,說了一句“這個好,‘格’比土豆高!”而慈姑對於汪老來說,是記憶裡尋常卻有點令他生厭的食物,因為慈姑有苦味,食物貧乏的年代,他吃了太長時間的慈姑。然而,當他離鄉多年之後,鹹菜慈姑湯卻已然變成了一種鄉愁,需要時不時慰藉一下了。但可惜的是,在北京很難買到慈姑。


原來這慈姑並非尋常之物


如此說來,這慈姑在南方更普遍,但我在福建時,印象中並未吃過這慈姑,看樣子,以後買菜吃飯的時候,需要多留心,希望有機會嘗一嘗這傳說中的慈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