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綠色藥業阿膠中藥配方顆粒涉馬(騾)皮源性成分

記者從山東阿膠行業協會獲悉,標稱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新綠藥阿膠配方顆粒和1批次千方百制阿膠中藥配方顆粒(產品批號:1911024,生產日期:2019.11.01,監管碼:XLS-08-MP-0044-SR02(04))檢出含有馬(騾)皮源性成分。

四川新綠色藥業阿膠中藥配方顆粒涉馬(騾)皮源性成分


四川新綠色藥業阿膠中藥配方顆粒涉馬(騾)皮源性成分

中藥配方顆粒是傳統中藥飲片的補充,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中藥服用、攜帶不方便的問題,使中藥的使用形式更易於被患者接受。阿膠配方顆粒是用符合炮製規範的阿膠飲片作為原料,經現代製藥技術提取、濃縮、分離、乾燥、制粒、包裝精製而成的純中藥產品。

《中國藥典》對阿膠釋義為馬科動物驢的乾燥皮或鮮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那麼,阿膠配方顆粒中檢出馬(騾)皮源性成分是什麼原因呢?

業內人士分析稱,因為現有的《藥典》標準以及補充檢驗方法只對牛皮、豬皮做了規定,所以有的企業在生產阿膠時,為了節約成本,用馬、騾、駝等雜皮代替驢皮,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違法行為。

今年4月份,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發佈《國家藥品抽檢探索性研究情況》,其中,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通過探索性研究,建立了婦康寶口服液中阿膠液質鑑別方法及阿膠中摻偽馬源成分的液質鑑別方法,提示有關生產企業可參考該方法關注藥品中阿膠品質的上述項目。

對於阿膠中馬(騾)皮源性的檢測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檢測結果,僅供監管部門執法和企業原料品控參考,不用於判定藥品是否合格,而是針對發現的問題,為加強藥品監管促進藥品質量的不斷提升提供技術支持。於是很多打擊阿膠造假的案例由於糾結於檢測方法的權威性和有效性,而使造假者逃避了應有的處罰。

曾有報道指出,在中醫還有“馬源阿膠下血”的說法,認為“馬皮膠”與驢皮的功效完全相悖。對此,山東中醫藥研究院研究人員指出,雖然“馬皮下血”一說並無充分的臨床證據,但“馬皮膠”不含驢膠所特有的相關活性肽,沒有正品阿膠的保健和治療作用。

記者查詢國家藥監局官方網站,新綠色藥業是最早獲得中藥配方顆粒試點資格的六家企業之一。四川新綠色藥業並無阿膠生產資質,那麼原料阿膠是從哪裡購進的?又為什麼會被檢出雜皮源呢?為此記者致電四川新綠色藥業。

該公司市場部副總監黃潔(音譯)表示,嚴格按照國家藥典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檢驗方式,和GMP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使用的原料是從第三方進行採購,對於購進渠道不清楚,按照藥典檢測後是合格的。

7月16日,本報記者將相關資料發送至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該局23日回覆表示正在調查中,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本報三膠報道組)

來源:中國食品報

四川新綠色藥業阿膠中藥配方顆粒涉馬(騾)皮源性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