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秦瓊與尉遲恭兩個人武功與軍功誰更出色?

笨笨想要的原生態生活


尉遲恭無論是武功超過秦瓊,但秦瓊戰功超過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

馬槊高手

尉遲敬德是一個善於使用馬槊的高手,甚至能空手奪白刃。

甚至單槍匹馬衝入地陣,敵人的馬槊一齊刺來,始終不能刺到他,他還能奪過敵人的馬槊,回手刺殺敵人。

齊王李元吉善於騎在馬上使用馬槊,聽說尉遲敬德也是高手,就想要和他比試一番。

本來,李元吉讓人拿掉馬槊頂端的刀刃用槊杆比試。但尉遲敬德說:“即使安上刀刃,您也刺不著我,所以請您不要拿掉,我的當然要拿掉刀刃。”

李元吉手執馬槊長驅駿馬,刺向尉遲敬德,但尉遲敬德連連躲避,甚至三次奪得了李元吉的馬槊。

李元吉一向驍勇自負,雖然口裡讚歎尉遲敬德,心裡卻深深感到恥辱。

單騎奪馬

王世充哥哥的兒子、偽夏國的代王王琬騎著隋煬帝的御馬,在隊伍的前頭當眾炫耀。

李世民隨口陳贊說:“那傢伙騎的真是好馬。”

尉遲敬德請同高甑生、梁建方三人驅馬直奔敵軍,活捉了王琬,牽著那匹馬回來,敵軍沒人敢來阻攔。

三救李世民

因為尉遲敬德武藝高強,所以在戰場上屢建奇功,曾三次救下李世民。

第一次:尉遲敬德陪同李世民到榆窠打獵,碰上王世充帶領幾萬步兵騎兵前來挑戰。王世充部下驍將單雄信帶領騎兵直奔李世民,尉遲敬德驅馬衝上前一槍把單雄信挑下馬來。鄭軍嚇得後。

尉遲敬德趁機保護著李世民殺出包圍後。隨後又帶領騎兵反衝過來,大敗鄭軍,還俘虜了騎兵六千人。

第二次

武德五年(622年),尉遲敬德跟隨李世民討伐劉黑闥。

劉黑闥軍四面包圍李世民,尉遲敬德一馬當先,率領勇士大敗敵軍,衝進包圍圈,李世民和江夏王李道宗乘機突圍,轉危為安。

第三次

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騎馬追擊李元吉跑進樹林,突然韁繩掛到樹上被絆倒,不能起身。李元吉跑回來追上來搶奪弓箭,想要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尉遲敬德驅馬上前一箭射死了李元吉,三救李世民。

尉遲敬德的戰功如下:

跟隨李世民征討竇建德,征討劉黑闥,打敗徐圓朗。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突厥侵犯邊境,朝廷任命尉遲敬德為涇州道行軍大總管去攻打突厥。到了涇陽,尉遲敬德派率輕裝騎兵去挑戰,殺死了突厥將領,打敗了敵軍。

貞觀十九年(645年),隨唐太宗到駐蹕山打敗了高麗。

秦瓊

雖然史書上記載他秦瓊以勇猛驃悍著稱,但卻並未有具體單槍匹馬的戰例。反而有當過俘虜的記錄。

《舊唐書·秦瓊傳》:後密敗,(秦瓊)又為王世充所得,署龍驤大將軍。

至於戰功,史書說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每戰必先。

根據記錄,秦瓊參加的戰役比尉遲敬德多,而且在戰鬥中起的作用也很大,所以戰功要比尉遲敬德大。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李世民派秦瓊、殷開山於美良川打敗尉遲敬德,次年尉遲敬德投降。

武德四年(621年),在與王世充、竇建德的大決戰中,率領騎兵突擊隊衝入竇軍陣營,立下了關鍵的戰功,進封翼國公,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

征討洛陽期間,李世民挑選了一隻千餘人的精銳騎兵部隊,命其身穿黑衣玄甲,分為左右隊,由秦瓊、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四人分別統領,每次作戰時親自率領作為前鋒使用,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敵人十分畏懼。

破竇建德之戰,秦瓊率數十名精銳騎兵率先衝破竇軍大陣,戰後獲封翼國公,又獲賞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

可見,在李世民心目中秦瓊和尉遲敬德地位相當。

秦瓊隨李世民前往河北平叛。武德五年(622年)二月,在劉黑闥進軍洺水途中,秦瓊率軍於列人將其擊破。

武德九年(626年),秦瓊參與玄武門之變。


根據以上資料可以得出結論:尉遲恭無論是武功超過秦瓊,但秦瓊戰功超過尉遲敬德。


燕趙節度使


隋末唐初,秦瓊與尉遲恭是響噹噹的好漢!

印象中,最記得清楚的故事,就是小時候聽爸爸講秦瓊和尉遲恭給李世民當門神的來歷,非常的有趣!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對二位大臣的信任!

如果,從倆個人的功夫和軍功相比較,各有千秋!

那就是:秦瓊功夫高,尉遲恭軍功大!

為什麼這樣說?

一,秦瓊的功夫!

我們先看看隋唐英雄好漢排名:

秦瓊排在第十六位!

尉遲恭排在十七位!

因為隋唐英雄好漢的排名是基於兩個方面的參考值:

第一個是個人兵器的重量。

第二個是個人武力值——即與人交手勝負情況!

如果,這個排名有人覺得不夠權威,我們再看看!

在《隋唐英雄傳》裡,秦瓊早過尉遲恭追隨李世民。

當時,尉遲恭是跟著劉黑闥幹,李世民帶著秦瓊去征伐,那一次兩個人交手,秦瓊稍勝!

所以從功夫來看,秦瓊的鐧比尉遲恭的鞭厲害!

二,尉遲恭的軍功!

在李世民的征戰天下時,秦瓊尉遲恭都一直追隨著!倆個人在戰場上發揮出色,戰功不俗,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但是,在李世民策劃的“玄武門之變”事件時,秦瓊跟尉遲恭的態度是天地之別!

秦瓊幾乎是不贊成,也就是勉強而為!

而尉遲恭幾乎是主動得當作自己是一個指揮官了,在這次事變中,舉足輕重,立了大功!

所以,李世民在製作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尉遲恭排名靠前,秦瓊墊底,“玄武門之變”就是一道分水嶺!

所以,尉遲恭的軍功大,就是這個原因!

由此可見:作為李世民的重臣尉遲恭和秦瓊,都是各有千秋!也就各立不朽之功!但是,在江湖中交朋友的義氣秦瓊是遠遠高於尉遲恭的!

【古今多少事,都在歷史中!歡迎關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我是白龍赤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小時候看《隋唐英雄傳》,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回憶。演員們優秀的表演,劇中人物真真切切的感情,讓我著實難忘。看過了這部劇也讓我知道了門神的由來,秦瓊和敬德貼在上面是當之無愧的。長大後,隨著讀書的增多和閱歷的豐富,越發地感覺到秦瓊和敬德沒有那麼簡單。尤其是敬德,按劇中講好像是一個蠻漢,其實不然,他也是隋末大亂的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優秀軍事家,令我欽佩!如果非要讓我給他們的軍事才能排名的話,我覺得。尉遲敬德排第一,秦瓊排第二。理由如下:

先來談談尉遲敬德。尉遲敬德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曾效勞於劉武周集團,劉武周被唐軍消滅後投奔了李淵。他曾生擒隋末重要政治勢力王世充的侄兒王琬,討伐劉黑闥,又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和打擊突厥,為唐朝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眾所周知,在“玄武門之變”發生前,太子李建成就想將尉遲敬德納入自己的帳下,可是被其拒絕了。

他說道:我尉遲敬德出身卑賤,幸好碰見了秦王,是秦王讓我擁有了第二次生命,現在我還沒有報答秦王的恩情,難道就要背叛他馬?後來,發生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尉遲敬德衝在前面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體現了他不凡的身手。正是他拿著兩人的頭顱向眾人示威,才終結“玄武門之變”才告結束,可見其在秦王集團的重要性。

唐朝突厥對於西北邊疆的侵擾,不亞於匈奴對漢代的影響,唐代初期也是如此。

有一次突厥入侵,尉遲恭被任命為“涇州道行軍總管”,雙方展開了激戰。尉遲恭三下五除二就打敗了入侵的突厥軍隊。

再來談談秦瓊,秦瓊早年服務於張須陀,表現出了常人所沒有的膽量和勇氣,被張須陀所看重。後來,秦瓊又殺了宋金剛,被秦王授予上柱國。翻閱史書,秦瓊的經歷貌似就這些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歷史上秦瓊和尉遲敬德是有過交手的記錄的,並且意外地讓秦瓊勝利了。由於這件事可能有人覺得秦瓊比尉遲恭厲害,我認為不妥。

這次事件發生在秦瓊離開王世充之後,這時的秦瓊又投奔了唐高祖李淵。此時的尉遲敬德在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劉武周的帳下效勞。在秦瓊和尉遲敬德交手之前,劉武周的部下曾打敗過唐軍的裴寂。在劉武周軍隊如日沖天的時候,秦王李世民派殷開山和秦瓊前去會尉遲敬德,雙方戰於美良川(今山西夏縣),尉遲敬德大敗。但是,秦瓊這一次的勝利是尉遲恭被別人追殺並且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獲得的,不能體現兩者的實力。

結語

尉遲恭一生樸實敦厚、屢建奇功,他的一生為唐朝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秦瓊和尉遲恭雖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行列,但是從其次序上來看二人卻有著明顯的差距,“胡國公”秦瓊排最後一位,而“鄂國公”尉遲恭排在第七位。另外,二人參加的戰役也有所不同,尉遲恭參加的是“玄武門之變”和“大破突厥”這樣的大事,從這一方面講,秦瓊就遜色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