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們都強調,投資的首要原則是「不要虧損」?

恆少Jacky


所謂的不虧損,其實更專業的說法叫風控,既控制投資中的最大風險。回答這個問題,比較簡單的方式是看看這次的中行原油寶事件。

原油寶事件中,因為投資人對風險的認知不到位,以及機構對無風險的提示不夠充分,導致原油寶成了一個最大虧損可以到近乎負370000%的產品,如果在6月原油合約1分錢時買入看多合約,哪怕就買100塊錢,在當天按最終公佈的-37的結算價,也是虧37萬,買100塊的東西可以虧出去37萬,一般的投資人根本不可能有這個預期。

哪怕一般的股票投資人也會有這種感觸,虧50%後,再想回本需要出現100%的漲幅,這就是為什麼首要原則是不虧損,一旦大幅度虧損,又沒有資金低位買入籌碼,原有的資產還大幅度縮水,這就是一個很難翻盤的爛棋。

風險管理上有一個概念叫Var(value at risk)表示在特定概率下,虧損幅度在特定範圍內,比如95%Var=20%,既95%概率下,虧損不會超過20%,而這是所有大型機構,哪怕非金融機構在投資時都會用作評估的重要參考。

這就是為什麼投資大師們首先強調的都是不虧損。


MasonWu


你好,我是隻說大實話的潤希哥。

你的提問是為什麼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的首要原則是不要虧損,其實並不只是巴菲特,只要我們參與到投資市場裡來。大家的第一要務都是儘量保證不要虧損,也就是要保住本金。只有先保住本金才能在以後的操作當中存活下來,而在金融投資市場裡活著比賺錢更重要!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把股市比作戰場,我們的本金就相當於手中的槍和子彈,那是我們的武器。如果你的槍和子彈用光了,在戰場上無異於手持寸鐵,下場會非常悲慘。

所以我們要儘量保持多的子彈才能在以後的戰場中取得主動權,主動權在自己的手上,我們才有勝利的可能。

所以小仗的時候儘量不要浪費手中的子彈。因為打小仗你即使勝利也得不到很多的子彈和勝利品,但是冒的風險卻很大。這就和股市裡的小波動小趨勢我們不要參與一個道理。

我們只找大的機會,空頭和多頭就像打仗雙方,等那頭趨勢勝利的時候,我們藉著這個趨勢的力量去做。贏取自己應得的,趨勢鎖定以後賺錢相對來說保險並且你本金的損失概率會很小,我們得到的收穫會比較大。

不參與小波動,這就為我們減少損失提供了保障,也就是減少我們的頻繁操作。只有穩才能在市場裡有所斬獲。

保住我們手裡的子彈也不是瞎等,而是要有對大趨勢的判斷,機會的把握,這是一個綜合的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

現在想多散戶都急於求成,想在短時間內實現暴富,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塌下心來認認真真的跟著好的老師去學習去理解操作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後的操作當中取得成績。

謝謝,我是隻說大實話的潤希哥。


信文化創始人潤希哥


這就是巴菲特為什麼成為股神過人之處。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應當很多人都熟悉:第一,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儘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這麼經典的話,實際上很多人都記不住,有時候,他們投機的熱情,遠遠超過了投資。

互聯網金融和區塊鏈概念中充滿了掘金者,P2P的瘋狂和幣圈的膨脹,也使得很多投資者中招,這些中招者可能階段性收穫了有點像樣的利息,但是他們卻永遠丟掉了自己來之不易的本金。

在一項投資中,人們往往會被它的高收益所吸引,忽略掉高收益也意味著本金的高風險,也就是這項目也可能有一些壞結果:要麼本金完全丟掉了,要麼大部分本金損失了,最好的也可能只丟掉小部分的本金。如果這樣,就有點捨本逐末了。

現實生活中,一夜暴富的思想,總是會潛藏在很多人的內心中。彩票店裡為什麼現在還會有那麼多的人,就是這種想法的真實寫照。正是有這種想法在指引,很多人忘記了謹慎的前行,也是人生中所需要必備的要素。

巴菲特之所以是股神,就是因為它強大的他瞻力,他常常從表象看到了本質,所以他常常有投資上的戰略定力,他知道什麼是最根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