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十一:南科大不做北大清華第二,吸引全球人才政策要跟上

陳十一:南科大不做北大清華第二,吸引全球人才政策要跟上

全國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

“中國對全世界的人才都有了吸引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格局,但我們體制機制還有待加強。”3月8日,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兩會”沙龍上,全國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這樣表示。

陳十一認為,在吸引全球人才方面,國家的政策需要及時跟上,“在真正吸引全球人才到中國創業、教書方面,我們的很多政策還是有些問題,比如研究環境。”

現年61歲的陳十一,系中國科學院院士、首批“千人計劃獲得者”,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2015年1月起,接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在3月8日的沙龍上,陳十一表示,他非常認同斯坦福大學一名諾貝爾獎得主的一個理念:大學、做學問的成功秘訣是文化的碰撞,“現在,我們的國力,領導人的思想,已經具備了吸引全世界英才來中國創業做研究的基礎。”

陳十一舉了幾個其他國家吸引人才方面的舉措。2008年,日本政府制定“留學生30萬人計劃”,希望通過簡化入境審查手續等措施,爭取到2020年吸引30萬外國學生。2007年底,德國設立了“國際研究基金獎”,最高獎金額高達500萬歐元,用於表彰所有在德國工作且研究工作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各學科的傑出科學家。

“我們應該在全世界70億人中選人才。希望在體制機制、政策上慢慢跟上。”陳十一表示。

陳十一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位於深圳市南山區。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校。曾因在教授治校、免試招生等方面的探索,而備受關注。2009年9月9日至2014年9月1日,朱清時院士擔任南方科技大學第一任校長。

對於南方科技大學的定位,陳十一表示,要認真向北大、清華學習,因為它們走在前面。“但是,我們學習它們並不是要成為北大第二、清華第二。南科大應該做紮根中國大地,建世界一流,針對地方區域經濟、技術特點去發展。”陳十一表示。

“如何持續地支持深圳創新驅動發展,對南科大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學術做得好,學生培養得好,支撐深圳、廣東甚至全國的發展,這在我心目中是衡量一個大學是否是一流的重要標準。”陳十一強調。

在陳十一看來,“雙一流”建設(“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對教育(界)來說,是今後十年、二十年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績。

值得一提的是,陳十一還特別強調,南科大並非私立大學,是深圳舉全市之力建的公立大學。陳十一透露,籌辦中的西湖大學可能成為一所私立大學。

陳十一是西湖大學7位倡議人之一。

2016年12月10日,西湖大學(籌)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西湖高研院)在杭州舉行成立大會,它是國內第一所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的民辦高水平科研教學機構。目標是借鑑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的辦學模式和理念,力求打造中國第一所高水平、高起點、國際化、非營利的民辦研究型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