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新品賺錢,輪胎經銷商該怎麼做新品?

只會做成熟產品的經銷商是不行的。在大品牌的大旗下,經銷商不費力也能做出量來。真正能體現你能力的,是給你一款新產品。在差不多的市場起點下,你和其他經銷商比,做的怎麼樣?反過來,一個善於推新產品的經銷商,無論在策略、管理、執行、應對競爭方面,一定有過人之處,成長的機會就會越多!


都說新品賺錢,輪胎經銷商該怎麼做新品?


最新產品能得到廠家政策的支持


運作新品,企業在政策上多有激勵,不懂得激勵的企業在新品推廣上也是失策之舉。2000年寶潔推出潤妍洗髮露,在消費者活動上不遺餘力,做廣告、新品發佈會、促銷活動不斷,可是給渠道的利潤沒有特別支持,也是寶潔這次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經銷商都是靠著企業長大的。牛根生說:資源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支配。對於經銷商同樣適用。賣老產品,擺到那就能“動”銷的,企業也不願多投入了,所以經銷商要善於利用企業在新品運作時的投入去做“你的”市場,逐步積累。


新產品的毛利會更高


因為廠商的政策支持,新產品的價格不透明等等,新產品總會有更多的毛利空間。比如雙匯“王中王”,一個賣了20多年、年銷上百億、擺在那就能賣的產品,憑什麼給客戶那麼高的利潤呢,給你掙個“配送費”就不錯啦。統一方便麵,給到經銷商5個點的配送費就很客氣啦。而新產品有更多的“商流”要求,要鋪貨、要陳列、要促銷等等,自然會分配的更多,所以如果做“王中王”只有8個點的毛利,做新品應不會給你少於15點。


都說新品賺錢,輪胎經銷商該怎麼做新品?


渠道更多的利用


經銷商努力積攢起來的網絡,相當於建的高速公路、田間小道,把產品源源不斷的送到一個個大小終端店。建了公路,當然希望有更多的車跑,更多的利用也才能收更多“養路費”的。其實渠道也一樣,也需要跑更多的產品,更多高毛利的產品來調整經銷商的利潤結構。有的經銷商知道這個道理,於是可能會接很多個品牌去經營。以前我們說“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可以分散風險”,可是同時,這也分散了我們的精力。


實際上,經銷商越大,他的品牌(或品類)反而會越集中。你手上有10個品牌,就有點像是批發商了,有30個品牌那就是零售商了!所以分散做不同的品牌不一定是經銷商做大的路子,專注於三五個品牌或一二個品類,引入新產品做起來,調整產品結構和利潤結構才是正道。所以推廣新產品的能力,是經銷商做大必須具備的能力。


通過新產品可以拓展經銷商的新渠道


產品與渠道要複合,要求不同定位的產品在渠道拓展上要有所區別,因此新產品不能只靠老渠道的帶動。雙匯“泡麵拍檔”火腿腸,聽聽這名字,也許就可以幫你拓展“車站、碼頭”的渠道;“臺灣烤腸”也許可以幫你拓展旅遊景點的渠道;“Q趣”就可以幫你拓展網吧的渠道。不要看不上這些“特通”,當年香飄飄奶茶最早就是從“網吧”渠道做起來的。


新產品是客戶二次創業的好機會


在某些品類上你做到了區域的老大,再想突破可能就有瓶頸了,引入一個新品當然是個機會。比如潔麗雅毛巾,已經做到品類老大了,企業也感覺再突破不容易了,於是近幾年來不斷有新品類推出,如2010年推出了內褲和棉襪,2011年推出了保暖內衣和絲襪,對很多客戶也都是二次創業的機會。


最後,一點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對客戶而言成功的推出一個新產品,是很有成就感的。風雨大戰過後,你,包括你的團隊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實際上,品牌企業在招商時,除了看你代理什麼牌子評判你的能力外,還要看你有沒有成功運作過新品,這是更重要的指標,所以這也是你的光環。


凡此種種,不會推新產品的經銷商,發展有限,很難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