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魅力迷人的“中华道都”

鹰潭:魅力迷人的“中华道都”
鹰潭:魅力迷人的“中华道都”

天师府经乐团表演,是一项重要的道教活动,受到了好评。

鹰潭:魅力迷人的“中华道都”

寻梦龙虎山演出场景

鹰潭在线讯(赣东都市报记者 严米金)报道:鹰潭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素有“中国道教第一山”的美誉。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肇基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此后,经张氏后裔63代天师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龙虎山成为了享誉世界的中国道教名山。鹰潭独特的道文化,成为崛起鹰潭的一张“魅力名片”。

A

中华道都:

源远流长的道文化

一千九百年前,祖天师张道陵弃官归隐,遍访名山,来到了时称云锦山的龙虎山,结庐修炼,历时三年,丹成龙虎现,云锦山也因此改名龙虎山。其后,他创建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符箓为手段,传经授篆,广布道法,自此,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道教——正一道正式形成。鹰潭龙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载入史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代诗人刘禹锡这句诗,是对“道教第一山”最好的诠释。正一道自祖天师创教至今已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绵延不衰。唐初,道教定为国教,龙虎山受到朝廷重视,加封张道陵为汉天师。宋元明时期,龙虎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执教天师地位尊崇,从“主领三山符箓”,到“掌管江南道教事”,再到“永掌天下道教事”,历代天师被朝庭敕封“一品”,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两大世家之一。鼎盛时期的龙虎山,建有道宫10座,道观80余座,道院36座,成为中国道教的传播中心。

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群之谜,构成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在中国数不胜数的风景名胜中,龙虎山是公认的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地方,被海内外道众和游客誉为“神仙所都”、“人间福地” ,每年来此朝圣、观光者络绎不绝。

可以说,行走在龙虎山山水之间,除了满目美不胜收的风景,所到之处,无处不印满中国博大文化精髓的痕迹,无处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底蕴。丰富的人文景观,氤氲浓郁的文气,让龙虎山如此光彩夺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有“中国道教第一山”的美誉,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是道教正一派“祖庭”……

B

中华道都: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4月28日晚,大型多媒体山水实景演出《寻梦龙虎山》正式公演,随着巨型崖壁缓缓打开,数百名观众“入梦仙境”,开启了一场神奇的寻梦之旅。

《寻梦龙虎山》由著名媒体人杨澜携手著名导演陈维亚耗时两年精心打造,作为国内首个大型进行式山水实景演出,观众进入龙虎山核心景区,徜徉在泸溪河上,感受道教“天人合一”淳朴思想和龙虎山丹山碧水、文化传说的魅力。著名音乐人王菲为其主题曲《如梦》深情献唱,更让《寻梦龙虎山》攒足了人气。

《寻梦龙虎山》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鹰潭人走文化路、打生态牌,将道教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一个鲜活样本、成功范例。龙虎山千年的道教文化积淀,奠定了舞台剧的历史内涵,更难能可贵的是,《寻梦龙虎山》创作理念处处体现出对山水的敬畏、呵护:没有设置固定的观众席,避免了对自然山水的大面积更改;设立浮游码头,避免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改变;使用装备蟒蛇音响的电瓶船,不仅避免了对河水污染和噪音污染,还避免了演出场地遗留垃圾的可能性;巧妙借用崖壁、天桥等已有景观,最大限度地减少人造景观对环境的干扰……

置身龙虎山景区,仿佛进入了一座大自然的博物馆和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十里画廊”泸溪河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危珍稀鸟类,素有“水上大熊猫”之誉的中华秋沙鸭在南方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核心景区的森林覆盖率达9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5倍,位居全国旅游景区前列,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C

中华道都:打造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6月10日,香港老爷车会车队来到千年道都龙虎山,坐船游泸溪河。“龙虎山不但山好水好,饭菜也特别好吃,尤其是养生‘天师宴’的做法,非常适合我们香港人口味。”香港老爷车会会长赖绍昌的太太黄有珍这次是第一次来江西,她坦言收获巨大,而最大的收获则是学到了几手“天师宴”菜品。

“华夏道都、养生天堂”,我市旅游业通过整合本土特色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和推动旅游业与文化、科技、工业、商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以龙虎山片区丹霞山水观光、道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度假、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构建以龙虎山景区为龙头,市区为主体,贵溪、余江为两翼,道文化为特色,市区、景区联动,宗教、旅游、文化互动,食、住、行、游、娱、购相配套的大旅游发展框架,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把鹰潭建设成为国际道文化旅游中心、丹霞奇观旅游胜地、全球养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依托龙虎山“丹山碧水,道教祖庭”,我市全力塑造“逍遥龙虎山,道家养生地”品牌。通过系统挖掘、整理本土道文化,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方位融合道文化元素,着力设计、开发、包装、提升大道乾坤道文化博览园、道学院、大上清宫、正一观、养生园、上清古镇、天师家宴、天师养生茶道、八卦景观田、道乐会等一批游客参与性较强的道文化体验和康体养生旅游项目。如今,随着龙虎山的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泸溪揽胜游、崖墓探奇游、道教朝圣游、仙城登山游、养生保健游、道家美食游、生态观光游等,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广泛欢迎。

道文化养生理念与“低碳健康环保”理念有相通之处,二者有共同点。据龙虎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历史上,通过具体的实践,道教创造了多彩多姿的养生方法。如今,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因地制宜,将旅游产业与道教养生产业融合一体,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鹰潭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4年,全市旅游接待1818万人次,同比增长36.7%;旅游直接收入138亿,同比增长43%。龙虎山景区接待游客1020.65万人次,同比增长56.8%;门票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55%。两项增幅均排在全省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