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旅項目諮詢實戰派】,評論或私信領取項目諮詢表,稻田策劃為您出謀劃策

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康養是一個體量龐大產業,尤其與旅遊結合之後。

隨房地產行業“黃金時代”終結,康養項目除了直接為地方政府解決稅收和就業問題,還能助力產業提質升級,因此,康養項目投資方正在成為地方政府的座上賓,康養地產的發展更是駛入快車道。

然而,康養項目依然難有可複製的打法:成功的康養項目案例經驗難以複用、目標市場環境不同導致水土不服、項目管理團隊經驗無法勝任等問題,限制了康養產業的高速發展。青藍文旅團隊羅列幾個康養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供參考。

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運營團隊缺失

康養項目是強運營的業態。當前的康養產業鏈上,策劃、規劃、設計、施工、原料等參與者眾多,不乏成熟解決方案,而一個能夠高效且平滑地整合各方資源的運營團隊卻極難遇到。

一個康養項目從開業運營到實現盈利,需要一個強大的運營團隊。一個優秀的康養項目操盤手,需要通篇考慮項目定位、規劃設計、團隊建設、日常運營、品牌打造、渠道搭建、服務升級、產品迭代、合作方對接、危機公關等。且康養項目的運作過程覆蓋土地運作、項目申報、項目建設等眾多流程,需要較深的政府關係和政策理解。

事實上,能夠全盤掌控的高手寥寥無幾,商業地產不乏運營高手,但直接跨界難免水土不服。真正成熟的運營管理團隊不多,康養產業高端管理人才的爭奪激烈,我們見過多個康養項目高價引入地產操盤手,躊躇滿志而來,黯然離職而去,最終無法帶領項目實現突圍。

渠道資源缺失

互聯網時代的營銷手段固然多樣化,但是也不可忽視傳統線下渠道。且不說互聯網獲客成本日益高企,互聯網渠道目標客群呈散客化態勢,難以聚焦。

康養項目的目標客群以銀髮養老客群和保健養生客群為主,偏中高消費力群體。獲得這類潛客資源,往往需要高度依賴於銀行、保險、理財、酒店、汽車銷售等機構。如果在項目地沒有紮實的渠道資源基礎,很難迅速觸達目標客群。

此外,康養項目具有一定的集群效應,競爭效應被集群效應削弱。一個獨立的康養項目不可能壟斷所有客群,如果周邊沒有同業競爭者,無法形成產業集群,自然無法形成康養項目的配套產業集群,反而更難成事。

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業態缺失

康養項目動輒投資數億到數十億,佔地幾百上千畝,體量龐大,投資額度高,投資回收期長,如果沒有適配的產業業態支撐,沒有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單獨依靠養生度假和單一的娛樂項目, 根本無法維繫高昂的運營成本。

康養項目裡的娛樂、餐飲、住宿、購物、度假、商業服務等都已是標配,但是並非康養的核心業態。

康養的業態丰度豐富程度會很多人的預期。康養產品可植入生態美食、農場酒莊、文化體驗、溫泉SPA等;康療旅遊產品可植入中西醫療、心理諮詢、康復護理、醫療科技、醫療設備、復健器材、居家護理設備等;康體旅遊產品可藉助運動設備、設施、場所引入健康管理、運動訓練、休閒娛樂等。當然業態並非越豐富越好,但是單一業態會很快讓顧客感覺索然無味。

個性缺失

許多康養項目從策劃到規劃,全靠抄襲,毫無新意。有的照搬成功標杆項目,畫虎不成;有的自以為是地精選成功項目業態成功拼湊,卻忽視了業態間的協同與風險對沖作用;有的忽略頂層定位,主觀臆斷,毫無吸引力,淪為陪襯。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隨之而來的是低入住率、團隊不穩定、經營虧損、破產或轉型。

康養項目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市場、新業態、新競爭環境,成功的康養項目案例經驗難以複用,不同的市場環境不允許複用,不同的目標客群不適合複用。每一個康養項目都是一個全新的作品,沒有個性則會失去競爭力。

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軟服務缺失

康養項目的核心是地段價值+硬件價值+服務價值,一個康養項目是否定位高端,不僅僅是硬件的高檔,更是軟服務的比拼。重開發、輕運營,重硬件、輕軟件,僅僅是把重點放在硬件的打造上,誤入歧途。

康養項目尤其需要摒棄快進快出的地產思維,適應“長週期慢回報”的節奏,完成從開發商到服務運營商的身份轉變,才能在康養產業的新邏輯下存活和成長。

管理缺失

大部分康養項目過於重功能而輕團隊,過分強調設施的先進性與舒適性,而忽視了運營團隊、營銷團隊、護理團隊的培育和建設,導致管理缺位,服務於設施配套。

康養項目對人力資源的要求高,在普遍物價上漲的大趨勢下,用工成本高,土地成本也居高不下。高額成本背後是巨大的經營壓力。如果做不到精益化管理,則盈利也遙遙無期。

康養項目為何容易失敗?

從康養項目前景來看,隨著我國老齡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口的爆炸式增長,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市場性需求井噴式發展,康養產業前景必然廣闊。如能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將會率先擁抱萬億藍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