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他自幼家庭環境優越,用瓦薩里的話說就是“他受到的良好教育,就好像孩子在選擇職業前受到的教育一樣”。但他不想把精力力放在閱讀、寫作和數學上,以致於他父親對兒子成為學者的前途絕望,只好讓他去金匠波提切利處當學徒,這就是他名字的來源。畫家留下一幅自畫像,放在他的作品《三博士的敬拜》的右邊,在邊上放著卡邁爾教派菲利波·利比修士的肖像。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我們從畫像上看到的是一位面貌固執的年輕人,有一對大大的、安靜而有敏銳洞察力的眼睛,還有一頭亂蓬蓬的黃髮。和當時的畫家一樣,他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熱衷於追求繪畫樂趣和技巧、滿足於描繪人類的美和事物的題材,而不是宗教主題的研究。波提切利(1445~1510年)取得了飛速的進步,他很敬愛他的老師,繼而教老師的兒子菲利波·利比繪畫。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但是老師的現實主義風格並未影響利比,因為波提切利是一位夢想家和詩人,波提切利是隻為理想而不為現實服務的畫家。他的繪畫並不是用形狀、圖案來表現某個物體,色彩也不豐富、生動,只服從於形式,通常是寧可染色而不用實際色彩。事實上,他對他的藝術的抽象表達比具體表達更感興趣。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他的構圖,據說是形式上的圖案。他作品中的事物事實上並沒有佔用明確的空間裡的明確位置,它們不是以體積的大小,而是以形態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暗示了一種單調的裝飾性的圖案。因此,以裝飾作用為主的線條被選擇圍繞在作品形象的周圍。據說,波提切利“雖然是最拙劣的解剖學家,卻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波提切利作品《春》或稱為《維納斯的王國》

這裡有一個解剖學出現錯誤的例子,我們可能注意到聖母的頭部不可能那樣地連到頸部,還有別的有明顯錯誤的例證以及不正確的肢體形狀等,都有可能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被找到。然而他卻被公認為是最偉大的繪圖師,他不僅給“線條”賦予內在美,還賦予了重要的意義。他通過數學語言把人物的動作分解為原動力和簡單的表現形式,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然後把這些不同的形式結合成圖案,通過規則、和諧的線條來影響我們的想像力,這樣做也符合波提切利既厚重又纖弱的詩情。畫家使每一根線條都具備一定重要性和美感的這種能力,使他與其他用線條作為表現具體物體的必要手段的畫家區分開來。《春》這件作品又稱《維納斯的王國》,是畫家最著名的作品。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這幅畫是以古代神像和英雄的形式來描繪異教神話傳說的系列作品之一。波提切利令人信服地用質樸和熱情表現了裸體之美。應委託人和顧問的要求,畫家在這幅大型作品中描繪了古代的題材,他把自己的思考、想像、藝術的感覺融入其中。前景為一片橘林,有九個真人大小的人物。

繪畫大師的維納斯油畫中7個裸體,春色撩人,顯露纖弱的藝術詩情

人物源自伯里茲安諾的詩歌,描寫的是1475年春天那次偉大的比賽,伯里茲安諾取得了勝利。作品的外表除了有些黯淡、經年的清漆層外,保存完好。畫家試圖把人體之美全部發掘出來,因此除了維納斯和春之神外,其餘7個人物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裸體。他在深綠色的背景上覆蓋了鮮花和水果以增強效果,背景上有金色的裝飾色彩和軸料。

局部區域出現了色彩塊,比如墨丘利神的短紅袍,風神的淡藍飾物,中間的維納斯的紅披風,在色彩上都被強烈地流染上了金色的裝飾和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