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軍迷們的福音!真實展現戰爭的過程

電影有不少小的軍事和歷史瑕疵,但絕大多數都無傷大雅,配上優秀的鏡頭和特效,反而給人驚喜。然而,真正拉低電影的因素,則在於電影技術層面上的敘事水平。

《決戰中途島》,軍迷們的福音!真實展現戰爭的過程

電影海報

說實話,作為一個海軍迷,我是看得激情澎湃。這是我近幾年看到最爽的戰爭電影之一。厭倦了反覆的小水管槍戰,而影片中著重體現的俯衝轟炸則是實實在在的硬菜。正面冒著槍林彈雨俯衝而下完成絕殺,怎是一個浪漫可以形容的。在細節上,中途島戰役的記錄非常多,且其夾雜了無數偶然和雙方的失誤,不可能完全展現開來,電影所維持的平衡點其實找的非常巧妙。與此同時,主人公的選擇更是一絕。百斯特是個小人物,不但職位不高,更是此戰後因傷早早退役,和同樣在中途島出名的薩奇,麥克拉斯基等最後官至將軍的人完全不能比。但是,正是他帶領小小的三機編隊,用一枚500磅航彈一擊終結了日軍旗艦赤城的性命。他彷彿一顆流星,在世紀之戰的高潮瞬間閃耀了全部的光輝,拿他作為主角堪稱最正確的決定之一了。

《決戰中途島》,軍迷們的福音!真實展現戰爭的過程


然而,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在於“碎”。電影要照顧一般觀眾,需要講清楚前因後果,但是2小時的時間又是限定死了的。於是,中途島之前的所有劇情堪稱支離破碎了。在多線敘事的過程中,故事線的切換非常生硬,往往給人一種“這個人講到一半,忽然就切換”了的感覺。我能嗅到導演的野心,百斯特要講,麥克拉斯基要講,林頓要講,杜立德哈爾西尼米茲等等都想講;珍珠港想表現,珊瑚海要提,東京大轟炸想刻畫,中途島更是不能落下。於是電影給人了一種強行糅合的大雜燴之感。其實,線多主角其實不能稱之為“碎”,只有“多”且“小”才能稱之為碎。比如杜立特的戲份,每一段都很短,並硬生生分割成了好幾段,讓他成為了反覆破壞故事的“兇手”。本片其實中國公司的投資相當大,於是杜立特接受中國居民幫助的部分雖然我個人喜聞樂見,但是從整個電影來看非常突兀且打亂了節奏。

最後,本片是一部優秀的戰爭片,海戰片,和主旋律片,但不能說是一部優秀的敘事電影,其水平大致與艾默裡奇本人的2012相比沒有什麼提升,更是不如後天和獨立日。本人認為豆瓣評分7.5為合理分數,並基於我對於海軍的情懷,願意加權到8.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