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鬥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大連理工大學及時組織廣大青年深入貫徹總書記回信精神。

通過各種形式開展線上學習,反響熱烈,大工青年紛紛表示深受教育、感染和激勵,要向戰“疫”一線的優秀榜樣學習,要努力將個人的成長髮展與祖國、人民的需要緊密相連,擔當起90後、00後青年的時代責任,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大工青年青春集結,將對“白衣戰士”的敬意,唱在了歌聲裡,寫在了詩賦裡,繪在了書畫裡……更沉澱在了心裡。用屬於青年大學生的特有方式表達對“白衣戰士”勇敢戰“疫”的敬意和得勝歸來的慶賀!

妙筆生花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進行時》

建築與藝術學院 張一童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護士站縮影》

萊斯特國際學院 王嘉烽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致敬戰士》

電信學部 郭俞彤

筆墨橫姿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戰勝歸來》 外國語學院 周瑾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七律·武漢加油】機械工程學院 邸宏宇 作

機械工程學院團委書記 王雲赫 書

詩賦風華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電信學部 肖鳳森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機械工程學院 陳波霖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化工學院 侯賽茵

別具匠心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校團委宣傳部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材料學院 餘飛揚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建築與藝術學院 李佳穎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 潘晴悅

疫情發生後,省內各醫科高校衝在一線。他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醫護人員主動請纓,投身到疫情關乎生死的主戰場,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醫科大學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中國醫科大學先後派出8支醫療隊,出動429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和襄陽,另派57人增援省內定點醫院,出色完成醫療救治任務。4月13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方艙醫院指揮車、移動X線機、移動CT機及12名工作人員再次出發,這12名成員,還未來得及與家人團聚,再次披掛上陣,義無反顧,奔赴綏芬河。

@大連醫科大學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大連醫科大學共有1500餘人參與疫情一線防控工作,41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西藏那曲、錦州傳染病院、大連市六院等開展救治工作,其中,364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武漢。截至3月28日,雷神山醫院大連醫療隊接管的8個病區關艙,共收治患者509人,累計治癒出院477人。

@錦州醫科大學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抗疫,大工青年在行動!@中國醫科大@大連醫科大@錦州醫科大

錦州醫科大學先後選派三批12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其中馳援雷神山醫院111名醫護人員,救治178名患者,治癒出院152人,為武漢保衛戰作出了突出貢獻。246名大學生青年志願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實踐。

內容來源:大連理工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大連理工大學團委 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 大連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 錦州醫科大學黨委宣傳部

編輯:白書彬

校對:徐一丹

責任編輯:周學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