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歷史上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元宏,467-499年,471-499年在位),是古代中國一位出身少數民族(鮮卑拓跋部)的傑出政治家、改革家。他雖然只活了三十二年,卻在歷史上烙下了屬於他自己的深深印記。本文受主題所限,對他的歷史功績不做具體介紹。

有關拓跋宏之死,如今網絡上有個很雷人的說法,聲稱他是被出軌的幽皇后馮氏活活氣死的。本文擬對拓跋宏的婚姻生活做出一個梳理,以幫助讀者對這位英才帝王的死因,有一個相對全面和比較理性的認知。

□殘忍的家規

為杜絕母后和外戚專權,北魏的創立者太祖拓跋珪,效仿漢武帝誅殺鉤弋夫人的做法,立下了一條十分殘忍的“家規”:皇子一旦被冊立為太子, 就必須將其生母賜死。

拓跋宏是獻文帝拓跋弘(454-476年,465-471年在位)的長子,生母為李夫人。他在拓跋弘皇興三年(469年)被立為皇太子。這也就意味著,他的生母李夫人走到了自己人生的盡頭。

“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與馮皇后

獻文帝拓跋弘即位時才十二歲,由馮太后(442-490)臨朝聽政。馮太后是拓跋弘父親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由此可以推知,她並非拓跋弘的生母,也就不是孝文帝拓跋宏的親祖母。但拓跋弘父子在生母先後被賜死後,都是由馮太后撫養成人的。

皇興元年(467年),馮太后還政給拓跋弘。親政五年後,拓跋弘就以禪讓的方式,將帝位傳給了年僅五歲的拓跋宏,自己以十八歲的年紀做起了太上皇。箇中原因,有多種說法,本文不作詳述。

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後,馮太后又一次臨朝聽政。有關她的主要事蹟,可參閱作者《姨侄飛黃騰達她卻不願往來,人言姨痴,“痴姨”最終以“痴”避禍》一文。

□孝文帝皇后

孝文帝拓跋宏先後冊封了四位皇后,分別是:貞皇后林氏廢皇后馮氏

幽皇后馮氏昭皇后高氏。其中,廢皇后馮氏和幽皇后馮氏是一對親姐妹(前者為妹妹,後者為姐姐;為便於閱讀區別,下文在她們名號後面分別括注“廢”、“幽”二字),系由拓跋宏親自冊封,而貞皇后林氏和昭皇后高氏,則是在死後分別由拓跋宏和他的兒子宣武帝(元恪)追封的。

“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在風雨中行進的一對祖孫:馮太后與孝文帝拓跋宏(影視劇照)

林皇后之死。貞皇后林氏系因家人獲罪而被沒入宮中,最初的身份為宮女,因“容色美麗”,與昭皇后高氏同時成為拓跋宏的嬪妃,且都得到了寵愛,分別生下皇長子元恂(即廢太子)和皇次子元恪(即宣武帝)。隨著兒子元恂成為太子,林氏也就來到了生與死的岔道口。儘管拓跋宏曾極力阻止這種“子貴母死”的殘忍做法,但馮太后還是執行了“家規”。林氏死後,拓跋宏將她追封為貞皇后。太子元恂由馮太后撫養。

高皇后之死。在為拓跋宏立皇后這個問題上,馮太后像歷代皇太后一樣,心裡始終揣著自己的孃家人,她先後把兄長、太師馮熙的三個女兒接入宮中。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她的三個侄女進宮後狀況頻出,一人早亡,一人因病離宮,碩果僅存的那一位又不討拓跋宏的喜愛。直到馮太后去世,拓跋宏才將其冊封為皇后(廢)。一般認為,這是他向實力強大的馮氏家族作出的一個妥協。但他這次並未按照先前的例規,將太子元恂轉交給馮皇后(廢)撫育,而是放在自己身邊,親自管教。馮皇后(廢)只得將目光轉向皇次子元恪,為此她後來竟利用遷都洛陽的機會,在路途中將元恪的生母高氏暗害,從而取得了對皇次子元恪的撫養權。

“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孝文帝拓跋宏(影視劇照)

□馮氏姐妹的角逐

前文已介紹,馮太后共將三位侄女送入宮中,後來一死一病。生病的那一位是馮皇后(廢)的姐姐,她進宮的時間比馮皇后(廢)早,本來受到拓跋宏的偏愛,因生病而被姑母馮太后遣返,出家為尼。拓跋宏遷都洛陽後,聽說她的病已經痊癒,勾起了舊情,派人將她接到洛陽宮中,冊封為左昭儀。這一名號地位僅次於她的妹妹馮皇后(廢)。有道是久別勝新婚,馮昭儀回來,更受拓跋宏的寵幸。她便利用這個優勢,極力誣陷自己做皇后的妹妹,最終導致妹妹被廢,並順理成章地接管了皇次子元恪的撫養權。

太子拓跋恂被廢殺。拓跋宏親自管教太子元恂,效果卻很不理想,突出表現在這位才十幾歲的少年,竟成了他父親遷都洛陽和推行漢化政策的反對派。太和二十年,他竟然趁父親巡幸嵩嶽、自己留守洛陽的機會,密謀逃回故都平城,準備另立新國。融入中原和推行漢化,已被拓跋宏作為基本國策,他在盛怒之下,先是將元恂廢黜幽禁,很快又賜死,連元恂早已死去的生母林皇后,也被追廢為庶人。

馮昭儀的上位。長子元恂被廢,不僅改變了皇次子元恪的命運,也給撫養他的女人帶來了機遇。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正月,元恪被冊立為太子,同年七月,馮昭儀也被冊立為皇后(幽),併名正言順地正式承擔起撫育太子的責任。需要說明一下,這個女人在撫養新太子元恪時,還是做到了盡心盡力,這對並無血緣關係的母子,感情頗深。

“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孝文帝拓跋宏雕像

□“攪局”的彭城公主

局勢發展至此,這位馮皇后(幽)已掃除了橫在她面前的所有障礙,似乎只需坐等太子元恪繼位,屆時或可重現她的姑母昔日掌控朝綱的輝煌。可是,風乍起,此時出現了一個攪局者。

此人出來攪局,並非懷有什麼個人野心,只因自己的婚姻遭到了馮皇后(幽)的橫加干涉,她在為婚姻自由而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孝文帝的妹妹彭城公主在丈夫去世後一直寡居,拓跋宏一直在留意妹妹的再嫁。馮皇后(幽)的同母弟、北平公馮夙瞅準機會,請求拓跋宏賜婚。可是,彭城公主心中另有人選,明確表態不願意嫁給這位國舅。

此時的馮皇后(幽)已經飄飄然,她居然利用拓跋宏南征的機會,強行逼迫彭城公主嫁給自己的弟弟。婚後不久,彭城公主帶著十幾個僕人,來到哥哥南征的地方,當面訴說自己的本意,同時將馮皇后(幽)跟一個名叫高菩薩的人淫亂的事情,揭發了出來。拓跋宏大為震驚,他一面回軍洛陽,一邊派人去對馮皇后(幽)淫亂之事進行調查。

“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馮太后雕像

□面對“婚變”的孝文帝

回到洛陽,拓跋宏親自過問這件事。真相很快大白,另一當事人高菩薩對此供認不諱。下面,來看看身為帝王的孝文帝,是如何處置自己的“婚變”的。

拓跋宏首先把馮皇后(幽)召來,讓她坐在東側的屋柱旁邊,離自己遠遠的。然後令高菩薩將此前供認的情節,又當著馮皇后(幽)的面,複述了一遍。緊接著,他又把自己的兩個弟弟彭城王和北海王叫來。二王正要向皇后施禮,拓跋宏制止說:“從前她是你們的嫂子,如今只是路人,你們只管進來,無需迴避!”在兩個弟弟面前,拓跋宏沒有多說話,只是告訴他們:“這個女人想殺我!只因她是太后家的人,我不能廢棄,只好把她幽禁起來。她如果還有人心,就應該自便!你們千萬不要認為我不殺她,是對她還有什麼感情!”整個事情的處理,是在一種比較平靜的氣氛中進行的。

從這一天起,馮皇后(幽)在名分上依然是皇后,其他嬪妃來見她,還要像往常一樣行禮。拓跋宏只是令太子元恪,不得再把她作為母親來對待。

“皇后出軌,皇帝被活活氣死”,標題雷人,卻非事實

京劇劇照

太和二十三年三月,拓跋宏在南征的途中患病,病情發展得很快。他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一面緊急通知太子元恪赴魯陽繼位,一面留下遺詔將馮皇后(幽)賜死。

一位在任的皇后鬧出生活作風問題,雖被幽禁卻沒有廢黜。馮皇后(幽)死後,仍然享受了與孝文帝合葬的禮遇。這些都表明孝文帝在處理這件事時,保持了高度的理性。他臨死前決定將馮皇后(幽)賜死,應當主要是出於維護皇權的考慮。儘管在推行漢化政策和厲行改革方面,他跟祖母馮太后堪稱志同道合,但馮太后當年長期掌控朝政也給他留下了濃重的陰影。作為一位封建帝王,他不可能讓自己的兒子再重蹈覆轍,何況這位馮皇后(幽)在品行和能力上又無法跟他的祖母同日而語。

至此,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究竟是不是被出軌的馮皇后(幽)氣死的,相信讀者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

【說明:本文系作者系列文章「讀通鑑講故事」“婚姻篇”的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