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第一次看到《革命之路》這個名字,估計很多人會像我一樣,會誤以為這是一部關於熱血、戰爭、炮火的影片。

然而,這裡沒有炮火,沒有戰爭,唯有一場沒有硝煙的婚姻之戰。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革命之路》這部電影主要圍繞一對年輕夫婦弗蘭克和艾普爾展開。

弗蘭克和艾普爾生活在50年代的美國紐約郊區,兩人結婚後感情不合:沒完沒了的爭吵與複合、生活的瑣碎與零亂、夫婦倆暗自的出軌等問題,最終迫使妻子艾普爾選擇人工墮胎和自殺,最終以悲劇收場。

可以說,《革命之路》給社會大眾打了一針清醒劑。所以有人這樣評論道:“這是一部每個人結婚前,必須看的影片。”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看了很多人對這個電影的評論,有人心疼弗蘭克,因為他在電影裡總是受艾普爾的氣,因為艾普爾總是拒絕與他溝通,壓根就沒有體現出對家庭和丈夫的愛;也有人怪弗蘭克過於自信,居然當著妻子的面坦言自己出軌的事實,刺激了艾普爾,最終導致這場悲劇。

婚姻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如果婚姻出現了問題,雙方都有不可避免的責任。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覺得弗蘭克和艾普爾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都對現實生活極其不滿,企圖努力“尋找自我”,卻節節退敗。

的確,我們需要實現自我價值,追尋自己的事業理想。特別是在婚姻中,你可能要在家庭和事業中,找到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優方式,這是人之常情。只是我們需要明白,婚姻中的“自我”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它不僅是指要找到自我價值,更是指在這段包含“你我”的關係中,要找到彼此存在的價值和位置。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尋找自我的第一次嘗試:試圖復現青年時代的活力,實現青年時代的夢想

“在市裡做那些無聊至極的工作,生活在無趣的郊區。你可能會迫於經濟形勢屈就在這樣的環境裡,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它腐蝕。最重要的是,永遠是,記住你是誰。”——《革命之路》

你是誰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很少有人能答得上來。對於艾普爾和弗蘭克這對年輕夫婦來說,囿於中年危機,婚姻不順,陷入了一種“尋找自我”的困境中。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艾普尓在電影中的形象,她是一位家庭主婦,丈夫工作很繁忙,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做家務,照顧兩個孩子。

從這個角度看,你認為她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是個賢妻良母?是個生活幸福的女人?

在我看來,她很沒有自我。

這很好理解,一個母親為了家庭,選擇將重心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要麼在家帶孩子,要麼處理家務事,最終導致了“沒有自己的事業,甚至沒有了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結果。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而這種結果,只會想讓她越來越懷念過去的夢想,過去那個熱血沸騰的自己。年輕的時候,艾普爾畢業於紐約戲劇名校,她長相出眾,優雅美麗,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個出色的女演員。然而, 在拉扯兒女所帶來的無聊又瑣碎的日常生活現狀中,她試圖重新找回夢想,找到自我。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所以,就有了影片這樣的一個開頭:


艾普爾在出演一場話劇時,因為一位臨時配角上場時過分激動,說出來的對白亂七八糟、錯落百出,從而擾亂了整場演出的步驟,導致這場話劇的所有演員在觀眾面前“出盡洋相”。


這其中包括了艾普爾。


這場失敗的話劇表演對於艾普爾來說,是一場嚴重的打擊。散場後,夫妻兩人從一開始的冷戰,到在馬路邊上進行了激烈的爭吵。弗蘭克沒有用心好好安慰艾普爾,還甚至將拳頭揮向了她。妻子則大罵:“別仗著把我安全地困在這個小陷阱裡面!”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一直以來,艾普爾想重新找回自己的夢想,實現自我的價值,卻因為生活種種不盡人心,這是艾普爾尋找自我的第一次失敗。

想要復現青年時代的活力,實現青年時代的夢想的不僅是艾普爾一個人,她的丈夫弗蘭克也是如此。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再來看看弗蘭克,他曾是一名滿懷雄心壯志的二戰退伍士兵,同樣名校畢業,本想著在戰後會有所作為,卻誤打誤撞地進了一家父親曾經效力過的公司,“淪落”成一個“行屍走肉”般的辦公室文員。

在這個辦公室裡,到處是令人眩暈的燈光、冰冷的玻璃隔板、噼啪作響的打字機、翻弄文件的聲音等等,這些枯燥乏味的東西,像是腦子裡的“惡性腫瘤”,不斷地折磨著弗蘭克。

這份工作,同樣讓弗蘭克“失去了自我”。所以,弗蘭克一直極其厭惡這份工作。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將這個“腫瘤”切除掉,想要換一份自己真正喜歡的、能發揮自己價值的工作。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但是,現實不允許他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迫於房貸、車貸、養家餬口的家庭壓力,夢想只是空談,步入中年的弗蘭克唯有向生活妥協,

這是弗蘭克試圖尋找自我的第一次失敗。

弗蘭克與艾普爾曾是滿懷理想的有志青年,可是步入婚姻生活之後,丈夫沉淪於無味的上班日程,妻子掙扎在枯燥的主婦桎梏中,喪失了生活的激情,找不回年輕的夢想,怎麼辦呢?


尋找自我的第二次嘗試:計劃搬到巴黎,逃離庸常的現實

在馬路邊大吵一頓之後,冷靜下來的艾普爾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成為演員的夢想,全家移居巴黎,開始新的生活。巴黎是弗蘭克在戰時曾經流連忘返的自由之都、藝術之都,艾普爾覺得巴黎是能夠改變一切的地方。

但是這個大膽的想法, 一開始遭到了弗蘭克的質疑——“怎麼生活呢”?

艾普爾說自己可以挑起生活的重擔,而弗蘭克可以去巴黎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她還一直強調,不一定要做畫家或作家,甚至不必“不同尋常”,但他應該有機會搞清楚他究竟想要做什麼,找到他的“本質”。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當然,艾普爾規劃的美好藍圖使弗蘭克勉強同意了她的計劃,但美妙的幻想未能持續。

正當弗蘭克準備放棄這份枯燥乏味的工作時,一次猶如神助的廣告文案創作使他找到了工作的意義,他不僅獲得上司和顧客的賞識,還因此獲得了一份高薪的跳槽機會。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艾普爾又再次懷孕了。但是懷孕會影響他們的”逃離“計劃,所以她偷偷買好了人工流產的工具,想要打掉孩子。的確,對於現在的艾普爾來說,搬去巴黎才是逃離庸常生活的道路。

由於突如其來的新工作,這次升職加薪的機會對弗蘭克來說不僅能減輕家庭的負擔,更是成為他“自我實現”的重要部分。最後為了賺錢,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弗蘭克決定放棄原來去巴黎的計劃。

弗蘭克和艾普爾,自認為是與眾不同的“熱愛生活的英雄”,興奮地規劃著逃離的行程,卻都想要實現自我:一個想要去藝術之都巴黎,一個想要升職加薪,最終導致婚姻出現無法修補的裂縫。

於是,他們試圖尋找自我的第二次嘗試又失敗了。

在婚姻中試圖“找到自我”,他們為何屢屢挫敗?


在焦慮的時代,婚姻中的我們容易迷失自我,也難免會產生“努力找到自我”的迫切感。

實際上,每一個人在尋找自我中,可能都夾雜了許多私利和私心。你越是想要尋找自我,越容易變得“自我”,變得“自私”。而這種自私性的“自我”放到了婚姻中,就容易產生各種問題:對婚姻不滿、容易發生爭吵、無法好好溝通等等。

在弗蘭克和艾普爾的婚姻中,這些問題在我們面前表露無疑。而電影中有一個有意思的角色,也為我們道明瞭他們“尋找自我”的失敗原因,他就是約翰·吉文斯。

約翰是弗蘭克和艾普爾進入革命山莊的房屋中介人的兒子,他曾經是一位數學教授,卻因為精神出了問題,而被送入了精神病院。

為了讓約翰精神狀態好一點,約翰的母親希望他能多別人聊聊天。所以,她兩次將約翰帶到了弗蘭克和艾普爾家。


第一次見面,正是弗蘭克和艾普爾計劃著去巴黎的時候。約翰對他們的敢於逃離虛無生活的勇氣,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拍手叫好。他還稱讚夫婦二人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女人”。

第二次見面,又恰好是他們放棄巴黎計劃的時候。一聽說他們因為艾普爾懷孕,放棄原來的計劃,約翰便開始發起瘋來,還大聲指責起他們來:難道歐洲女人就不用生育?他甚至懷疑弗蘭克是故意讓艾普爾懷孕的,這樣他就有足夠的理由繼續留在紐約了。

瘋癲無法言說自身,但瘋癲之語或許能道出真理。在這段婚姻關係中,艾普爾和弗蘭克都是自私的,都為自己而活。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正如艾普爾曾對弗蘭克說的一句話:“你只是讓我陷入生活的圈套,讓我感受你所讓我感受的”,這一點是否又能佐證了約翰所說的:每個人都希望對方能夠為了自己而活。


正是約翰的詰責和嘲諷,揭露了他們的自我與自私,從而導致他們在婚姻生活和實現自我中都屢屢失敗。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影片的結局似乎又將這份“自我”抹上了灰色調,艾普爾趁弗蘭克上班之際,她決定進行了殘忍的人工流產術。她站在落地窗前,窗外的陽光落在她的臉上,此刻的鮮血染紅了她白色睡裙。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婚姻和家庭,不該是放棄找到自我,實現自我的藉口。無可否認,弗蘭克和艾普爾都不想渾渾噩噩度過餘生,想要找到自我的價值,這是人之常情。

只是,在這個找尋找自我的過程中,艾普爾和弗蘭克都只考慮到自己,把實現自己夢想的私心帶入了婚姻中,最終撕破了原本幸福的生活。

我覺得,人需要實現自我本沒有錯,只是在婚姻中,這種“自我“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它不僅是指要找到自我價值,更是指要在這段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


《革命之路》:婚姻中的“自我”,是找到彼此存在的位置和價值

因為,婚姻是兩個人的,是由“你”和“我”共同構建的一段新關係。

所以,婚姻裡的“自我”,不是指你自身,也不是指別人,也是屬於兩個人的,是指“你”和“我”存在的關係。在這個關係裡,需要我們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和價值,以及自我之間的摩擦與配合。

我們都應該在婚姻中,相互學習,相互配合,千萬別讓心頭那隻“自私”的猛獸,衝出來逼迫你們互相傷害,走向婚姻的終點。


結語

“吞噬人們心靈的,從來不是茶米油鹽,而是內心的大道,不夠寬闊。”

看完這部電影,我突然對《革命之路》這部電影的名字有新的領悟,“革命之路”不僅僅是主人公居住的社區道路的名字,還有種暗示“修行之路”的意義:婚姻就一場自我的修行之路。

悲哀的是,艾普爾住在這條路的盡頭,也預示著她在追尋自我中的失敗。所以,在經歷了爭吵、出軌等一系列挫敗之後,她最終選擇在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每個人的修行在於:把內心的大道走寬,把婚姻的長路走穩,找到自我的位置和價值,幸福便會與你相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