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佈一份文件,其中第二部分2.4.6條指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一消息發佈後引發地產行業內外廣泛關注。


熱議|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在大多數購房者的認知裡,房子按照建築面積計價已習以為常。那麼此次住建部按照套內面積進行交易,對於咸陽購房者來說到底是好是壞呢?

近年來商品房價格不斷攀升,部分開發商更是利用普通購房者對公攤面積缺乏深入瞭解與測算能力,不斷推高公攤面積和公攤係數。實質上對於公攤面積如何算,合理比例究竟是多少,一直以來都缺乏明確規定,甚至有的房子公攤面積高達50%。


熱議|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關於公攤面積的問題積弊已久,越漲越多的公攤面積實質上已經侵佔購房者的利益,也損傷了市場經濟的公平與公正。

舉個例子,當初按照建築面積計價,開發商每平方定價1萬/㎡,如果現在規定要求按照套內面積計算,開發商自然會將每平米定為萬(假定得房率為80%),兩種方案看似價格不同,但總價是一樣的。作為購房者來說,買同一套房子,兩種計量方式花的錢並沒有任何區別,就沒有什麼不公平。


熱議|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那麼,假設未來,咸陽真的實現了按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住房交易,對咸陽購房者而言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利好!

對開發商來說修建商品住宅的成本並不會因為交易方式的改變而發生多大的變化,公共部分雖然不再賣給業主,但開發商依然要花錢修公共部分,這些成本依然要算到套內的價格裡面去,所以一套房子該賣多少錢就還是會賣多少錢。唯一的變化無非就是參與計價的面積變小了,單價看似變高了,房子的總價既不會因此漲高,也不會因此降低。


熱議|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其次,對業主反而有可能產生利空!

區別1: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據相關國家標準的規定,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築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套內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包含了套內使用面積,同時還包括套內的牆體面積以及套內陽臺面積。

因此,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熱議|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區別2 “交易”和“計價”不同

目前大多數實行的“套內建築面積計價”,只是在計算價格的時候按套內面積來算,但整個房屋買賣的交易過程,還是把套內建築面積和公攤面積一起進行了權屬轉移,建築公共部分的產權屬於全體業主共有。

而“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則在價格計算、權屬轉移等所有交易環節都只涵蓋套內使用面積的部分,個人業主將不再共享建築公共部分的產權,甚至對“自家”的陽臺也只享有專有使用權,而沒有產權。

所以,對於咸陽購房者來說,“公攤”的概念就沒有了,但公共空間的成本相信依然會存在於房價中。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


熱議|取消公攤按套內面積交易 對咸陽購房者有什麼影響?


綜合如上總結,雖然表面上對於已經購買過公攤面積的人來講,可能看起來不公平,但是實際上沒有什麼差別,因為你早期咸陽購買的房價低,現在房子漲價,已經也可以攤平公攤面積的損失。而現在買的人不說房價已經很高了,而且取消公攤後,肯定價格還是會加到房價上。所以對於咸陽購房者來說,整體上沒什麼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