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之后,用这三个心态面对老年生活

人生何其短暂,当你两鬓斑白,身形枯蒿之时,感觉逝去的时光就像昨天一般历历在目。好像你忽然睡了一觉或者打了一个盹儿,你的世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忽然之间觉得自己老了,干什么都干不动了,没有了精力,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好奇,你的世界一片灰色。

75岁之后,用这三个心态面对老年生活

你感到了人近黄昏的可怕,内心也阴晴不定。岁月这把杀猪刀,任谁也饶不过。时间的钟摆摇摇晃晃,就晃的你满头白发,形容苍老。

75岁,一脚已经跨入老年人的行列,你不知所措,真的老了吗!不再年轻了吗!

人生太匆匆,回首岁月,年轻的时光好像还停留在昨天,今天就不知不觉已经老了。

人到老年,要看开,悟开,想开,你才活的轻松而快乐。

看开人情

75岁之后,用这三个心态面对老年生活


人到了老年,要看开人情冷暖。

你已经75岁,在儿女们的心中,你已经是老人了,需要人照顾,需要人搀扶。

很多儿女对父母百依百顺,关心备至。其实这是父母身体尚好,不用儿女费多大力,就可换来别人的一片称赞,这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每个人骨子里都是自私的!

假如父母长期卧病在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长期孝顺,此心不改,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古人总结得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作为75岁的老人,你就应该看开人情冷暖,儿女对你孝顺与不孝顺,那是与你的身体好坏分不开的,其实是你自己修来的。

如果75岁的你身体还好,有钱又能自理,自然能换来儿女满满的孝心。你若是个穷人又卧病在床的老家伙,那招来的只有儿女的冷眼和嫌弃。

所以75岁的你要看开人情的冷暖,孝与不孝全是你自己修来的。

悟开生死

75岁之后,用这三个心态面对老年生活


人生基本有3种死法:1,意外死,惨而惋惜,2,病死,忧而痛苦,3,老死,即无疾而终,喜而庆贺。

后两种很大程度上与遗传有关,当然后天的养生也不可忽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随它去吧。

死并不可怕,就是和明天作个永远的诀别,不想再看明天的太阳了。就是永远的睡着,永远的在梦里,不想再醒来。

可怕的是死而多虑。为了死这件事而考虑再三,思前想后,想着自己怎么怎么死,自己死后会发生什么,其实大多数的人都是被自己吓死的,每天老想这件事,就会思虑过度,影响自己的身体和心情,没病也被吓出病来。

其实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把每天活好,活精彩,活一天赚一天。

而不是每天愁眉苦脸,想着自己已经75了,一天比一天老了,一天比一天离死亡近了,想着这样无聊的问题多了,你的心里就有了暗示,就有了阴影,觉得不一定自己哪天就会去见上帝。

人其实是被吓死的,每个人的正常寿命大约是140岁,而一般人能活个八九十岁就算是高寿了,这和老年人看不透生死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你看开了悟开了生死,管它什么时候死呢。死,不过就是化烟、作土,化作一缕风,融入大自然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这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想开钱财

75岁之后,用这三个心态面对老年生活


人能看破生死,不一定能看开钱财。因为钱财在人的一生中太重要了 ,舍命不舍财的人比比皆是。

从他出生到75岁的高龄,天天都在和钱打交道 ,没有钱,就饥寒交迫,难以度日。没钱,就没有了美食,美衣,美女,美的享受。

钱和人的一生息息相关,从每天一睁眼就要用到钱,没有钱没法吃早点就要饿肚子,没有钱连洗漱用品都买不回来,甚至连一卷卫生纸也买不回来。

我们一生说的高尚点,是在追求理想,但说的通俗一点,钱才是一切的动力。没有钱的回报,你会12个小时盯在工作岗位上吗?没有钱的回报,你会早出晚归进货卖货吗?

年轻时追求钱财的回报,毋庸置疑,这是人生的动力,是每个人必做的事情。

但当你老了,已经75岁了。钱财就对你来说就不太重要了,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只要每月有一两千退休金,再存点儿得病时的救命钱,够你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

存太多钱都是一种累赘,你眼睛一闭,儿女们也许会为你这巨额遗产打个头破血流,闹上法庭,这也许是你最不想看到的。

你若给想给儿女留遗产,不要留钱 ,留点自己的作品,或是书画或是书法,或是文章,让儿女们在心里时时能想起,钱财多了反而是个祸害。

所以人到老了不要再存钱了,要看开钱财,该花就花吧,把它全花完了才好。

结语

75岁之后,用这三个心态面对老年生活


人生75,要看开人情冷暖,想开钱财如粪土,悟开生死玄关这三件事,才能真正领悟到人到老年时的快乐。

心无挂碍,看透人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才是人生真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