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古代大部分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一些青史留名的文人,都有做官或者在求官職路上的經歷。

宋代詞人柳永,他一生都在追求功名,但事與願違,仕途並沒有想的那般好,即便他的作詞水平很優秀,依舊仕途不順。

他家底豐厚,到最後淒涼死去,這些經歷也讓看的人十分唏噓。

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柳永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但實際情況有點特殊。父親柳宜是南唐的降臣,祖父柳景是儒家名家。

從小就跟在哥哥後面去先生那讀書,柳永也是有天賦的,尤其在作詞方面,年少時在泉州那地方,就有了一定名氣。

家中父親哥哥都做了官,在這樣的環境下,柳永對功名也有自己的期待。

早年他在《勸學文》就這樣寫過:“學則庶人之子為公卿,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表達了他對做官的追求跟嚮往。

年少就憑藉作詞而有一定名氣,加上沒有被社會打擊過,柳永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考中舉人後,跟著父親來到了汴京。

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事與願違,第一次參加科考就是失敗,柳永心中氣憤,又或許是勸服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在乎這些功名,所以寫了首詞《鶴沖天》,其中就這樣寫道:“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用詞來一邊認可自己實力,一邊又自嘲安慰自己。

不過一次沒有考中,也沒有關係,重整旗鼓又參加了第二次考試,誰能想到因為這首洩憤的詞,被仁宗知道,認為他自負狂妄,可想而知,這次又落榜了。

後來又考了一次,還是同樣的結果,接二連三的失利,對柳永來說,也是不小的打擊。

失意後,柳永找到了一個情感寄託的地方,就是青樓。

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古代的青樓不僅僅是傳統印象中酒色之地,那時候青樓裡的妓女,很多賣藝不賣身,彈琴歌唱與吟詩頌詞才是他們的業務。

柳永就經常出沒在這裡,與他們喝酒享樂作詞,時間一長,他了解很多妓女的悽慘身世,對他們也抱著同情之情,後來他寫的詞裡,也有很多對他們遭遇的感慨。

在這樣一片天地,柳永看到的一些人間世態也是有限的,他的好友范仲淹就這樣說過他出生好,沒有見到過百姓的疾苦,建議跟他一起出使邊塞,就這樣,柳永跟著范仲淹一起去了邊塞,也在那裡,柳永見識到與他以往生活不一樣的場景,也寫了不少鼓舞士氣的詞。

其實科考一次次落地,柳永也轉移自己注意力,把情感寄託在秦樓楚館,但依舊沒有放棄考試。

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從他26歲一直51歲才考中了進士,做官之後,沒有想象中那樣順利,柳永已經開始感受到了疲憊,對官場的疲憊。

早期作詞表達對功名的不屑,那不過是自嘲,其實內心還是很渴望這些的,不過在他經歷官場之後,倒真的有點質疑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在乎功名。

例如他的《歸朝歡》裡面就有: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愁雲恨雨兩牽縈,新春殘臘相催逼。

仕途失意,留戀秦樓楚館,范仲淹勸告他,家境富裕死後卻無錢安葬


柳永這時候想歸隱,但現實卻不允許。

他家道早已中落,做官也是為了餬口飯吃,現實條件不能夠讓他自由離職。柳永在仕途上也並不順利,經常受到排擠,所以做官沒有讓他經濟條件變好,柳永去世後,連辦身後事的錢都沒有。

他的詞作品在歷史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他現實的經歷,卻是一部心酸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