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企業回村幹“村官”羅守言:種下“聖女果”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放棄企業回村幹“村官”羅守言:種下“聖女果”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中國山東網5月6日訊這是一個遊子的赤誠之心,這是一位在北京創業民營企業家的家鄉情懷…人們也許難以置信,從北京撇家舍業返鄉,隻身一人在家鄉這片熱土上,帶領村民發展智能防風溫控大棚種植“聖女果”,不到一年功夫,“聖女果”成了全村人致富的“金果果"。

他,就是山東省平度市同和街道西侯家莊村村委會主任羅守言。

放棄企業回村幹“村官”羅守言:種下“聖女果”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現年48歲的羅守言,1992年高中畢業後到北京空軍中國聯合航空公司做後勤保障、酒店接待工作, 2000年轉派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軍交部做後勤保障接待工作。2007年下海經商,從事體育用品、運動鞋、運動服、比賽服經營。由於重合同、守信譽,生意越做越紅火。在擁有一定的資本積累和市場開拓後,羅守言於2013年創立了靚動科技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並取得了年銷售額幾千萬元的不凡業績。

提起羅守言返鄉當“村官”帶領村民發展“聖女果”的事,還得從前幾年說起。

從小在村裡吃著地瓜、玉米餅子長大的羅守言,前些年經常回家鄉看看,看著村莊面貌依舊,父老鄉親還不富裕,羅守言心裡很不是滋味。

是家鄉人笨?是家鄉人懶?不!家鄉人缺現代觀念,缺一個引路人、拓荒者。

2017年11月是村級選舉年,當家人得知羅守言被推選為村委會主任候選人時,家人都投反對票。妻子馬周清勸他:“守言啊,咱創辦的企業趕上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經營也挺好,再說回村幹村官,俺不稀罕,企業顧不上,吃苦受累不說,萬一幹不好,會留下罵名,何必!你到底圖個啥?”。

“圖個啥,俺就想為父老鄉親做點事情,圖的是讓大夥都過上好日子……”。

血乳之源,根脈所繫,大地母親!去得再久再遠,這濃濃的家鄉情結,又怎能隔斷? ,同年11月,羅守言毅然讓妻子、親戚幫著經營企業,隻身一人,撇家舍業,從北京回到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一西侯家村擔任村委會主任。

放棄企業回村幹“村官”羅守言:種下“聖女果”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種下“聖女果”,走上致富路

村官雖小,幹好不易。羅守言被推選為村主任後,田間裡轉,炕頭上嘮,經過一年多的摸索、外出參觀、實地考察和市場調研,並根據當地土地屬性和水質條件,經村“兩委”多次研究決定發展種植“聖女果”。

建一個實種面積4、5畝的智能防風溫控大棚,需要一次性投資3O多萬元,資金哪裡來?

“我來幫著辦理貸款。”2O19年7月,羅守言幫助25戶村民從北京人保三農小貸辦理貸款3OO多萬元,全村一下子發展了59個智能防風溫控大棚,面積 400多畝。

如今,“聖女果”變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據羅守言介紹說,從今年春節前後“致富果”上市,價格每公斤18元左右,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依然沒有阻擋不住“聖女果”供不應求的局面。為讓“聖女果”變成村民致富的金果果,組織成立了青島市西侯家莊果蔬專業合作社,並註冊成立了青島綠谷金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使當地盛產的農副產品“短腿”變“長腿"。

種下“聖女果”,走上致富路。羅守言說,今年全村有35戶種植59個智能防風溫控大棚,每個棚栽1、6萬株苗,按目前市場行情,1株苗毛收入45元左右,當年1個棚毛收入少說7O餘萬元,除去發展棚等投資,純收入可達2O餘萬元。

據羅守言透露,現在村民都形成共識,主動向村委提出要建大棚,今年計劃新增50多戶,準備再發展“聖女果” 大棚種植600畝,到2022年達到年產值超億元的村莊。同時,加強技術指導培訓,科研種植攻關,促進線上線下同時拉動銷售,實現種植,科研,倉儲,銷售一體化發展。

放棄企業回村幹“村官”羅守言:種下“聖女果”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村民盼什麼,我就做什麼”

“村民想什麼,我就幹什麼,村民盼什麼,我就做什麼。”這是羅守言常說的一句話。

前些年,西侯家莊村曾安裝鋪設兩次自來水管道,由於年久管道老化,急需進行改造;原有村裡生活用電線路老化,變壓器超負荷使用。2O19年4月,羅守言通過爭取上級支持,對村內生活用電線路進行了改造,並更換了變壓器;對自來水管道進行了更換,新上319個水龍頭,全村28O餘戶全部吃上了清澈的自來水。羅守言還通過爭取上級資金,採取“一事一議"的方法,修了護村路,安裝了路燈。

幾年來,羅守言為村民辦實事、跑銷售、爭取項目,開著自駕車,每年自掏腰包10多萬元。每當人們誇他為村民做的許多有益的事情時,羅守言只是笑著說;“只要村民們富裕了,我的付出,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