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究生期間“啃老”正常嗎?

Avril--aili


讀研期間“啃老”,不合理不應該不正常。

第一、研究生期間,“啃老”不合理

研究生學習期間國家和學校補助多、科研經費高。讀研期間可以說是比較富裕了,生活方面沒有多大的問題。

🍀研究生有以下獎項和補助:

1.新生獎學金10000(第一志願)

2.新生獎學金8000(第二志願)

3.國家助學金6000(每一個人都有)

4.學校獎學金(研二和研三)

一等獎5000 二等獎3000 三等獎 1000

5.學業獎學金

一等獎10000 二等獎8000 三等獎6000

國家獎學金20000

6.還有其他單項獎學金

以上這些獎項是每一個研究生都有資格拿到的。無論是你的學費還是生活費,都可以從獎學金裡面裡。

讀研究生不會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所以讀研期間,個人覺得“啃老”是不合理的。

第二、研究生期間,“啃老”不應該。

如果說讀本科你依然靠父母,可以理解。但當你準備讀研的時候,無論家境怎麼樣,都應該學會獨立學會自強,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不過,只要你沒錢,伸手向父母要,父母從不會拒絕。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你的一切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他們都會毫無條件的支持你。

讀研究生差不多23歲左右,已經成熟長大,也應該體諒體諒父母,他們也不容易,讀研是為了豐富自己學識和希望以後找一份滿意的去工作,平臺更高,幸福指數更高。

所以無論出於什麼理由,可以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養活自己了。

第三、讀研期間,“啃老”不正常

上面列舉的獎學金,比如說國家獎學金,並不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得到。需要你足夠優秀。

有的人會問,假如我學習不優秀,科研不出眾,四六級難於上青天,我該如何緩解經濟壓力。

一般而言研一下學期和研二的課程不是很多,所以除去每天泡圖書館,還可以做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長得更快。

讀研的你已經很優秀了,加油。


小緣語文


準確來說,讀研期間的花銷不應該稱為“啃老”。

儘管是研究生,可在經濟沒有獨立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還是要靠家長的資助完成學業,只不過要稍微少啃一點。

讀研需要啃老嗎?

無數的雞湯、段子都在說,讀研基本上是不怎麼花錢的,那只是一定情況下。

我們都知道研究生會有很多獎學金、助學金、國家補助,跟導師做項目還可能有工資。

但研究生學費高啊!普遍都在一萬以上,極個別專業甚至會達到驚人的幾十萬,儘管說考上就有獎學金,也分一等二等啊!

一等數額高的,自然足以支付學費,剩下的錢可用於生活費和其他開支,只是每個人都能拿到一等嗎?

並不現實,所以,有些研究生靠父母還是必須的。

“啃老”研究生可以兼職,從而減輕父母壓力

研究生即便沒畢業,單靠那份學歷也是賺錢利器,基本上走到哪裡都會比一般本科生更受青睞。

而在讀研期間,再忙的情況下,也會有一部分空閒時間。

與其把空閒時間放在吃喝玩樂、打遊戲、談戀愛上,倒不如放在賺錢、提高自己的能力上。

比如做做家教或者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做得好了,也會有一筆比較不錯的收入。

一方面可以鍛鍊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父母壓力。

即便啃老了,也不要有壓力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他們認為自己的使命就是撫養孩子長大、幫助其成家立業,以後過上比自己好的生活。

所以在自家孩子提升學歷這件事情上,父母絕對不會認為是孩子在啃老。

有這種情況的研究生們就不要有心理壓力了!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完成學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之後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到時候再好好報答父母,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這件事與其說是孩子在“啃老”,倒不如說是父母在投資!


教育小叔


不可以。“啃老”是一種中國特色的特殊現象,他是懶惰者的溫床,他是頹廢者的藉口,他是父母溺愛的手段,他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絆腳石。

學生讀研究生期間,除了完成導師佈置的任務,有充足的時間利用自己的知識、特長掙錢養活自己,比如搞家教、寫一些專業論文、幫助別人搞一些課題什麼的,都行,就是單單依靠體力勞動養活自己也綽綽有餘。在我的周圍,別說讀研期間,好多一踏入大學們,就完全自立了。他們既增長了知識,又鍛鍊提高了能力,還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一舉三得,為自己以後的成功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我們廣大的大學生中,有個別學生知識上是巨人,能力上是矮子,對父母依賴性太強。這幾年媒體披露的父母陪讀,給大學生找保姆的有的是,這是溺愛,是畸形的愛,對孩子的將來有百害無一利,這種現象父母、學生都要承擔責任的。孩子將來是要融入社會的,是要工作的,父母能一直陪著?況且當父母的還要慢慢老去呀,能力也要慢慢減弱呀,等你無能為力的時候孩子怎麼辦?

餐桌上圍著孩子轉,容易培養白眼狼;生活中大包大攬,容易培養無義子。父母要放手,孩子要自立,越早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