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安全投資?

鯤洲海外房產


新型冠狀肺炎襲擊2020,打亂了所有中國人新春佳節的步伐。與此同時,作為這一段歷史見證者,我們的經濟將會受到哪些影響?投資者們如何撥開疫情尋找出路?本文將分析未來的局勢,提供合理的投資建議。

一、短期對經濟影響

顯而易見,短期內新冠肺炎NCP給我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將不可避免。無論是需求端(消費、投資、淨出口),供給端(原材料、加工生產、物流運輸、營銷售後),還是失業率,通脹率,財政貨幣政策空間,都將遭受短期負面衝擊。具體來看,若把此次疫情比作一次核爆炸,那麼相關行業按照其所波及影響程度排列,或將呈如下情形:

根據2月3日至2月7日,即疫情爆發後的第一週A股市場各行業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資本市場對此次的反應如何。2月3日,滬、深、創業板指三大指數均收跌近8%,上千只股票封死跌停板,全場普跌引發投資者一片哀鴻。當然,這是市場悲觀情緒壓抑已久之後的自然反映:疫情後續發展充滿不確定性,延遲開工導致公司收入下滑,供應鏈上下游債務糾葛,員工收入來源銳減。面對週一的暴跌,中信證券研究團隊認為這將是近期難得的一次“黃金坑”,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A股超跌反彈上演了四連陽(即連續四天上漲),在週五出現了結構分化,多空雙方爭執加劇。

從各大行業指數近5日的累計漲跌幅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一級行業裡,醫藥、計算機、傳媒大幅領漲,甚至前期弱勢的傳媒、交運都有不錯的升勢,具體到二級行業,在線教育、新能源(特斯拉產業鏈)、雲服務是A股上漲的主要動能。

反觀之,房地產、汽車、煤炭、鋼鐵等傳統制造業表現墊底,涉及外貿進出口的港口航運均受到重創。在疫情發生前,我們說當前中國經濟引擎正處於轉型升級階段,即由“舊動能”向“新動能”轉變的時期,所謂“舊動能”即以資本勞動密集型的房地產、煤炭鋼鐵、石油化工產業,而“新動能”則是以互聯網、網絡通信、智能製造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疫情發生後,我們通過資本市場清楚地看到這種動能切換正在發生,或許也正是這次疫情,加快了這一進程

二、行情判斷

參考上一週的市場情況,再加上政策面、消息面的考慮,我對未來的市場走勢主要有以下幾個分析與判斷:

1. 在經歷了“黃金坑”後的“強勢反彈期”後,A股市場可能將迎來一個“疫情觀察期”。在上週四、週五各大指數分別出現了盤中翻綠(即市場在下跌)的情況,且部分板塊跌幅較大,說明多空雙方的分歧增加,同時也意味著反彈勢能即將釋放完畢。接下來的走向,還是緊緊圍繞著“疫情”二字,畢竟各行各業目前都在等待著復工,晚一天覆工就少一天產出,生產生活都會受到極大影響:疫情持續嚴峻,則醫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遊戲娛樂將繼續領漲;疫情趨於緩和,則前期強勢股必將大幅回調,反之超跌的個股可能反彈。因此,在疫情信息不斷反覆,謠言四起的情況下,這必定是一個震盪期,時間窗口預計在2.10-2.21之間。

2. 板塊內走勢進一步分化,應當緊靠受益的龍頭股,謹慎規避“蹭反彈”的股票。上週期間,創業板走勢較為可觀,一是因為大部分科技類企業都在創業板,二是創業板中的企業市值普遍較低,更具有彈性(更容易被炒起來),受到資金的追捧。然而,此次疫情導致許多企業開工難,設備空置,甚至資金鍊緊張,中小企業受影響尤為突出,由此從基本面上看,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將是巨大的,或將拖累創業板整體走勢下行。進一步分析,投資者應當選擇確定受益的行業之中業績穩定的龍頭企業,而對於確定受損的行業,無論企業好壞,都應當堅決規避。時間窗口預計在2.10-3.10。

3. “季報披露期”即將來臨,多個風險因素疊加,應當適當迴避高風險窗口。進入3月下旬之後,將出現多個風險因素疊加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一是年報、一季報開始披露,業績暴雷將陸續發生,稍有不慎可能踩中;二是此次疫情持續時間太長,極大抑制了國民消費,而消費佔到GDP收入的50%,經濟體遭受了深刻的重創,必然隨著公司業績下滑反映到市場上。此次窗口期或將持續在3.10-4月初。

三、投資建議

根據以上行情分析,鑫辰君將投資建議總結如下:

1.“疫情觀察期”是一個震盪區間,可以將前期獲利股平倉了結,參與前述受益行業中尚未發掘的股票,如生活必需品。相關標的:海天味業

2.“季報披露期”可以持有有色金屬(黃金)避險,儘量不參與前期暴漲的個股。相關標的:恆邦股份、山東黃金。

3.若疫情阻擊進展順利,經濟運行將逐漸恢復,從行政手段來看,最有可能優先啟動基礎建設投資刺激經濟復甦,而這也是跌幅較大的種類,因此“季報披露期”前後,可以適當埋伏基建類股票。相關標的:中國建築、海螺水泥、華菱鋼鐵

遙想2003年令人不堪回首的非典,除了驚異於如今歷史的再次上演,也應該看到,正是那段艱難的歲月推動了中國互聯網電商的崛起,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緬懷不幸逝去的同胞,關注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但我們更應當看向光明的未來,做好自己的角色,這才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愛洗碗的小陳


我本人呢是一名汽修維修工,在汽車維修這塊可以講,大到鈑金,線路,小到噴漆,保養非常在手,也很被我們老闆重用。去年夏天的時候有天晚上沒事幹,看到了什麼無人售貨店的項目,當時我也是很好奇,就聯繫了他們廠家,他們說開個店3萬多塊錢這樣,不需要看管的,然後在經過思想鬥爭決定開一家試試水,哎,一開始也是非常不順利,找到一個非常合適的店面,房東又突然反悔,然後又找了5天這樣才確定好店面,我記得整個店開好花了快10天左右,當時我都不想幹了,最後也沒辦法還是做了,就當好事多磨吧。營業情況呢,一開始不行,進店人比較少,然後我還做了活動促銷,拉群銷售,現在我的小店生意總算穩定了,反正平均每個月大概可以賺了4000到5000塊錢純利!!這是我個人在創業路上的一些經歷,我個人經濟能力有限也只能花小本投資,大的也投不起,所以就開了這個小店。想有賺大錢的不適合!!純屬個人建議,不喜勿噴!!


虛情假意739


既是投資,就會有一定風險,無論如何都一樣。疫情之下,如何安全投資?

所提問題的關鍵詞應該是“疫情下”“安全投資”。

先說說“疫情下”,疫情爆發的突然且迅猛,致使舉國上下不得不採取特殊政策,進行居家隔離,一時間全國人民進入了居家隔離生活狀態,絕大多行業只能放假,無法正常運作。不能聚集,隔離是應對“疫情”的最好方法。

之所以“隔離”是最好的方法,是企事業單位,傳統行業具有著聚集性的特點,復工上班就意味著大面積人員的聚集和交叉,太容易造成互相的傳播,擴散,不利於疫情的防空。

也就是說,涉及到這一類的企事業單位,各個行業必須停工,宅在家裡,等待疫情得到控制,或者結束。

再說說安全投資的問題,對於投資這塊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對投資理財這方面還是欠缺了些許的經驗,從局外人的角度,疫情期間的行業興衰,也不難看出,雖是絕大多數人是被隔離在家,絕對數量的行業停工,但整個社會的生活起居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如:飲食,物流方面,美團團購,快遞小哥穿街走巷,為居家隔空的民眾提供方便;直接帶動起來的是走線上團購的餐飲業,服裝業,以及各類小商品,家電等等的淘寶,京東等網絡平臺。

如:線上軟件的利用;直播課,直播會議,線上辦公等成為新寵,雖在運作上有些不便或障礙,但仍舊是現在乃至將來的一種時尚追求。特殊時期,太多人把目光轉移到了網絡社交平臺,玩起來抖音,快手,想在茫茫深海里暢遊出一片天地,鄙人所見,玩玩可以,大可不必認真,能玩轉網絡平臺的也是少之又少,且大多沒有任何長遠的價值導向,自然也不會有長遠的粉絲團天天的追捧你。

以上探討的都是網絡虛擬平臺裡上的,其實我們更要關注下,線下的一些不可或缺的機遇。如,清潔環衛工作,城市生活永遠需要,不可或缺;家政服務等。如,上面提到的快遞物流小哥們,單騎走家串戶,行走間囊括所需。

好像與安全投資相去甚遠了?其實也不然,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無論哪個時期,賺錢,賺大錢,賺無本的錢,都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然,現實中就是該有多現實就得有多現實,不能投機取巧,渴望天上掉餡餅,異想天開,不然終會成為黃粱一夢。

安分守己,固然是封閉了思維,阻礙了前進和發展,但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卻是最為實在的生活伎倆,如有安全投資,也需謹慎為之,畢竟靠的是多年心血積攢的積蓄。有技術投資技術,有力量投資力量,有錢財可以錢生錢,有門道可以借力使力,無論社會怎樣發展,億萬普通大眾仍需過普通生活。

疫情之下,節約成本也許是最好的投資。

(配圖,來源於日常拍攝,偶發覺得很適合安全投資,牆裡牆外,風景兩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