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回到剛上大學的第一年,你會如何開始精彩的人生?

邱思民


如果當年沒有選擇上大學,應該會比後來好很多。大學拖累了四年,完全浪費時間。

一半的科目,一聽名字就知道是毫無意義的。另外一半的科目,名字很好聽,拿到教材才知道,已經落後社會好多年的。所以在大學幾乎沒有認真學習的。都知道學這些沒用。

有比較認真的就是複習GRE。準備去美國。再有就是到三年級有準備考研的。這些其實算不上學習。

浪費了四年,畢業時候歲數已經很大了。最重要的是那個破畢業證,找工作根本不管用。用人單位直接問:有工作經驗沒有?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不要。有的公司更直白:我們沒功夫培養你,必須有工作經驗。

我一個大學畢業,哪有什麼經驗。本科,沒用!研究生也沒用。

相比之下,沒上大學的小夥伴,工作了四年,一個個都混得風生水起的。

大學,唯一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上大學沒啥用。

當然,你硬說他有用,硬說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咱們也沒辦法。凡事都能找到可貴的一面。

等我工作穩定下來的時候,已經26歲了。大學白白耽誤了四年。我還是比較認真學習的那種。不認真的更沒學啥了。一無所得。混!


齊謙書院孟子厚


先當兵兩年,再回來上大學。


叮鈴噹啷


如果剛上大學,我一定會認真學一門技能,競選一次學生會主席,考幾個含金量高的證書,挑戰一些極限的事情等等,不想過現在的生活,索然無味。

大學是人生經歷的第一個小社會,是提高個人競爭力,培養交際能力的重要地方,裡面不涉及太多的利益關係,更多的人對個人各方面的培養。

很多人進了大學就以為學業生涯結束了,因為經歷了艱難的高考,就是為了等待這一天的到來。思想的解放,身體的解放,還有對父母的擺脫,這是每一個進大學校園的學生的心理,可很多年後才發現大學的生活,才是人生學習的開始。

技能的重要性

從大學校園裡出來,除了那些優等生,學霸之外,很多學生都會發現找工作困難,正所謂畢業即失業,沒有一項技能真的很難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或者說艱難的生存。

最簡單的技能就是英語或者其他外語,一個熟練掌握外語和不熟的人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經常對外溝通的機會會有很多,而熟練的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對工作非常的重要。

其他技能也是如此,作圖,設計,寫作,編程等等,擁有這些技能就會很快的拉開別人一大段距離。



競選學生會主席的好處

大學裡有各種各樣的社團,其中學生會是很重要的一個社團,當初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很可惜。

學生會代表著學校,學生的大部分活動都會通過學生會來組織,而學生會主席一職雖然還是學生,但是它代表的意義卻和普通社團的各種部長天差地別。

學校組織的各種大型活動,幫學校解決一些困難的問題以及對外關係的鏈接都通過這一個職位,他需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演講能力,足夠的魄力,還有和學校老師與領導的溝通能力。

這些都是畢業以後無論是創業還是上班都需要的,也是決定你事業能否更成功的關鍵所在。

高含金量證書的魅力

證券行業的CFA、會計行業的CPA,一級建造師,精算師等等,拿到這些含金量很高的證書,你的工資水平就不再是那幾千塊那麼簡單,這些證書是行業和國家所稀缺的。

因此,一定要有那麼一個或者兩個這樣的證書,它的魅力在於決定你的收入水平。



挑戰自己

人生的精彩程度取決於你是否能挑戰自己,並非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很多優秀的人總在不段的挑戰自己身體和精神的極限。

有人說只有去經歷死亡或者痛苦才能證明自己還活著,可是為何不去尋找一個精彩的人生呢?

庸庸碌碌,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有的人連自己的夢想都不敢去追求,就走完了這一生,帶走了無數的遺憾。

人的價值體現不僅僅是對自己,對家庭,還應該有對社會的貢獻,一個真正的大我的實現才是人生價值的體現。

如果重新給我一次重來的機會,我一定努力追上那個被寄予厚望的少年。



追尋自己的夢想,挑戰自己的極限,讓青春不留遺憾,讓人生變得更加精彩,更加強大,更加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