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交響樂劇丨培爾·金特

《培爾·金特》是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的重要作品,以現實主義戲劇聞名的易卜生,其實在其創作早期作品中不乏充斥浪漫的思想與哲學的思考,《培爾·金特》就是這一時期易卜生重要的代表作品。

《培爾·金特》是一部中庸、利己主義者的諷刺戲劇,講述了青年農夫培爾·金特放浪不羈,因和母親賭氣搶劫同村青年的新娘英格麗特又拋棄了她,追求山妖王的女兒,又受不了束縛而逃脫。他惦念著村中的戀人索爾維格,卻被拆散。回到家裡,卻發現母親已經重病纏身,奄奄一息……失去母親的培爾·金特,一生闖蕩,一度暴富,最終卻兩手空空地回到家中……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培爾·金特》一直深受藝術家的喜愛,作曲家格里格為這一戲劇作品譜寫了配樂,創作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樂曲;蘇黎世大劇院也曾出品了同名芭蕾舞劇……

而此次當代的創作者、表演者也推陳出新,音樂學博士焦元溥對劇本進行了改編,並邀請縱橫電視、電影、舞臺劇、主持與朗誦兼擅的演員王耀慶擔綱劇本唸白,並一人分飾22個角色,以百變聲線詮釋劇中各式角色,帶領觀眾探索易卜生的非凡思想與創見,在上海夏季音樂節上演。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青年與老年,少女與狂人,痴人與山妖,王耀慶就在舞臺上獨自變化著角色。通過聲音的高低轉換著不同的身份,時而溫婉,時而狂野;並且夾雜了多種方言,使交響樂這一藝術形式一樣具有可看性。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將音樂與戲劇結合是本次演出的一大亮點,這次演出以格里格的音樂為主軸,上海交響樂團、女高音、合唱團,都在指揮家張潔敏的棒下,有條不紊地與王耀慶的朗誦一起呈現一臺完美的演出。在三名女高音以及復旦大學Echo合唱團的配合下,“戲精的誕生”開始了……

對演員來說,表演不是問題,有對手,有道具。但是對於這樣一出以“讀”為主的“獨角戲”裡,如何既保留易卜生的原本的戲劇內涵,又能配合體現格里格的音樂特點,是這出戏最大的難點。“就像是在這個空間裡用語言和音樂一起畫出的畫面,供大家去想象。”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在本次《培爾·金特》的演出中,王耀慶也“激情獻唱”了一曲。“本來是請了專業的男中音歌手來演唱,但是為了不打斷敘事,就讓我唱了。”

這倒不是什麼“偷懶”之舉,曾在《跨界歌王》中展示過嗓音的王耀慶,嗓音條件也相當優秀。焦元溥說,他發現王耀慶能唱到比最高音還要高,於是非常放心地把這個唱段交給了他。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在整場演出中,除了王耀慶一個人從頭到尾的表演,交響樂團的演奏同樣不容忽視,戲劇與交響樂的交織給演出畫上了點睛之筆。培爾·金特進入山林時,低音提琴的低鳴烘托出緊張詭異的氣氛;進入山妖老巢,山妖的歡呼雀躍配合著小提琴音的歡快清脆,讓人感覺彷彿真的進入了一個妖魔洞窟。高潮時,當交響樂團的所有樂器,身後的合唱團,還有王耀慶的說話聲同時響起,多而不亂、繁而不雜,一幅主人公被山妖團團圍住無法脫身的景象就在你的眼前徐徐展開。最後當主人公好不容易逃出山妖的控制重見陽光時,長笛和短笛的聲音宣示著一切又恢復了平靜。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王耀慶在劇中挑戰了多種方言,其中上海話更是引發了全場陣陣笑聲。他的上海話發音標準,且掌握了上海人民的神韻,不知道他之前是否學過,但對於一個籍貫山東長於臺灣的人來說可以打滿分。

“戲精”王的誕生,一個人的培爾·金特

一個藝術家來演這樣的劇目,一個有語言天賦、歌唱功力、臺詞功底和表演能力的王耀慶,他值得被稱為藝術家。交響樂的恢弘壯麗,合唱團的細緻配合,同樣值得每個人尊敬並讚賞,正是這一切恰到好處的配合才成就了這場深刻並精彩的《培爾·金特》。

攝影/溫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