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的民间民歌,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结晶,值得发掘与传承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歌曲,这些根植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音乐,诸如陕北民歌、蒙古长调、甘肃花儿、莲花落以及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歌等等,都来源于百姓的生活,来源于劳动人民心底的抒发和呐喊。原生态的旋律、质朴的歌词,或粗犷或细腻的声音,总让中国民歌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这里,我将分享一些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民间歌曲,给大家欣赏感悟。在威宁62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约150多万总人口,居住着彝族、回族、苗族等19个少数民族。古老而又质朴的威宁人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创造出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而民歌就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这些民歌涉及各个方面,如情歌、农事歌、桑田渔猎歌、时政歌、礼仪歌、劝世歌、儿歌等等无一不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民歌在一代又一代后人中得以传承发展,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晶莹闪亮!

本号接下来将持续更新更多关于威宁的民歌,敬请关注!



佃农歌

贵州威宁的民间民歌,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结晶,值得发掘与传承


可怜可怜真可怜,

庄稼老农泪涟涟。

祖上没留一堂地

牵羊打酒去“拜年”。



找的瘦地一大片,

对半分成十月间。

先生提笔写契约,

脚摸手印按上边。



正月里来刮春风,

过了初一就动工。

一天挖地不停歇,

汗水滴了几茶盅。



二月里来桃花开,

惊蛰天阴早安排。

顶着月亮背上粪,

天亮去把洋芋裁。



三月里来是清明,

忙栽苞谷累煞人。

早去晚来两头黑

误了春工害自身。


贵州威宁的民间民歌,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结晶,值得发掘与传承


四月阳雀叫得昂,

想送儿子进学堂。

家中没有盐巴钱,

守着学堂干望黄。



五月里来是端阳

洋芓苞谷薅得忙。

带起娃娃盘庄稼,

长大只把锄头扛。



六月里来热昂昂,

燕麦收在场坝上。

东家树脚扇扇子

老农累得汗水淌。



七月里来秋风凉,

忙割蕨草忙放羊。

自家姓儿绕山转,

人家娃儿读文章。

八月里来是中秋

东家摆起赏月酒。

背去一箩尝新果

好酒没得喝一口。

贵州威宁的民间民歌,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结晶,值得发掘与传承

九月里来是重阳

洋芓挖来堆一屋。

豆子打好捡干净

汗水滚进别人仓。

十月里来冷阴阴,

苞谷收来平半分。

不管年成好和歹,

东家不能少半斤。

冬月里来雪堆山,

砍柴烧火不得闲。

找起自家烤火柴,

要帮东家十五天。

腊月里来要过年,

手中没有半文钱。

苞谷渣子当大米,

好好歹歹团个年。

龙蛇马羊转一圈,

庄稼老农过一年。

一年三百六十天,

没的一天得空闲。

蛇马羊转二圈,

旧的黄历翻一遍。

牛车轱辘连着转,

老子儿子转圈圈。

贵州威宁的民间民歌,这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结晶,值得发掘与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