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讀走向自主,這個家庭這樣幫助孩子打開閱讀大門

從共讀走向自主,這個家庭這樣幫助孩子打開閱讀大門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一早起來,福星與父母探討應該以何種方式表達對動物的關心。這一關注點,源於福星熱愛閱讀的《物種日曆》。

福星,南城陽光第六小學六年級學生。僅是學齡前的閱讀量,福星閱讀的繪本有近2000冊。這主要得益於福星媽的陪伴與共讀。

從親子共讀養成閱讀習慣

自2008年秋天福星出生後,福星媽便開始關注繪本閱讀啟蒙。不想,在與孩子共讀繪本的同時,她又重新遇見童年,並從中找到了與女兒溝通的秘密花園。

幼兒階段的陪伴、共讀,是親子關係的蜜月期。從孩子3歲起,福星媽與愛人有共識地陪伴孩子共讀繪本,慢慢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然而,十年前,國內的繪本資源並不多,且價格偏貴。偶然一次的圖書館借閱之行,讓她發現,這裡有大量的繪本藏書。於是,福星媽給孩子辦理了借閱證,每月借閱一次,每次15本。到2013年,她發現,每月15本已經滿足不了女兒的閱讀“胃口”,便多辦理了一個借閱證,一次可以借閱30本書。通過定期借閱,孩子逐漸形成規律性的閱讀習慣,一直延續至今。

借回來的每一本書,福星媽與女兒一起共讀。她沒有刻意引導孩子認字,儘量不增加閱讀的負擔。在她看來,每個孩子對文字的敏感度不一樣,而認字是學習過程中最常規的步驟。從某種角度而言,她更傾向於讓孩子多讀圖。福星媽說,“我們成年人讀圖的水平都下降了,習慣思維按著文字走。但是兒童的視角,每一次從一個圖畫裡讀到不一樣、更有趣的內容,所以我希望她延長讀圖的年齡。”

為了營造閱讀生活圈,福星媽也有意識地參加公益活動推廣閱讀,讓更多小孩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在幼兒園、圖書館講故事,每次講故事,小福星會站在媽媽身邊當一個“活動書架”;有時候,福星會提議角色互換,媽媽當書架舉著書,女兒來講故事。這樣的合作,讓每一次講故事,都成為愉快美好的記憶。

從共讀走向自主,這個家庭這樣幫助孩子打開閱讀大門

自主閱讀走向更廣闊花園

得益於繪本的啟蒙,如今閱讀已經成為福星的一種消遣、放鬆,是學習之外愉快的體驗。採訪中,走進福星的臥室,可以看到,靠牆的一邊排滿五層高的書架,排列了上千本書籍。

從二年級開始,福星慢慢開始獨立閱讀,看的書籍從繪本向純文字轉變,閱讀的方向側重於文學類、幻想類、冒險小說。升入四年級後,福星以“一週一本”的速度閱讀。在不影響學業的基礎上,參加讀書會、朗讀活動、戲劇營等閱讀周邊活動,體驗深度閱讀的樂趣。僅是今年1月至5月,福星讀了91冊書籍。最近,福星喜歡植物類書目,每天堅持閱讀《物種日曆》,瞭解不同種類動植物的萬千樣貌與特性。

在福星媽看來,孩子隨著成長為獨立的個體,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通過閱讀指引孩子,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一個有定性、有主見的人。而福星所讀過的每一本書,相當於她走過的路,並影響她成為什麼樣的人。

12歲的年齡,福星也有追星的衝動。但她追的是植物學家卡爾·馮·林奈,經常與父母分享林奈如何研究植物,並吵著要父母給她訂購一本《林奈傳》。當福星拿到《林奈傳》,欣喜若狂地“啃書”,哪怕遇到艱澀難懂的文字,也能堅持讀下去。

讓福星媽感慨的是,閱讀讓福星對探索世界、知識渴求產生了一種內驅力,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她相信,閱讀是厚積薄發的過程。只要閱讀到一定程度後,積累的知識面會逐步擴大,獲得一種終身學習的能力。

如今,升入六年級,學業偏重,但福星依然每天離不開閱讀,“只要把作業做完,有空的時候她會忍不住去讀。”

閱讀成母女溝通的情感紐帶

與孩子共讀的最大收穫,不在於孩子獲得多少知識,而在於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共情。福星媽坦言,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中,一起互相交流,一起認識角色,隨後在生活中與孩子互動延伸,不斷認識孩子的內心想法,讓她和孩子有了特別珍貴的共同記憶。

福星在閱讀,父母也在閱讀,一家三口在閱讀的平衡線有共識。很多時候,閱讀也成為她們家庭溝通的紐帶。福星媽說,因為閱讀,母女的關係,始終保持著一定的濃度。飯間,閒聊間,討論的話題繞不開近期閱讀的書目。週末,一起到圖書館借書、還書,或參加莞芽讀書會,母女之間交流有說不完的話題,像朋友一樣分享不一樣的感受。

讓福星媽印象深刻的是,福星讀完《那一年,葉子沒有落下來》,不僅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寫下來,並興奮地將這本書推薦給媽媽閱讀,還建議媽媽開一場讀書會。在讀書會上,一起與其他大小小夥伴分享閱讀感悟和啟發。

對福星媽而言,她陪伴孩子親子閱讀的獲得感更多。通過親子閱讀,不期而遇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家長,一起推廣閱讀,讓大家對這個城市的融入度更高。為此,福星媽還專門出版了一本《遇見繪本》。

從共讀走向自主,這個家庭這樣幫助孩子打開閱讀大門

今年9月,福星媽在東莞圖書館做親子讀書會 記者 鄭志波 通訊員 李穎哲 攝

■福星媽建議:共讀是優質的陪伴

父母如果堅持每天抽出一會兒的時間陪孩子共讀,收穫是優質的陪伴。幼兒時期的共讀,每天可以維持半小時,且最可以保障的是在睡前閱讀,並提倡讓父親參與陪伴閱讀。當陪伴形成習慣,孩子會主動對閱讀形成需求,慢慢形成優質的陪伴。

從共讀走向自主,這個家庭這樣幫助孩子打開閱讀大門

升入小學後,再給孩子灌輸閱讀的理念,孩子容易感到閱讀就是學習任務,有牴觸的情緒。如果在8-12歲的年齡還沒愛上閱讀,再往後更難培養閱讀的興趣。而早期的啟蒙,可讓孩子將讀書作為一件快樂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將閱讀培養成一種習慣。

福星媽建議,到東莞圖書館借閱書籍,也是淘書的渠道。從借閱的書籍中發現好的書本,可從網上給孩子訂購,由此可以省下漫漫淘書路上不必要的開銷。

全媒體記者 潘少婷/文 記者 程永強 鄭志波/圖

全媒體編輯 賈慶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