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保费率及缴费基数降低的一点思考

3月26日,国务院传来消息,社保费率及社保缴费基数都要降低了!

初听此消息,心里有点小振奋。作为一个财务人员,当然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原先企业承担的社保中,养老保险的缴费的比例是20%,有些地区是19%,现在降低为16%,起码下降了3个百分点,多的达到了4个百分点,这是实实在在的减负。比如一个单位职工的工资总额为100万元,那么每年省下的社保费用就要有3-4万元,相对于税收上的优惠,这是真金白银的省钱,因为税收优惠存在免征的问题,社保免征,不存在的。

关于社保费率及缴费基数降低的一点思考

社保费率降低,涉及到的是企业,那么缴费基数降低涉及到的则是员工个人了。社保缴费基数逐年上调是不争的事实,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2018年7月起,社保缴费基数最低已经达到了3030元。提到最低缴费基数,总让我联想到最低工资标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最低,意味着极低的数量,就像现在领取低保的人群,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但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社保的人群很低么?我没做过统计,但是就我所知,很多单位的员工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缴纳社保的。这其中有两种可能,一,职工所在的单位没有按照职工的实际收入来缴纳社保,为了省钱,只给职工缴纳最低级别的社保;二,由于社平工资上涨过快,很多职工的收入都达不到社平工资的60%,从而只能按照最低的社保缴费基数缴纳社保。

关于社保费率及缴费基数降低的一点思考

以前总是感慨社平工资怎么就涨的那么快,自己总是被平均,现在才知道,原来早先的社平工资只统计了公有经济职工的平均收入,而把私营经济员工的收入排除在外了。不可否认,公有经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占据了社会的很大比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私营经济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统计社平工资的时候把私营经济排除在外是否有欠考虑?亦或是是为了迎合上意故意而为之?我们都不得而知,起码我知道以后是比较气愤的!何谓社会?何谓社平工资?或许我以前的语文白学了。

关于社保费率及缴费基数降低的一点思考

据说本次由于社保费率的降低,社保收入将减少2000亿。根据有关说法,我国现存的养老基金起码还可以支付几十个月,那么随着养老金收入的减少,外加养老金的逐年增加,显而易见,收入减少而支出增加,这绝对是不可能长久的事情。那么国家为什么还会出台降低社保费率的正常呢?我想无非是两种可能:一,目前的社保缴费比例确实过高,企业不堪其重,国家出台正常为企业减负,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二,国家是试图用较低的缴费比例吸引原先未曾为职工缴纳社保的企业自愿加入到缴纳社保的队伍中来,以填补因降低社保缴费费率的损失,若大多数原先未曾为职工缴纳社保的企业都加入进来,或许因为社保缴费费率降低所带来的影响将被完全消化,甚至增加社保收入亦未可知。

具体政策的执行,要等到今年的5月1日,而实际效果如何则不是短时间能够看到的,所谓数风流人物,多看几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