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哈氏(哈爾濱食品廠),淮海中路靠近成都南路(光明邨斜對面)的那家,平日裡排隊的情況你們也不是沒見過。當年我局不信邪,欺負派了一個剛來不久的新人探員去排隊,人肉揹回來53種點心回來做測評。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回憶起來,那個圍在辦公室大圓桌吃吃寫寫的下午,真是很美好呢!然而當年那位付出苦力的探員,我還沒來及問他是不是因為在哈氏門店排到懷疑人生,他已經離職蠻久了……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不過當年他留下一句話我有點介意。他的原文是:“擠入長長的隊伍中,周圍都是長輩,年輕的我顯得非常特立獨行……”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阿花這裡還是要先糾正一下視聽,雖然排隊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等於“哈氏=中老年人偏好的口味”,我就不信阿姨爺叔買回去,他們兒子女兒一口不吃喏~

沒有華麗的外表和充滿設計感的包裝,不知道怎麼討年輕人的歡心,甚至是多換得他們的一瞥,這可能是哈氏的弱項,但是作為從小跟著姆媽吃到大的本花(姆媽也是資深吃貨無疑),我更願意相信口口相傳的口碑。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測評的時候,我局(特別是比較年輕的)一些探員見到這一桌“笨頭笨腦”的點心,也提不起太大興趣,但果不其然,最後還是吃出了一張長長的推薦清單~口味這種事,還是要相信嘴巴多過眼睛。

現在,哈氏也有網店了。上海灘又少了一個需要去排隊的理由。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不過和琳琅滿目的門店相比,哈氏網店裡上架的產品真的蠻少的,但好在全部是經典,幾乎完美踩中我們當年的好評清單,還增加了新品,且聽我一一道來。

純奶蝴蝶酥(禮盒)淘口令:$gwrJ1QANzqW$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不用多說,哈氏公認的“頭牌”。

如果你去問問上面提到的那些個哈廠門市部排隊的人,哈廠門店又不只這一家,幹嘛非來排那麼長的隊?除了那些“別人都在排,自己不排就虧了”心態作祟的,大多數懂經的阿姨爺叔會暗暗帶著自豪感告訴你:“因為這裡的蝴蝶酥是現烤現做的呀。”

不過,如果你不在意那一口熱乎(蝴蝶酥本來也不講究熱乎),很負責任地說,只要不是生產日期太太太不新鮮,是不是當天現做的,“凡人”真吃不出來。而這個網購款的蝴蝶酥,我是覺得和店裡的沒什麼區別!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連配料都是乾乾淨淨,並沒有為了能保存久一點而使用添加劑。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中蝴蝶酥和小蝴蝶酥的配料都是一樣的

你們懂的,上海本地的蝴蝶酥兩大巨頭,一個是國際飯店,一個就是哈氏。哈氏這款入口是“酥脆“的,酥皮層層分明,和國際飯店的“酥鬆”的風格完全不同,餅感更強,但不僵硬,一口咬下去,會給你牙齒明確的反饋。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那種餅皮碎開的感覺,就好像多米諾骨牌,緊密相連又層層分明。黃油香氣恰到好處,奶香在口齒間崩裂。糖粒是直接灑在表面的,能嚼到,做法有點老式——不過小時候很多餅頭餅腦都好這口,並沒有不和諧。


純奶小蝴蝶酥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小蝴蝶酥和蝴蝶酥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不過並非只是尺寸減小這麼簡單,我想這也是哈氏沒有取消其中任何一款的原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左:小蝴蝶酥 | 右:中蝴蝶酥

小蝴蝶酥的口感會更接近餅乾一點,甚至有點像別士忌。原顆頭的白砂糖裡在縮小的面積上顯得更大、更多;雖然不是很明顯,感覺小蝴蝶酥在厚度上也略勝一籌,這兩方面都多少增加了硬度,讓它變得很好嚼,也和中蝴蝶酥做了區分。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另外,小的吃起來場景更隨意,反正也不怎麼佔肚子,隨手就是一塊,比較適合我這種自控能力比較差的。


鹹味松仁酥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這款真的是很老上海的味道,外表不顯山不露水的,味道卻集合了你對一塊餅乾的期待——香、油、松。

很遺憾,哈氏給它取的名字並不能說明白它的味道,要我說,應該叫“蔥油松仁酥”才對。質地介於曲奇和桃酥之間,比曲奇硬朗,也沒有桃酥的顆粒感。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味道神似萬年青,但額外增加了奶香和松仁香;松子仁並不是原整顆,而是切碎的,混在餅乾裡每口都能嚼到,回味的時候有清香從鼻腔散出。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油香的程度對於正在KEEP的人來說是種罪惡,但卻符合真實的慾望。對於“選擇性自律”的本花來說,大不了就是每次少吃一點,吃久一點,可以吃上很久,但要完全拒絕,我生理上不允許。


花生排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各種各樣的“排”是哈氏除蝴蝶酥以外的標誌性產品。哈氏的排類,是典型的“我之蜜糖,彼之砒霜”,這是種無法調和的勢不兩立,我懂的,所以這裡建議吃不慣的直接跳過從這裡開始的3種排。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和本花一樣喜歡排的請看下去:

哈氏的花生排,是當年測評的時候,連不喜歡吃排的探員都喜歡的。它的味道很特別。花生不是想象中新鮮且硬脆的,因為糖醬的關係,花生被捂得稍微有點糯,味道也不同於炒貨花生的鮮香,而是類似花生湯的味道——有鮮花生的清香。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不過我一直覺得下面的蛋糕部分才是重點。奶香四溢就不用說了,棒的是糕體的口感,是硬質的糕,介於曲奇和清水蛋糕之間,軟、硬之間取得了平衡,喜歡吃西番尼的人應該懂;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會令嘴巴很有參與感,增加了進食的快落。


杏仁排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杏仁排實則是本花走進哈氏買得頻率最多的,因為它是排裡相對便宜(其實也就松仁排特別貴,因為松子成本高),但風味卻很能打的一款。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相比花生排,杏仁排還要再甜一點點。私以為杏仁啊、榛仁啊什麼的,真的是甜品裡的“白搭”,和奶香味的糕體搭在一起,甜中帶著堅果的鮮,而且隱隱透著一股白巧克力的味道,大概是杏仁和巧克力這個組合太深入人心了?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糖醬蓋著杏仁,給糕體增加了恰到好處的溼度,牙齒先衝開黏、韌的杏仁層的“阻撓”,再加速切開糕體,從小就是很迷這個口感呀~


胡桃排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胡桃排用的是大核桃肉,澆上糖醬就很像小時候吃的“琥珀桃仁”。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胡桃仁是碎的,但不是粉碎,顆粒還是蠻大的,所以咬下去還保留了蓬鬆感,話說哈氏用料不錯一直是我們的共識;還有個加分點是,有點焦香。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蟹香蛋黃鍋巴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這個鍋巴哦,打耳光不放的就是它了!我局當年哈氏測評裡的一匹黑馬,還說只是秋季限定。如今有了網購款,味道上有過之而無不及,關鍵是也不限制什麼季節限定了,敞開了吃。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鹹蛋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濃郁且真實,不是那種添加劑合成的味道;而蟹香也不僅是蟹肉味,更像是剛蒸出來的熱氣騰騰的蟹黃味,一點都不腥。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蓬鬆酥脆,但不是鬆散,閉上嘴就聽到悶悶的咀嚼聲,嘴巴極力想要把這種快感復刻下去,於是又拿起了一塊,一塊接一塊,一塊接一塊,根本停不下來!

喜歡鍋巴的我不允許你們沒吃過哈氏的,如果不是親口吃到,我也不會想到,一個上海品牌能把鍋巴做得那麼驚豔。


大麥若青糕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如果說蟹香蛋黃鍋巴是我們上次測評一個不經意的發現,那麼這次驚喜到我們的就是大麥若青糕了!

一盒裡面有兩種——黃色的是綠豆糕,綠豆外皮+綠豆沙;另一種雖稱紅豆糕,但其實是保留綠豆沙的基礎上還添加了一些紅豆沙。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兩種都加入了大麥麥苗粉和抹茶粉,但其實不告訴你的話吃不大出,不會表現得很做作,你就當它普通綠豆糕就好。

甜味伴隨著綠豆獨有的清香,彷彿夏天提前到來;沒有很重的奶味;皮子和內餡的質地都非常細膩,一抿就化掉了,好像沒吃過一樣,算是吃過的綠豆糕裡數一數二的了。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這麼說吧,這綠豆糕的確配得上獨立包裝,經得起精緻地細品。我不建議你一連吃兩、三塊,一次一塊就好,吃完後唇齒還殘留一口清新。

雖然哈氏的網店產品不多,但我還是不客氣地挑了一遍,排除了幾樣稍顯平庸的,好吃的都在上面啦。


說起老上海寶藏西點鋪,怎能沒有哈爾濱食品廠?

說起來,網購生產線最要緊的一點是,要能還原線下實體店的味道,這點哈氏的產品完美達標,儘管不像之前沈大成那樣開發了很多新品,但是慢慢來嘛,首先要能守住幾十年不變的老味道才是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