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gay,耽美網劇為何讓我感到巨壓抑?

半溪


有可能是你看到的跟我們這些人看到的不一樣。

說實話,我看耽美劇首先是衝著顏值去看的,再者就是我本身是腐女,所以挺鍾情耽美網劇的,不管它有沒有被魔改,我都會去看的,而且還會從那中找到細糖。磕糖的快樂使我感覺人生很幸福。

但是處於個人立場的原因,我所看到的與你看到的自然就不一樣了。

我是覺得你所看到的應該是現在同性的發展以及未來,你所憂心的應該是現在大部分人對同性的看法。

現在國耽都是改編的,打著耽美的旗號吸引一大部分人,但是內容卻又是兄弟情。這就很讓人失望,而且還有很多好的情節都被刪減了,以至於看起來特別違和。

我想,這應該就是很令人憂心的一個原因。

就像是網上有一個人說的,“他們打著原耽的名號,卻否認了原耽的愛情”。

這很讓人心痛,可是我們做不了什麼。但我覺得,比起我所感受到的心痛,你所感受的更有可能會讓你感慨萬千。

國耽的弊端就在於他總是魔改,好好的愛情說成是兄弟情。

相比於國耽,國外的一些耽劇就特別好。

他們沒有否認同性愛情,反倒是以一個比較開明的心態來接納這種事,承認這種事。

我是覺得這種感覺就特別好。因為愛情真的沒有界限。

我之前看過一個特別好的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雖然結果很悲,但是電影主人公父母的心態讓我特別感動,也讓我覺得能有這樣的父母真的很好。

還有《skam》,都會讓我覺得在這世界上的某一處也是有一片淨土的。

我想,正是因為感受所不同,所以你才會感到壓抑吧,但我也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一切都會變好的。




無名的無名


你好,這位朋友。

國內的部分耽美網劇,大多打著耽美的旗號吸引腐女眼球,為了符合預期宣傳效果,故意把劇情設置的百轉千回,而且迫於廣電,結局很有少有happy ending,或是硬坳成社會主義兄弟情,這對於看過原著小說的書迷來說,太扯淡了。

很少會有網劇的創作者,會站在少數人的視角上進行創作,咱們看劇就圖個樂呵,不要在劇中代入自己,這樣往往就中了耽美噱頭的圈套,BE的睡不著覺。

如果上面對同性戀者的態度更加開放,相信終有一天你能看到讓你倍感欣慰的耽美網劇的。

Love is love!


明水康盈康復科小高


看耽美網劇讓作為gay的你感到巨壓抑,那是因為你站在gay的角度考慮了雙男主的情感問題。

你心疼他們之間無法言說的感情,看在觀眾眼裡明明就是相愛的兩個人,但在劇中卻處處剋制,甚至你認為劇中某處該有感情戲的時候,結果卻硬生生的表演了一段無厘頭的黑色幽默劇情,讓人不僅無法理解甚至覺得情感備受壓抑。

聯想到自己作為gay所面臨的感情壓力,使得你越發覺得耽美網劇讓人喘不過氣。本想通過看這種耽美劇讓自己無處宣洩的某些情緒得到釋放,讓觀眾更深入的瞭解gay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模式,結果大多數的耽美網劇都是隔靴搔癢看得人越發鬱悶。

究其原因就是國內的耽美劇迫於廣電總局和網絡環境影響,並不能按耽美小說的劇情來拍攝,使得原本很好看的耽美小說變成了耽改劇。而為了可以在網絡上順利播出,製作方不得不把很多情節縮短刪減到觀眾可以接受的程度,卻失去了耽美小說原本的魅力。

國外的耽美劇雖然比國內開放一些,但是因為生活習慣和文化教育方式的不同,使得觀眾無法去理解劇中某些片段當事人的行為。找不到共鳴感,就不會接受故事情節,無法宣洩情緒也就會感到巨壓抑了。

耽美網劇大多都是避重就輕的雙男主戲,多以兄弟情和開放式結局為主,讓人看不過癮覺得壓抑也就不奇怪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耽美網劇的雙男主大多都不會是真的喜歡同性,所以無法理解這種感情,在表演方式和情感推進上就會差一些,有點帶不進去。這在真的gay眼中看來就少了點味道了,畢竟編劇和導演也不可能都喜歡同性,他們只能去想象這種情感和情感的表達方式,卻不會真的知道這種情感模式。

當然,純粹的用來打發時間還是可以的,把某些耽美網劇耽改劇當成單純的雙男主劇情來看,還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