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兌卦!


易之兌卦!

兌卦

它的上卦為兌卦,下卦也為兌卦。兌卦和巽卦是一對,是易經的八經卦之一。

易之兌卦!

易之兌卦!

我們首先解釋一下卦名。兌,是一個會意字,上半部分“八”像一個人從嘴中舒出了一口氣,下半部分“兄”與“祝”同義。合起來就是按照自己說的去做,兌現承諾。可見“兌”有“主動、願意”的含義。易經引為卦名,通常解釋為“喜悅”,實際兌卦“按照自己說的做”,其結果可能是自己喜悅,也可能不喜悅,甚至難受,這全在於自己的意願是否為“正道”。

我們分析一下兌卦的內涵。兌卦是一個陰卦,以陰爻為主。兌卦的陰爻,在兩個陽爻之上。陰爻的運動趨勢是重濁向下的,陽爻的運動趨勢是輕清而上的,於是兌卦的陰爻和陽爻異性相吸,陰陽二氣之間便有了交濟,這就是兌卦“喜悅”原因,陰陽可以和合自然帶來喜悅。然而再看兌卦的爻位,陰爻在陽位,是不當位的;二爻陽爻在陰位,也是不當位的。這就表明兌卦陰陽二氣的交濟“不正”,雖然會帶來“喜悅”的感受,更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愉悅中留有後患,這正是兌卦的時態。

易之兌卦!

如果做一個類比,兌卦陰爻就好比一個女子,和二爻陽爻相互愛慕,他們在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況下私奔了。固然這屬於兩廂情悅,同時也難以得到祝福。

兌卦在後天八卦中位於正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白虎方位,象徵秋季的肅殺。秋天固然可以有收穫的喜悅,但是秋風掃落葉,也帶有陣陣寒意。

易之兌卦!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兌卦的卦辭。

兌:亨,利貞。

亨通,利於守正。

這個卦辭,有“亨利貞”三個字,唯獨沒有“元”。 元,是大始的意思。萬物起源,都要合乎道,應乎運,方能大始。兌卦是陰爻和陽爻不正相遇開始的,背道而馳,不能為“大始”,所以這裡就沒有“元”字。

後邊的“亨利貞”三字,是告誡糾偏的意思。雖說是以“取悅”為開始,但是後續早日迴歸正道,就有亨通,利於守正。

關於卦辭,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選舉一個負責人,大家一開始對他是陌生的,他就採用一些手段取悅大眾,從而上位,這可能有點不正大光明。但是隻要他在任上能夠做好自己的職責,實現自己前期對民眾的承諾,那麼也算是一個優秀的負責人了。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彖辭。

曰:兌,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

兌,說也。這句是解釋卦名的。說,這裡通“悅”。兌,就是喜悅的意思。彖辭是從“喜悅”的角度來談兌卦的。我們解釋兌卦,談到了兌卦的兩個內涵,一是“喜悅”;二是“後患”,這點和彖辭有所區別,請大家注意。

剛中而柔外。這是從爻位關係的角度上分析的。剛,指陽爻;柔,指陰爻。剛中而柔外,是說兌卦的中位是陽爻,陰爻都在外邊。這有“外柔內剛”的意思。

說以利貞。這是從八卦類象的角度分析的。兌為悅,所以叫做“說以利貞”,以和悅來守正。

是以順乎天而應乎人。所以是順應天道的規律,而符合人心。總結起來就是說,如果能夠做到外柔而內剛,保守正道又不失和悅,就可以順應天道民心。

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把這種喜悅之道傳遞給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忘記勞動所帶來的辛勞;用這種喜悅之道來應對眼前的災難,老百姓就會忘記死亡的可怕。

說之大,民勸矣哉!喜悅之道是多麼的重大啊,可以勉勵民眾。

我們反覆提到了一個“喜悅之道”,是把這個兌悅上升到“道”的層面了。對於管理者來說,做到外柔內剛,做事既不失去原則,又有一定的變通,讓自己的下屬感到愉悅幸福,不但忘掉工作的辛苦,還可以奮不顧身,鞠躬盡瘁,這確實可以稱為一種“管理之道”了。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象辭。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這個卦上卦下卦都是兌卦,兌為澤。天上的雨叫做澤,地上的湖泊,也叫做澤。在這裡取象為地上的湖泊。這個卦有兩個兌卦組成,所以就像兩個湖泊在一塊兒一樣,光明照人,美麗萬分。君子看到這樣的象,就想到了朋友之間相互學習。兌卦有喜悅的含義,兩個喜悅疊在一塊,就好比說朋友之間,你高興,我也高興,因為我們心有靈犀。正如《論語》所說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另外,兌為口,這個卦就像兩口相對,有講習之象,象辭也可以從這個角度理解。

我們學習了這個卦,有什麼樣的體會呢?

我們說兌卦有喜悅,也有後患。這一切都是兌卦陰爻陽爻不當位而交濟形成的。 假如後續能夠迴歸正道,則能免除後患;如果不能迴歸正道,則後果十分嚴重。在這樣的理解下,我們再說一下“喜悅之道”。

在彖辭中我們介紹了“喜悅之道”,也就是管理者的一種“管理之道”,意思是管理者外柔內剛,和悅守正,讓下屬感覺愉悅幸福,從而忘記辛勞。彖辭講的是積極的一面,看到的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結果。其實這其中也存在隱患。

以“悅”來忘勞,畢竟不是真正的沒有辛勞,辛勞仍舊存在;以“悅”來忘死,畢竟不是不會死,死亡仍舊存在。等到老百姓喜悅的勁頭消退,又重新感受到這些真實的感受,該怎麼辦呢?以前就曾經有過這樣的例子,管理者告訴大家,為國家做貢獻是光榮的,大家為了榮譽,把自己的勞動所得,幾乎都交給國家,不畏辛勞而且激情高漲。然而之後呢?熱情消退的時候,一切變得更加糟糕。

所以洗腦不是根本的出路,守正才是第一要務。

如果在特殊的時期,需要“喜悅之道”,那麼是可以用為一時的。易經本身就講變化,講時位,講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當需要靠“喜悅之道”完成一些事的時候,可以採用這個“喜悅之道”。但是,這件事過去之後,需要停下來回歸正道的時候,是一定要停下來回歸到正道的。

何謂正道?對於管理者來說,不是讓“民忘其勞”,而是民“無”其勞;不是讓“民忘其死”,而是民“無”其死。這就是正道。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真正的為老百姓服務,以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利益,減少百姓的辛勞,減少人民的死亡,比什麼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