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各級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教育?

誰都覺得錯的是別人


愛國教育不能加強,只能改變,要順應社會的發展,不能再用原來的那一套了。

1.我國古代以佛教、道教、儒家等思想對人民進行的“愛國教育”,也沒能阻擋朝代的更替。所以不斷加強思想教育這種外在因素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現在信息技術的高速化,人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加強愛國思想教育,隨著孩子的長大,效果就不明顯了,越是有文化的人越是有自己獨立的思考。

3.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改變,藏富於民縮小貧富差距,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不管大人小孩都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幸福,從內心裡以生在祖國為榮,從內心裡不再想移民。

金家銀家不如自己的窮家,因為窮家有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有慈祥的爺爺奶奶,還有自己溫暖的小窩。


黑夜0白天54


個人覺得對青少年學生的愛國教育應該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共同的責任。

1.家庭層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庭的主心骨,要從父母自身做起,要經常給孩子灌輸“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沒有國哪有家”的理念。家長首先要愛國,特別是從今天的幸福生活、和諧安全美麗的生存環境、家庭的變遷、抗疫的成功、中國重器等方面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

2.學校層面。要通過思政課、國旗下講話、學科滲透、各種宣傳陣地以及各級各類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來教育、引領、薰陶學生。要從小培養學生對祖國樸素的熱愛情感。要用愛國名人的故事事遊、愛國詩文、愛國名言等來形象直觀地感染孩子。

3.社會層面。要通過弘揚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彰宣介愛國人士。要樹榜樣,學先鋒;還要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告訴孩子“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擺脫了百年屈辱,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以及強起來。這樣的祖國處處以人民至上,時時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已任。我們怎麼能不愛她呢?

總之,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小做起,以事實為依據,以活動為載體來進行,要做到潤物細無聲,將愛國情感融入血液,落實到行動中。


王小平62


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首先是行動,其次才是語言。首先國家層面如果體現出對歷次衛國戰爭而獻身的烈士與英雄的事蹟展開大肆宣傳,高規格的優撫烈士家屬,善待每一位參戰人員,從影視作品到教學課本重比例展現宣傳各種各樣的不同形式的英雄事蹟。每一位育人者都要師表在先,正人先正己。而能做到這些,決策層決策者是關鍵因素!因為一切調控的鑰匙都在他們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