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擔當實幹為青春增色---記下沉豐臺區青年幹警王君


2019年7月,剛剛作別學生時代的王君,以見習法官助理身份來到北京二中院開啟了法律職業生涯。

初入職場,她有幸與二中院其他15名年輕同志一起作為群眾方陣的成員,全程參與70週年國慶大閱兵活動。接受檢閱後,她在朋友圈寫下的一段話:“生逢其時,工作首年適逢祖國七十華誕;幸逢其會,入選國慶群眾遊行二十二方陣”。從那時起,她更加堅定了理想,要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用奮鬥書寫屬於自己的無悔青春。

時光如水,轉眼又到一年早春。剛結束返京14天隔離期的王君,在組織的召喚下,作為二中院20名下沉青年黨員中的一員支援基層“戰疫”,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在父母眼中,她或許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但此時此刻卻能肩負責任、值守在社區一線。

穿戴好防護裝備、帶上紅袖箍、拿起測溫槍,她與社區幹部和其他黨員一道用行動保衛、用真情守護下沉社區的一方安寧,用擔當實幹為青春增色。

集思廣益強防疫

作為下沉社區的年輕志願者,王君在進行社區日常防疫任務之餘,一直都在思索如何創新防疫宣傳形式、提高防疫宣傳的效率和效果。

經與防疫工作隊臨時黨支部其他成員的多輪“頭腦風暴”後,大家決定採用“宣傳海報、防疫宣傳單”雙管齊下的方式,將二中院下沉黨員在疫情期間收集的居民亟需的知識,由法官連強執筆形成文字材料,由王君承擔排版和版式設計的工作,由組織委員董利軍負責溝通印刷、搬運事宜……

通力合作下,短短三天時間,防疫宣傳海報和宣傳單就印刷完畢,並分別張貼到樓道、發放到社區居民手中,得到了社區幹部和居民的認可和讚許。

越洋電話解疑慮

記得有一次,王君所在社區裡有一名在美國讀書的男孩要返京,他對北京目前的防疫政策不是很瞭解,於是就打電話給社區志願者瞭解情況。

王君在電話中告知他,依照北京市疫情防控通告,所有京外進京人員必須到指定集中觀察點進行隔離觀察。如果經嚴格評估,屬於可進行居家觀察的情況,社區會聯繫車輛將男孩接回社區。她開導男孩不用擔心,集中觀察點配置了專業醫護和工作人員,定期開展健康監測,對回國人員來說更安全。一個多小時的跨國電話,“大姐姐”式的說明和勸導打消了男孩的一切顧慮。

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的時候,男孩在國內的母親又打來電話,又是一個多小時的說明解答,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耐煩。

王君說,“我也為人兒女,十分清楚父母對身在異鄉我們的惦念和牽掛。”

疫情考驗下,那個父母眼中的孩子已經漸漸成長,衝鋒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與其他逆行英雄們守望相助、並肩戰鬥。戰疫正酣,王君在日記中寫下一句話:“個人的夢想只有和國家民族融在一起,才能煥發出驚人的力量!”

作者:下沉豐臺區花鄉幸福家園工作隊臨時黨支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