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引導:在浩如煙海的中華文明中,眾多的封建王朝在歷史的浪潮中先後建立,它們從興盛到滅亡,多則幾百年,少則幾十年。雖然王朝興替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像秦朝這樣執掌天下不過13年,僅二世而亡的朝代,歷史壽命如此短暫不免讓人錯愕。

都說過往的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對古人的功德過失進行解讀,可以很大程度上匡正我們的錯失。今天我們就從多方位的角度去為大家解讀一個別樣的秦朝歷史。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公元前221年,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統一王朝——秦國建立。秦朝的建立標誌著華夏曆史自東周以來,800年的的紛亂局面正式結束。秦朝這個華夏文明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能夠從當初那個斡爾小國,一躍成為一個大一統的龐大帝國,是歷代秦王為之奮鬥的結果。

雖然秦國建立的過程是充滿艱辛的,但是它的崩塌速度卻是相當的短暫。從秦始皇嬴政建立秦帝國開始,秦朝僅僅到了二世就走向了覆滅。隨之而來的,是始皇帝幻想的千秋萬世的帝國夢隨之破滅。

那到底是何種原因,讓那個在春秋戰國時代出盡風騷的秦國如此短命?

在我們後來的史書上,將秦帝國的毀滅歸附於秦朝統治者的仁義不施,濫修工程有關。在子鈺看來,這種落了俗套的說法,想來是後來的王朝繼任者為了抹黑前朝所採用的一貫伎倆。

今天我們就從全新的角度,去為大家解讀秦朝滅亡背後不為人知的幾點秘密。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一,迫不得已的大修工程

在很多史家學者的筆下,秦始皇嬴政就是暴君的代表,對於他的人設評判多是批評大於讚揚,負面多於正面。尤其華夏剛剛從天下大亂到四海歸一才不久,一個合格的帝王這個時候應該選擇勤政愛民,休養生息,而不是一味地為了個人享受,而大興土木,魚肉百姓。

史筆如鐵,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秦始皇不但沒有學三皇五帝,反而在完成自己的雄偉大業以後,開始興起了奢靡之風——修建龐大的行宮、帝陵,萬里長城等龐大的工程。後世學者多認為這就是秦朝真正動亂的原因。

作為後世之人,在以結果為導向看待問題的對錯,子鈺覺得這是非常有失偏頗的。對於秦始皇為何在大亂剛剛平定之後,就興修大的工程,在子鈺看來,是秦始皇迫不得已的選擇。

雖然說在那場群魔亂舞的時代,秦朝斬六國,最終問鼎中原成為了天下之主,但這不代表著秦人就坐穩了江山。其實,自從秦國建立那天開始,帝國的隱患就從未消失過。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在冷兵器時代,人員數量的多少,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可以說,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以及朝鮮戰爭中,我們能夠戰勝比我們強大許多倍的敵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拼人員數量。在冷兵器的時代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雖然說統帥很重要,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否,軍隊人員數量是第一考量要素。在那個戰爭紛亂的年代,可以說是全民皆兵,每個人今天可以是拿起鋤頭種糧的農民,明天就可能是操戈上陣的士兵。

後來隨著秦朝的統一,天下四海歸一,六國歸於一國,天下成為秦氏一族。六國雖滅,但六國所留下的原有軍隊卻依舊存在,雖然他們已經明面上歸順於秦國,但是那顆從戰場上還未冷卻下來的心,隨時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分子所利用,隨時起兵反秦,這些人的存在就成為了新政權安危最大的火種。

這是因為國家雖然已經從戰時狀態過渡到了和平年代,但是原六國的舊兵們內心浮躁的野心一時半會還不會立馬安定下來,這時國家需要第一時間妥善處理這些舊軍人,讓他們回到正常的生產當中來,國家才能算真正的安定下來。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這就牽涉到了安置就業的問題上來了,這點上來說,秦始皇可謂是宏觀調控的高手。

193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的時候,因為產能過剩,從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爆發全球經濟大危機。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美國之所以能夠正式代替英國成為全球霸主,就是得益於二戰時期美國一開始沒有捲入世界大戰。這歸功於美國在羅斯福新政的主導下,成功的走出了那場危機。不需要通過戰爭掠奪來解決經濟危機。

美國能夠在全球經濟大衰退的情況下,失業率飆升的情況下,能夠快速恢復生產,讓美國社會沒有爆發動亂,本質原因是美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主導興修大量公共工程。

這樣做有以下幾點好處:一來,這樣可以快速提供大量工作崗位,讓許多流蕩在社會的無業遊民得到工作,這樣越來越多的民眾會得到收入,然後進行消費,這個時候社會就會繼續穩定發展;二來,可以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升級優化公共設施,福利百姓民生。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尤其是今年,我國也開始進行新一輪的大基建工程,其實目的和羅斯福新政一樣。

像羅斯福經濟改革算是政府宏觀調控,是政府幹預經濟發展的完美例子。

而羅斯福採取的這種辦法,兩千多年以前秦始皇就採用過。首先,秦始皇通過新修萬里長城,建立牢不可破的國防,一來保障中原百姓的平安生產,二來可以妥善安排大量的閒散遊民,這樣他們在得到收入的同時,還有了工作,六國舊部自然沒有閒心想著去造反。

亂世之後,興修水利等龐大工程是歷代王朝都會做的。和秦王朝同命運的隋王朝,也是因為建國之初就大興土木以至於傷了國本,被後來的李唐奪了天下,以至於後來被黑的體無完膚。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二,守業更比創業難,懂武力而不懂懷柔

當然,除了秦朝建國之後就急切地想著新修大的工程以外,

還有就是秦朝的政治基因出了問題。

秦朝能夠從西北角起家,從當初的斡爾小國到最後攻滅六國,是幾代秦王嘔心瀝血,經過陰謀陽謀,兵徵血奪才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王朝,這讓秦朝人有理由堅信他們就是天下最強大的族群,這沒有理由不讓秦始皇膨脹。他是怎麼想的,也是怎麼做的,於是對待他的臣民,順從的他寬和愛之,對於稍微反抗他的人,必定以雷霆手段處之。

即使是後來項羽,雖然在秦始皇在世時,就對其咬牙切齒,但是在始皇帝在世時,他是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的,他知道秦始皇的個人威嚴,不是任何人可以撼動的。秦始皇骨子裡的暴戾,讓天下人為之畏懼。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但是對於一個龐大的帝國,在建立的過程中確實需要一定的威嚴,讓敵人對你威風喪膽,但是在帝國建立以後,你必須要懂得點懷柔政策。假若秦始皇能夠早點明白這個人生道理,或許就不會有發生在其死後,就立馬發生排山倒海,聲勢浩蕩的農民起義。

這是因為天下人固然畏懼秦始皇本人,這是因為秦始皇本人身上確實擁有這種威嚴,能夠完成前人所不能擁有的卓越歷史功績,使得四海歸一。但是秦始皇的這份卓越只能讓他自己受益,當他的後代出現一個軟弱無能之輩,不能很好地壓制這個隨時爆炸的火藥桶,帝國當然會在秦始皇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爆發。

江山可以繼承,始皇帝的霸氣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養成了。始皇帝之後的二世皇帝胡亥的那股窩囊樣,也讓天下人把在始皇帝朝身上的怨氣一下在秦二世當政的時期迎來大爆發。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秦始皇

三,無司法保護,逼迫高官反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秦帝國之所以在秦始皇駕崩之後沒多久,就迎來大的暴動,是因為他選擇了一個不爭氣的接班人——一個只會胡鬧和荒淫無度的秦二世做了接班人。

很多人後來嘆息,假如秦始皇之後的接班人是公子扶蘇而不是胡亥的話,秦朝或許可以避免二世而亡的悲劇。

作為後來人的我們回首那段歷史,如果秦朝有幸讓公子扶蘇登上皇位,或許秦朝的命運真的可以改變。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賢良,當初就是因為勸解秦始皇施以仁政惹怒了父親,被罰和蒙恬一起戍守邊疆。

扶蘇的寬大溫和正好可以彌補父親身上的暴戾,讓天下百姓得以在高壓下得以緩解,這或許可以從根本上扼殺秦始皇死之後的天下大亂。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扶蘇劇照

然而我們知道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扶蘇並沒有登上皇位,這倒不是因為秦始皇沒有選擇他做接班人,而是後來弟弟胡亥篡改了始皇帝的遺詔,自己做了皇帝。而扶蘇本人,也在一份胡亥、趙高李斯等人偽造始皇帝的詔書中被賜自盡。

後來很多人對這段歷史感到狐疑,認為趙高一個閹宦之身竟然能夠篡改始皇帝的遺詔。實際上,這裡面有一個人起到了關鍵作用,那就是百官之首的李斯。

李斯的加入,可以說讓這幫烏合之眾做事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然而,後人在讀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一直無法理解的是,李斯作為秦朝的丞相,頗叫秦始皇信任。手中的權力可以說僅次於皇帝,可以說名利和權力都有了,那他為何還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趙高等人謀取那篡位呢?這不符合一個精明政治家的形象。

其實,真正促使李斯狼狽為奸,去幫助秦二世忤逆始皇帝遺願的根本原因和秦朝的法律有著莫大的干係。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李斯

秦國能夠從當初的曼爾小國一躍成為一統四海的龐大帝國,除了幾代秦王的努力,當然還少不了忠志之士的輔助。然而,真正還是一方諸侯的秦國,超越秦楚燕趙等六國成為實力最為強勁的諸侯國,還要歸功於秦孝公時期的商鞅。正是在商鞅一系列的政治變法中,讓秦國綜合實力大增,為後來秦始皇時代攻滅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秦國改革的大功臣,也避免不了因為改革而牽動利益派的利益,最後落得個五馬分屍的下場。也是從那時候起,秦國的改革者們很少有能夠善終的。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改革本質意義上就是因為社會的財富不均,導致社會人心浮動,這是為了平均財富,在政府的干預下,強行將既得利益者們的利益瓜分走。然而,這一切又談何容易,想要從這些非富即貴者手裡拿走“本屬於”他們的蛋糕,他們不與你拼命才怪。

但是,凡事想要作為的君王,知道自己要有所成就,必須要除舊立新,就必須要進行強有力的改革。皇權,作為唯一可以與百官抗衡的單一勢力,他們要在自己的時代有所作為,就必須選擇一個不畏生死,不懼強權的信任者,與自己一起建功立業。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商鞅與秦孝公

所以,這個信任者一定要具有新思想,要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作為回報,皇帝也對他極為的信任,這也是改革成功者所必須具有的條件。也是改革者唯一能夠與眾多黑暗勢力抗衡的資本。

然而,當支持自己的皇帝去世以後,那改革者可就慘了,當那些被你得罪的利益損失者們,就會像餓狼一樣撲向你,將你碎屍萬段。

古往今來,回首歷史上那些偉大的改革者們,那個不是皇帝在時風光無限,一旦皇帝不在眷顧自己時,你就要多慘有多慘——一般來說,就是滿門抄斬,滅九族等彌天大罪。

而趙高之所以能夠勸動李斯與自己一起參與謀反,正是利用了公子扶蘇與李斯之間的矛盾。原來,早在秦始皇在世之時,皇子扶蘇就一直看不慣父皇身邊這個丞相,認為秦始皇很多暴政行為,都是李指使得。作為官場老手的李斯又何嘗不知道,這位皇子早已經看自己不順眼。他肯定不止一次內心惶恐,彷徨過。

作為掌管司法多年的丞相,他自然知道自己失去皇帝的庇佑會有多慘。所以,當趙高找到他,對他曉以利害以後,李斯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幫助胡亥登上帝位的道路上來。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命已經被換到一個更殘忍的手裡。

但幫助胡亥剷除扶蘇雖然不是最完美的條路,但卻是那時李斯唯一能走的路。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商鞅變法

四,利益分配不均,貴族、遺臣與遊士的聯手

除了以上幾點原因之外,導致秦朝國運如此短暫的原因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政治利益分配不均。

雖然始皇帝具有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將原本的六國舊部依然妥妥安排好了。但百密一疏,始皇帝忽略了另一個特殊的人群——六國的舊貴族們。

對於那個時代的窮苦百姓而言,誰當皇帝都無所謂,只要能讓他們吃上飯,安穩的過上日子,他們都會堅決的擁護。但對於原先六國的舊貴族們可就不一樣了,他們原本是高高在上的功勳後代,或者是貴不可言皇親貴胄,然而隨著六國的覆滅,他們變得什麼也不是?此時,這幫人能夠安心才怪!

在那個戰火紛飛,文化落後的時代,讀書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平常百姓根本沒有機會讀書識字,這也導致了它們沒有多大的野心去參與政治建設,對於它們而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他們再向往不過的生活了。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而六國貴族們可不一樣,他們因為受到過私塾文化的薰陶,他們除了動動嘴皮子以外,實在找不出什麼謀生的技能。

於是,你就能在各個酒館街頭看到這些人訴說自己的先祖們當年多牛X,現在的秦王朝統治有多糟糕。他們說的聲情並茂,說話做事極具煽動性。原本想安分守己勞作的窮苦大眾,也被這幫人煽動的激情澎湃。

秦始皇之前的努力也頓時煙消雲散。每個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等待著有人帶頭吃第一個螃蟹。這其中比如有項梁、項羽兩叔侄,田儋、田榮、田橫三兄弟等。

秦國迅速衰敗的原因——根本不是什麼暴政,而是這五點原因

韓信

五,除了原六國貴族是威脅秦朝統治的火種,戰國時期大量存在的“遊士”也是新帝國的威脅。這些人才是極具破壞力的,他們原本在亂世之中可以憑藉自己的才華,成為一方諸侯的座上客,享受富貴榮華。

像蘇秦,張儀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個個都是位極人臣。但隨著秦滅六國,原六國的都城被秦軍的鐵蹄踐踏完之後,他們的存在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這其中就比如有如張良、陳平、范增、韓信、張耳等人。這些自認為文韜武略樣樣精通的江湖之人,當然不會甘心自己就成為這樣的芸芸眾生,極其平凡的過完此生。他們比誰都渴望亂世的出現,一旦社會出現分裂動盪的局面,他們比誰都興奮,這對於他們而言,絕對是翻身立命的大好時機。

於是,當秦地烽火四起的時候,這些文人必定會投筆從戎,將自己畢身所學,全部發揮在戰場之上。

經濟上讓廣大人民沒了活路(至少是活得不舒坦),政治上又讓一群有本事的人沒了盼頭,這樣的利益分配方式,哪個朝代都得亡。所以在這一系列的條件下,秦王朝在短短十五年間走向了覆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