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古今多少稀奇事兒,把酒盡付笑談中。

各位看客老爺,祭酒又來給您說道這紛雜塵世,玩物人間。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沒能實現他生前苦苦追尋的長生不老夢想,還是駕崩在了第五次巡遊路上。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留給後世的,除了一個盛極而衰的大秦,便是數不清的人生謎團。

而這其中最讓人們感興趣的,則是他的陵寢之謎。


/秦始皇陵的選址


依據歷史的記載以及現代考古判定,秦始皇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

它當處在驪山北麓由河流形成的沖積扇上,即驪山峰巒環抱之中。

身為開天闢地,大一統以來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對於死後墓地的選擇必定大有講究。

那麼,為什麼是驪山?

在民間,有這樣一種傳言,稱秦始皇陵東側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魚池水。

此水源出驪山東北,由南向北流淌。

修建秦始皇陵時,建築者在陵園西南側修築一條長1000餘米、寬40—70餘米的東西向大壩,將此水改為西北流向,繞過秦始皇陵東北。

按照中國古代風水術理論,“依山環水”,是理想的建陵之地。

還有人認為,這與秦始皇在驪山開鑿五處水源,又用土壘出五座堅硬的山峰,形成“五爪金龍”風水勝局有關。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而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給出瞭如此解釋:“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

意思是說,秦始皇把自己葬在驪山腳下,是因為驪山的南面盛產玉石,而北面多出黃金,始皇是貪慕驪山當地的名氣和風水,而在此建陵。

這似乎與皇陵附近百姓所傳的歌謠“頭枕金,腳蹬銀,福貴吉祥,風水寶地”頗為吻合。

不過,我們知道,秦始皇的陵寢修建於秦王嬴政元年,也就是在他13歲剛剛即位之時。

雖然不能說當時的始皇帝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但修建帝陵這樣的大事,全權由自己做主,沒有嬴氏族老參與其中,未免不可思議了些。

此外,驪山以南是藍田縣,的確出產優質的藍田玉。但是,驪山以北的地區就從未聽說過“多金”,歷史上也沒有在此處發現過金礦。所以這個說法似乎並不靠譜。

那麼,秦始皇把陵寢建在這裡的原因,除了風水好外,還有什麼講究呢?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其實,秦始皇選址驪山符合《禮記》、《爾雅》、《論衡》等書記載的先秦時期選擇墓址時,以西方為尊長之位,東方為卑幼之位的禮制觀念。

按照秦時的宗法禮制,秦國君主的墓址要符合“東望吾子,西望吾夫”的佈局,所以秦始皇先祖的陵寢,都是建在臨潼縣以西的芷陽一帶。

也就是這個原因,秦始皇才將陵寢建在了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修建的過程


秦始皇陵園的修建,也可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公元前247年到公元前220年秦統一全國。

這28年時間,應是陵園工程設計和主體工程開始施工、逐漸推進的階段。按照禮制,國君即位伊始,就要興建自己的陵墓。

不過,這一時期,又是秦完成滅亡六國、統一全國建國大業的關鍵時期。所以,秦國不會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費在陵墓的修建上。

第二階段,自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這9年時間,應是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

秦完成統一大業,自然可以將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轉移到陵園的修建上來。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這一階段的成果,可能是陵園主體工程的基本完成。

第三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歷時3年多,這應是陵墓修建工程的收尾階段。

儘管秦始皇陵墓修建工程歷時近四十年,但很多學者認為,這一史無前例的龐大工程,主體工程雖可能在秦始皇生前已基本竣工,但最後的收尾工程應是一項“爛尾工程”。

之所以如此“虎頭蛇尾”,主要應歸因於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的爆發。陳勝在大澤鄉起義爆發後不久,即派周文(即周章)率兵直攻秦都咸陽。

周文大軍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前鋒進抵距秦始皇陵園不足數千米的戲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秦二世召群臣商討對策。

少府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兵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秦二世赦免驪山修陵刑徒,組成軍團,在章邯指揮下,進行反擊。

這支軍隊戰鬥力可謂“爆表”。

它不僅消滅了周文軍,還出關擊敗當時勢力最強大的項梁軍,迫使項梁自殺。直至鉅鹿之戰,始被項羽率領的楚軍擊敗。

由於修陵刑徒被徵入伍,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自然被迫中止。

不過,既然是項爛尾工程,而在當時,秦始皇陵的大致位置又鬧得人盡皆知,那麼歷史上的秦始皇陵有被盜過麼?


/被盜過墓的秦始皇陵?


據歷代文獻的記載,秦始皇陵不但被人盜掘過,而且還被人有意無意地毀壞過。

其中,盜掘過秦始皇陵的人有項羽,有“天下盜賊”、“關東賊”,還有無名之賊;毀壞秦始皇陵的則是一個牧羊人。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這些記載可不可靠?我們不妨考察一番。

首先我們把歷史上只用了代稱沒有實際姓名的盜賊們全都排除,因為無從論證真實性,只談談項羽到底有沒有盜過墓。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四年(前203),劉邦、項羽滎陽對峙之際,劉邦歷數項羽十大罪狀。

其中第四條即是:“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這是中國歷史上傳世文獻中第一次披露項羽盜掘秦始皇陵。

之後班固的《漢書·高帝紀上》上也有記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收私其財,罪四也。”

這兩段史書記載看似是班固司馬遷對項羽的批判,但我們通讀全文會發現,二人只是對劉邦原話的記錄,並非是主觀撰寫。

因而這件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就沒有絲毫筆墨的描述。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項羽本紀》說項羽入關之後對大秦帝國只做了三件事:一是“殺秦降王子嬰”;二是“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三是“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並沒有涉及盜掘秦始皇陵。

那麼,事件的真實性就很值得懷疑了。

因為同是逐鹿天下,志在一統的霸主,誰說項羽盜掘秦始皇陵都可信,唯獨劉邦之說最不靠譜。

古代戰爭從來都要師出有名,各方搶著高舉正義的旗幟,劉邦說項羽犯有的十大罪狀,其中有多少水分,只有他自己清楚。

更何況,流痞出身的漢高祖,一向謊話連篇,他說的話很難讓人信服。

此外,兩漢時期的史書中的此類佐證極少,也是證偽的一個關鍵。

而項羽也實在沒有必要盜掘秦始皇陵。要說動機無非兩個,一為洩憤,二為尋寶。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但項羽一入咸陽,便滅其國、殺其王、焚其宮、掠其寶,有再大的仇恨也足以消抹了,何必吃力不討好地去盜墓?

至於尋寶,《項羽本紀》明確記載項羽在焚燒大秦帝國都城咸陽的宮殿之後,“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這些“貨寶”是什麼?

是始皇兼併六國之後,囤積在大秦帝國宮廷中的寶物。光這些已足以支撐項羽爭霸天下,再去盜墓性價比並不高。

而且,歷史上對於項羽掘始皇陵得寶的記載也太過誇大,基本不實。

連一向被奉為地理至書的《水經注·渭水》都這般記載: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槨取銅。

三十萬人運一個月沒運完?這以常理推之,根本不可能,完全不能作為論證的史實。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當然,最關鍵的是上世紀80年代,專家對秦始皇陵的封土進行了汞含量化驗。

到了2003年,又再次進行了檢測,均發現秦始皇陵封土的汞含量,明顯高於周圍數倍,這些汞是來自地宮裡的水銀揮發所致。

專家推測,秦始皇陵內還保留有大量的水銀。這說明,秦始皇陵的地宮還保存完好,沒被盜過。

那麼,說到上世紀對秦始皇陵的考古,又有怎樣一段故事呢?


/從打井開始的皇陵考古


事情還要從1974年的3月開始說起。

為響應上級號召,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生產隊組建了打井隊,一群年輕人,在生產隊長的帶領下,來到村南面一片柿子林附近來選擇打井點。

他們先是選擇了一處低窪地帶,可是過程中發現,此地並不適合打井。

於是便將打井點定在了另外一處地勢較高,長著一顆大柿子樹的地方。

打井隊員見到這顆柿子樹都說,這柿子樹長的這麼好,下面一定有充足的水源。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於是確定好打井點後,3月27日,打井隊隊員們便拿著鋤頭,鐵鍬挖起井來。

但是挖到第三天3月29日,井深達到3米左右的時候,打井隊員們卻發現下面的土變得不一樣了,出現了很多木炭遺蹟和紅燒土塊。

此後,隊員們又繼續向下挖掘了一段時間,等到挖到差不多四米深的時候,隊員們發現,地下出現了一個洞,在那個洞裡,一個雕刻精美的陶土人頭顯露出來。(也就是後來我們看到的兵馬俑的頭)

地下有古怪?

隊員們相視一眼,決定繼續深挖,便發現這個人頭在下面還有身子,而身子四周又是其他或散碎或完整的人俑。

不過此時天色已晚,所以等挖出一些人俑後,隊員們就把東西帶著回到了村裡。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很快這件事就在村子裡傳開了,沒過多久,消息又傳到了當時的公社林業員房樹民耳中,房樹民聽後,建議打井隊員把這件事趕緊報告給國家。

於是第二天,打井隊員們就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當時公社的書記傅永仁。

傅書記隨後將此事報告給了臨潼縣文化館,得知此事後,趙康民等幾位縣文化館的幹部,在第一時間趕到了西楊村。

在見到打井現場和那些被挖出的人俑,陶俑,弓箭,還有箭頭後,趙康民等人當即就確定,那些東西全部都是文物,於是一併送到了臨潼縣文化館。

在沒有得到上級領導指示的情況下,趙康民幾人看著那破碎一地的人俑,決定先對那些破碎的人俑進行修復再說。

修復過程中,通過對人俑面部和衣著以及出土箭頭的分析,幾人斷定這些陶俑全部都是秦代的武士俑。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那麼,出土秦俑的地點難道便是秦始皇陵的墓地所在?

此時,一名回鄉探親的新華社記者瞭解到幾人的困惑,加上進一步考古受限於七八十年代的敏感因素,就寫了一篇題目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武士陶俑》的文章。

這篇文章後來被刊登在人民日報內參上,隨後陸續收到了好幾位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批示。

於是,1974年6月30日,這篇內參文章被轉到了國家文物局,上面附有當時國家副總理的重要批示:建議國家文物局與陝西省委商量,迅速採取措施,妥善保護好這一重點文物。

隨後,在確認情況無誤後,國家文物局和陝西省委很快就組建了一隻考古隊,對西楊村考古現場進行更加深入和細緻的考古發掘。

自此之後,對秦始皇陵的考古發掘正式開始。


秦始皇陵竟然是項爛尾工程?衛星圖下,始皇帝的千古之謀顯露無疑


那麼,考古發現的秦始皇陵到底藏有哪些秘密呢?

下一回,祭酒將和你說道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