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息分紅每年約為淨利潤的30%,剩下的70%哪裡去了?

銀薩沙


價值投資的內在收益有兩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方面是價值的內在增長,一方面是低估價格的迴歸。其中內在價值的增長就是通過企業的不斷盈利,把淨利潤分配給每股,使得每股淨資產不斷增加。而價格是不斷隨著價值上下波動的,所以隨著價值的增加,價格波動的上下軌值也在不斷提高。

具體回到你的問題,銀行每年利潤除去分紅之後,去留公積金後,將剩餘價值分配給每股,這樣每股淨資產不斷在增厚。




長天價投


銀行利潤用途很多,一個是分紅,另一個更重要的就是補充一級核心資本,

根據央行的說法,商業銀行利潤主要用於繳納所得稅、分配股利、提取一般準備、 提取盈餘公積和留存未分配利潤,其中後三項都用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A 股上市銀行近三年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利潤約17%用於繳納所得稅,23%用於普通股股利分配,剩餘的60%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銀行開展業務都是需要消耗資本的,沒有資本補充,銀行很多業務就無法開展,尤其是一級核心資本更是銀行的關鍵,根據巴塞爾協議III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低於6%。依靠利潤留存是補充銀行一級核心資本的主要方式,銀行有了一級核心資本,才能通過加槓桿的方式,向市場主體發放貸款。

目前銀行股價低迷,大部分跌破淨資產,依靠定增或者配股再融資補充一級核心資本難度很大,主要是依靠大股東出資來完成,由市場再融資難度很大,因此央行強調主要要依靠內源性補充一級核心資本,也就是利潤留存。

另外銀行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需要不斷核銷不良貸款,這也是需要拿出利潤來核銷的,不少銀行的不良貸款覆蓋率比較高,就是一種未雨綢繆。

最後是利潤用於提取盈餘公積金,這是法定的會計處理。


杜坤維


喜歡參考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投資者肯定知道,所有行業中銀行是每年分紅比例較為可觀的行業,而且每年分紅的較為穩定,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一般會拿出每年淨利潤的20%-30%來作為現金分紅,要知道在我們A股並不存在強制分紅的制度,很多上市公司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即使賺錢了也不願意拿出淨利潤的一部分來進行分紅,即使有存在分紅情況下,很多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創的科技行業公司,分紅比例少的可憐。

而且很多科技行業整體估值較高,公司的股價較高,按照的每股分紅的制度,分紅的情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銀行股相對股價較低,特別是很多銀行的股價都不足5元,比如50元的科技股可能就是每股派1元,和5元的銀行股的每股派1元,買銀行股只需要話更少的錢獲得相同情況的分紅現金,,具體參考下圖案例對比:

上圖案例中50多元的股價,每10股才1元,所以綜合分配比例和銀行估值情況計算的話,銀行股的拿出20%-30%的淨利潤應該是全行業最高的分紅比例,那銀行也並未拿出大部分的利潤來進行分紅,其他的利潤資金去了哪裡呢,下面我們就來重點講解下銀行業關於淨利潤分配的情況。

提取一般(風險)準備金

提取一般準備是是金融行業的特別的制度,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些什麼是一般風險準備,由於銀行業較為特殊,特別是銀行的收入的最主要來源是貸款業務,而銀行放貸出去的資金大部分不是自己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公眾的存款,誰也無法保證放貸出去的自己能夠的能夠連本帶利一起拿回來,特別是放貸給企業,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不可測,一旦的倒閉和申請破產,銀行放貸資金很大一部分的稱為壞賬,為了的防止這類事情的大面積的出現,造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所以銀行必須要計提一部分資金來對抗這類風險。


所以的銀行的計提或者提取的一般風險準備用於為維護其正常運轉提供財務擔保和彌補後期不可預見風險帶來的虧損的資金或者增強銀行抵抗風險的能力,畢竟金融行業的整體跟錢打交道,並且的這也是國家管理層強制實施的,具體參考下圖規定:

通過上圖根據財政部的規定金融企業準備金的計提管理辦法,一般準備金的餘額不得低於風險資產期末的餘額的1.5%,而且銀行業每年的資產在穩步增長,所以必須的在每年的淨利潤中計提一部分,但計提比例是多少,我們可以參考一家上市銀行的公告內容:

2019年的該銀行的年度歸屬股東淨利潤為2121億元左右,計提的的金額在342億元左右,計提比例為342/2121*100%=16.12%,並且的每家銀行還不一樣,每家銀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的調整計提的比例,但是必須滿足國家規定,回去之前計提的比例較多,下一個年度可以計提比例少點,所以的銀行必須計提一部分的作為風險準備金,但其他非金融行業的就不需計提這一部分,但其他的是根據公司法規定進行提前。

提取盈餘公積金

根據公司法等規定,公司的必須也要法定盈餘公積金,盈餘公積金主要分為法定盈餘公積金和任意盈餘公積金,根據規定,法定盈餘公積金按公司稅後利潤10%計提,但也不是無限量的提取,損壞股東權益,但盈餘公積金累計提取比例達到註冊資金的50%以上,企業就不能再次提取。

而任意盈餘公積金就可以根據公司的章程和公司股東大會決議同意後進行提取,畢竟這部分的資金的來源於淨利潤中的部分,提取大小或者是否提取都影響著股東權益,但提前盈餘公積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其實盈餘公積金的用處很大,任何的企業經營過程中都存在很大的風險,誰也無法保證每個會計年度都能實現盈利,所以的盈餘公積金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抵抗企業的經營風險,主要分為幾點:

第一,彌補之前企業的虧損,最大限度的降低的後期的經營風險。

第二,轉增股本,這股本的擴大可以把企業的做大做強,為後期的增資擴股留下一部分空間。

第三,如果公司業績越做越好,業績每年增長較為風險,很多不確定性因素被消除後,公司可以根據規定把這部分盈餘公積金提取出來作為公司的分紅,也是後期的股東福利,下面我們具體參考上市銀行的計提取在多少,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通過上圖案例提取的比例大致也在30%左右,提取了風險準備金和盈餘公積金後,其他的資金就進入了下個年度的未分配利潤中。

進入未分配利潤

任何公司的在後期的經營的都需要的現金,再說現在是現金為王的時代,如果公司沒有現金流很難進行接下來的發展和擴張,特別是重點項目的投資和建設都需要現金,所以未分配利潤是為了公司的後期的經營發展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所以上市公告中也會具體說明上個年度的未分配的剩餘的資金和本次未分配利潤的情況,全部流轉到下個會計年度,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總結: 我們知道上市公司賺錢特別是銀行業公司,並不是拿出所有資金進行分紅的,一般銀行的會拿出30%左右給以股東分紅,15%左右提取風險準備金來來抵抗經營風險,30%提取盈餘公積金來來抵抗後期的經營風險,剩餘的25%進入未分配利潤後來防止後期發展過程中的面臨的資金缺口的問題。


感覺寫的好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