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

為持續推進農業產業健康發展,荔波縣農技類縣管專家以人才“領題破題”為契機,奔忙在鄉村田野上,積極指導農業生產工作。

種桑養蠶篇

“麻老師,這枝需不需要再修剪了?”

“麻哥,我的這片桑樹怎麼來管理?”

“麻哥,你看下,桑葉長了一些病蟲,以後我該如何防治?”

……

在玉屏街道水巖村桑芽基地,種植戶有的在忙著平整土地,有的在下種育苗,有的在堆肥發酵,吆喝聲、歡笑聲此起彼伏。而大家口中的“麻老師、麻哥”,就是荔波縣管專家、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麻繼強。春耕春播以來,他一直忙碌在水巖村、朝陽村、岜馬村、八爛村等桑芽基地,為群眾講解種桑養蠶、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麻老師是我們這邊的老專家了,我們經常向他請教,對我們提出來的一些問題,麻老師都針對性地進行了實踐指導與解答,使我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種植技術與知識。接下來,我們要管理好桑園發展桑蠶產業,帶動群眾發展致富。”水巖村支書韋朝東說。

“我來自農村,也會始終服務農村,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農業春耕生產受到一定的影響,我作為縣管專家,就必須勇擔使命!”麻繼強說。春種是桑蠶產業的關鍵,如何有效防治桑癭蚊危害,如何在產業中提供技術服務保障,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成為了麻繼強的工作目標,也是他開展培訓和技術指導的重點。

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

麻繼強向群眾作示範種植

黃金百香果篇

同樣是縣管專家,3月20日,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莫永坤在玉屏街道福利村拉魚組開設了一個“田地學堂”,共50餘名群眾參加培訓。他結合當地地理氣候環境等情況,從品種選擇、高標準建園、肥水管理、控蔓促花、越冬防寒等方面,詳細講解黃金百香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2019年,荔波立足“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發展策略,因地制宜發展黃金百香果產業,全年種植面積達7000餘畝。不斷加大扶貧資金在百香果產業的投入,積極引導貧困戶通過種植、參與基地務工等多渠道促進增收,黃金百香果產業得到廣大群眾一致好評。在對口幫扶城市的幫助下,還在廣州市白雲區江南果蔬市場設立“荔波專店”銷售黃金百香果,進一步拓寬了銷路。

“黃金百香果不僅深受廣大遊客和市民歡迎、喜愛,而且還是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果’。目前管理技術還不夠成熟,在預防病蟲害和越冬防寒上做得還不到位,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摸索,我初步總結出一些管理經驗。這次培訓會,目的也是把這些技術傳授給群眾,以此提高群眾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莫永坤說。

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

莫永坤與群眾在測量種植間距

鐵皮石斛篇

3月30日,農技專家魯成巍在堯排蘭鼎山鐵皮石斛種植基地,為群眾開展仿野生鐵皮石斛種植培訓與標準化高產栽培試驗,40餘戶種植戶參加培訓。

“這次我與群眾就種植環境、澆水、施肥等方面進行詳細討論,指導如何預防蝸牛、蛞蝓、紅蜘蛛、白絹病、根腐病等病蟲害,向群眾傳授物理捕捉、綜合防治的技術,確保仿野生石斛健康生長。”魯成巍說。

通過培訓,群眾更加熟練掌握鐵皮石斛種植技術,對產業發展前景更加樂觀,大大增強了種植鐵皮石斛的信心和決心。參訓群眾紛紛表示,要利用好這些技術發展鐵皮石斛產業,增收致富。

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

魯成巍在進行技術指導

在戰“貧”戰“疫”的關鍵時期、春耕生產的重要節點,荔波縣農技專家們深入田間地頭對產業“把脈”、“問診”,送技術、送培訓,奔忙於田間沃野,憑著一股拼勁,把疫情防控與春耕生產工作一抓到底,描繪出一幅抗疫不誤事、春耕不誤時的“和諧春景”。

— END —

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
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春耕時節,荔波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把脈開方”

監製:融媒體中心 蒙 雋

編審:融媒體中心 蒙莎莎

作者:縣委組織部 歐陽明

編輯:融媒體中心 林 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