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石墨產業“硬核驅動”城市轉型發展


鶴崗石墨產業“硬核驅動”城市轉型發展

早春時節,蘿北石墨產業園區一派忙碌的景象,一臺臺裝滿石墨礦石的裝載車魚貫而出。在疫情當前的特殊時期,經過多方積極努力,省百大項目之一的中國五礦鶴崗市雲山石墨礦綠色礦山與石墨深加工建設項目,正在被列為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基地的鶴崗徐徐展開。今年內,該項目將完成首期投資70億元的14.3%,達到10億元。

石墨“亞洲第一礦”新產業孕育新希望

據權威機構介紹,鶴崗市擁有亞洲最大的石墨礦產資源,已探明石墨礦石儲量17.31億噸,有“亞洲第一礦”的美譽。《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將鶴崗列為全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基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也先後將鶴崗列為石墨新材料產業集群城市和產業集聚區,予以重點支持,這都為鶴崗石墨產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政策機遇。2017年,鶴崗市委市政府確立了“一平臺、兩園區、三鏈條”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引進中國五礦等大型企業入駐。

2019年1月7日,中國五礦股份有限公司和鶴崗市政府簽訂了礦產資源開發與新材料產業合作協議。按照協議,項目首期在整合鶴崗石墨資源基礎上,打造從採選到球形石墨,再到負極材料等精深加工的產業鏈,快速形成“資源+產能+新材料”的產業集群,並同步開展鶴崗石墨新材料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中期著手製定新能源電池,及其它工業儲能等下游產品產業鏈規劃;後期通過直接投資和發展引領,帶動新能源電池及其他工業儲能等項目落戶。

簽約以來,鶴崗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加速推進項目落地。目前,採礦項目已經開工生產,選礦及球形石墨項目已完成選址,近期開工建設,負極材料項目正抓緊推進。

積極應對疫情項目如期開工

記者在蘿北石墨產業園工地見到了中國五礦黑龍江石墨項目現場負責人趙彬。趙彬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工期,他組織14名總部的管理技術人員提早從北京開車出發,先行到達蘿北縣隔離14天。隔離期間,大家也沒停止做準備工作。隔離結束後,大家用一週時間迅速完成了設備檢修、安全檢查、現場清理、人員培訓等工作,於3月21日正式復工。

蘿北縣石墨產業園區服務中心主任謝東偉,已為蘿北的石墨工作奔忙了30年。他說,中國五礦石墨產業項目,首期在蘿北縣實施,今年是按照去年約定的時間如期開工的,一天不差,且採礦時間與往年相比略有提前。

蘿北縣成立了五礦項目工作專班,項目推進涉及的所有部門都在專班裡,遇到問題,大家一起商量解決。石墨項目將會給蘿北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鉅變,它不僅會帶動選礦機械、尾砂綜合利用等上下游企業的發展,而且會吸引更多央企入駐蘿北,引發產業集群效應。項目首期達產達效後,預計新增產能為1000萬噸石墨礦石、40萬噸石墨精粉、10萬噸球形石墨、5萬噸負極材料,新增就業約1800個崗位,實現年產值超60億元。

石墨帶來鶴崗發展核聚變效應

當下,正處於城市轉型的關鍵期的鶴崗,面對著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的諸多交織,大力發展石墨產業,如同拉響新引擎,必將煥發這座百年煤城轉型的勃勃生機。去年同步啟動的項目中:海達公司高純石墨及負極材料項目,總投資4.5億元,年產3萬噸高純石墨及負極材料,達產後可實現產值15億元,預計今年8月開始試生產;華升公司年產5萬噸石墨烯潤滑油項目已建成投產,先後在全國建立40餘家朗豐石墨烯潤滑油專營店;國信通公司手機和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60億元,建設年產手機750萬部、鋰電池1.5GWh,目前手機和動力電池生產線已正式生產;新峰新能源20億Wh高端鋰電池PACK產業項目,總投資10億元計劃於2020年10月建成,預計年銷售收入35億元,實現年利稅5億元。

鶴崗市石墨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孔萍告訴記者,與中國五礦、中冶集團和省交投共同謀劃的鶴崗市石墨新材料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中,規劃面積為438公頃,園區內設石墨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超硬材料、特種石墨材料、綜合服務區五大板塊,今年將開工建設管網及道路、汙水處理廠、綜合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

據孔萍介紹,鶴崗將以做強做大石墨新材料產業基地為目標,以集聚化、規模化為方向,以引進關聯度大、產業鏈長的龍頭項目為抓手,通過政府引導推動,企業、高校、院所、金融機構、中介組織協同配合,發展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石墨新材料生產研發企業,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力爭到2025年,石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石墨烯關鍵技術研發實現重大突破,石墨精深加工下游產品市場全面打開,全市石墨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