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師做對這四點,可收穫公益諮詢滿分好評

疫情期間,參加國內某知名生涯規劃平臺組織的——定向人群公益諮詢服務,與來詢者探討“職業生涯中的發展與困惑”,每個諮詢都收穫來詢者的

滿分好評


生涯規劃師做對這四點,可收穫公益諮詢滿分好評


看到這樣的成績我有開心,對我而言,並不是覺得諮詢師有多牛、有多厲害而開心,而是開心在:

  • 見證自己的思路和努力是對路的,開心
  • 更多的是——為來詢者開心,滿分反饋意味著面對困擾,在諮詢後,來詢者有收穫他自己滿意的答案。雲開霧散,撥雲見日,覺得乾坤朗朗。
  • 我為來詢者的開心而開心。

對我而言,某種意義上,是面對每個諮詢案件,諮詢的目標都要設定為拿到滿分反饋而努力。為來訪者的心,做到10分。

這樣立Flag,會最大程度靠近“以來詢者為中心”,會放下自己紛擾誤判的聲音,聽來詢者的心聲,跟他走一段他的人生路。

以下分享四點經驗,希望能為有需要、感興趣的諮詢師和朋友們,有一些啟發和參考:

1、選對正規平臺,省心省力

舉個例子,一直很忙,可是看到 某知名平臺 發佈定向領域的公益諮詢師招募信息後,我還是決定按照嚴格要求遞交資料。

這是因為:

  1. 對該平臺有一定的瞭解,既往參加過相關活動。
  2. 流程規範成熟,項目負責人無縫銜接。
  3. 覺得他們切切實實以效果為導向。

基於此,遞交申請,而在通過審核後,就收到諮詢師的承諾書,承諾書很嚴格,節選部分如下:

1.個別有代表性、有教育意義、有研究意義的案例如果在教學、科研、寫作中使用也必須經來詢者同意(必須隱去來訪者姓名,工作單位,並做技術化處理)。

2.生涯諮詢師只有在得到來詢者書面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對諮詢過程進行錄音、錄像或演示。

3.不額外收取費用,不以任何形式接受來詢者饋贈。

4.不能在諮詢後和來詢者繼續聯繫,亦不能和來詢者建立諮詢之外的任何關係。

......

當看到這樣長篇的條款,我就踏實了,知道這次的公益服務,可以合作,確實是把諮詢設置設定的很到位,有專業的職業倫理,通篇都是對內——嚴守專業行為對外——維護來詢者的權益

與這樣的正規平臺合作,會讓諮詢師省心省力不少,因為他們懂職業倫理。

職業倫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倫理守則,某種意義上講,是在專業工作中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怎麼做?意味著,要求諮詢師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使用技術,而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使用技術,技術才有意義。

正規,意味著專業與省心。

每次諮詢前,當和來詢者說完保密原則,也看到了來詢者的一份安定和放心。


2、站對位置,君子素其位。

  • 看到這句話,可能諮詢師們會更有感覺,因為這句話聊的是——

“你在為誰工作”?

For you or For me?

當然是,

Just For You!

All For You!

Everything I Do,Do It For You!

諮詢師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來詢者而做!

面對來詢者,有時候我們會猜測他的想法,這是要謹慎的,要拿掉諮詢師的“我以為”。

“我以為是這個原因......”

“可能是這個方向.....”

諮詢師面對來詢者,在工作時,是有一些概念化的假設,可是這些都是自己的工作假設,不一定是來詢者的主要訴求。諮詢師可以帶著假設,同時更重要的是——小心澄清與求證。充分傾聽來詢者為主因為:

  1. 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2. 所有的答案都在來詢者的世界那裡。
  3. 來詢者有他的記憶調取和輸出方式,先跟著他去看他的世界看看、聽聽、感受,不要輕易打斷他的思維整合。

諮詢師要先進到來訪者的世界,去同理、共情、感受;不是站在來詢者前面,有拯救者心態;也不是站在來詢者後面,跟不上來詢者。

否則,就是類似於兩條平行線,永無交集,誰也不知道誰內心有什麼活動,在放什麼電影。

諮詢師要在來詢者的旁邊,並肩看他的故事。既以來訪者為中心,又君子素其位。

當這樣的位置和關係呈現時,諮詢師最容易理解那些話對來訪者的真實意義,才能做到真正的“傾聽心聲”。

  • 有時,諮詢師立不在這種中正的位置,可能是:新手諮詢師有對自身有懷疑,“我行不行啊?”“我能不能幫到他啊?”;或者是沒有覺察到自己對來詢者有——立場先行和預判,又忘記了“澄清與確認”
  • 那如何復位呢?

是需要提升自己的覺察力,隨時覺察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狀態,及時復位。

“自我懷疑的狀態”

“點評他人的狀態”

還是“自在安定的狀態”,

對比這三個狀態,思考,哪個能更好的幫助諮詢師聽見對面來詢者的真實心聲呢?


這份練習,是需要功夫的。

需要日常就要刻意覺察自己的狀態。

做不好這一點,也做不好換位思考。


3、巧用工具,君子善假於物也。

每一個來訪者都有他自己的故事,那如何高效、精準的為他們服務呢?可以巧用工具,善用竅門。

  • 比如,有時候來詢者可能是因為某一感受來找諮詢師,也訴說了一些心聲,可是信息不全面。面對這種情況,分享一個小竅門,就是巧用“信息收集地圖”。
  1. 當來詢者在訴說之前,我們可以先在A4紙上,列好信息收集地圖的框架。
  2. 當來詢者有表達慾望時,在訴說時,我們全然傾聽,邊聽邊記,不打斷他。同時,把信息分類到各個象限。
  3. 和來詢者確認,他有講完,沒有補充的了以後,再補充提問。再記錄。

這樣,信息採集工作就會——

了了分明,一目瞭然。

這種可視化的呈現,既重要,又好用。


生涯規劃師做對這四點,可收穫公益諮詢滿分好評


  • 如何精準地在有限時間內,匹配來詢者訴求?我藉助的竅門是——熟練使用打分技術、具體化技術,了卻第一塊心頭事。

來詢者可能同時心裡有好幾件事,而同一時間處理所有事,效果不會理想。必須細分和拆分,還要落地到開詢者心裡去。

借用打分技術,把壓在自己的心頭事一一打分,從0分到10分,明晰看哪件事分值最高,明確哪件事離著心頭最近。

通常,這樣的打分之後,會看見來詢者狀態明顯且迅速有變化。雖然這時候,諮詢師並沒多說什麼。

是因為,當來詢者有了這樣一個抽離的星空視角時,從自己深陷的困惑感受裡出來,看著這些123,雖然困難還是那些困難,可是他已經不是在困難的迷宮裡了,他站出來,從高處覺察物有本末,區分事有終始,明晰知所先後。

然後,來詢者會從他最想了然知曉的一個角度切入,我們陪他先去呈現(是從他最想先了解的入手,而不是按照我們最想了解的入手)。

比如,有人關心自己的興趣愛好,能適合哪些工作,就先借用霍蘭德量表測評。


當報告出來以後,很多來詢者仔細查看,發現有很多工作適合,範圍廣,也符合他內心之前的一些猜測,這時,你能感受他明顯輕鬆了,心頭事落地,繼而開始愉悅轉入下一階段。


生涯規劃師做對這四點,可收穫公益諮詢滿分好評


比如,來詢者就是想知道自己心中的價值觀排序,可以藉助具體化技術+價值觀列表,幫助來詢者釐清權重。


生涯規劃師做對這四點,可收穫公益諮詢滿分好評


4、如何從9分到10分?

通常經由以上步驟,至少會拿到9分以上反饋,但是,不要止步於9分哦,因為拿到10分是來詢者與諮詢師共同期待的目標。請不留餘力,不餘死角。

那怎麼實現呢?切記,不是給的多,就是好,而是給的準,才是好。精準匹配來詢者需求。

若想拿到10分,還需要一個關鍵元素。

這個元素就是——“確認”,特別是中場與收尾前,都要留出專門時間與來詢者確認,如果是9分,不是10分,是還覺得差點什麼嗎?哪裡想更清晰?確認來詢者心裡還有什麼?還想要什麼?

對本次約定好的目標,去完結來詢者心裡的每一個問號。助力來訪者澄清,一路到10分。

一般在最後,來詢者打出滿分好評後,十分感謝諮詢師,我會對來詢者說不謝,對他說,其實所有的功勞都是你自己的,你要為自己驕傲。

因為是先有了你們選擇對未來相信,我們諮詢師才能有機會去聊這些對談對話。

對諮詢效果滿意的你,

要感謝那個善於選擇美好未來的你。


不知道以上乾貨經驗,會不會對您有所收穫,有所助力,如果那樣,我會很開心~~~

生涯規劃師做對這四點,可收穫公益諮詢滿分好評


----------------------------------------

作者:黃蓉莉香

心理諮詢師 生涯規劃師

世界200強工作多年。

曾任省區經理、面試官。

目前深耕心理學與自動化領域。

分享一句話:“科學與藝術在高山相遇”。

願君明媚明亮,鮮花怒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