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讀完了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書

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陽光燦爛的午後。小32開,兩百多頁,這樣的開本和重量,適合一隻手拿著而不覺得累,靠著椅背,很是舒服。

這是一本關於書評的集子,作者魏小河,他的文字是我十分喜歡的那種。

魏小河的公眾號叫“不止讀書”,很是有名,是我認為目前專注於書評做得最好的一個公眾號,沒有之一。現在去搜這個公眾號,會發現已經關閉,因為某些原因。所幸,他並未因此終結,新的公眾號“魏小河流域”,繼續著原先的優雅。

這是一本讀完了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書

優雅,說的是文字。魏小河的書評,看上去又不太像是書評,卻讓人讀得舒服。

起先我也覺得奇怪,如此並不十分嚴謹的評論,為什麼會吸引到我?幾經琢磨,發現小河是用散文的寫法來講述一本書,語句貼近生活,也不像許多公眾號或平臺文一樣滿是框架套路。抑或是把套路隱藏得極深,但至少讓人覺得隨性而不端著,字句由感而起,由心而生。

這本《冒犯經典》是魏小河的第三本書評集,之前的兩本《獨立日:用一間書房抵抗全世界》和《讀在大好時光》,也都是一樣的裝幀,也都一樣喜歡。

要說到不足,倒是這最近一本的封面設計是有些雷人,讓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角度來呈現。相比之下,我最為喜歡的還是《讀在大好時光》的封面,白底藍字,乾淨而純粹,正如書中的內容一般。

這是一本讀完了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書

這本《冒犯經典》分為四個章節:邂逅散文、墜入小說、追問世界、冒犯經典,分別代表了四類文學的評論。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本獨立的書評,彼此間毫無關聯,所以你可以隨時拿起,隨時放下,而不用擔心銜接不上。

書名雖是《冒犯經典》,但只在第四個章節才講述的是經典著作。這也正是魏小河讀書的特點。看過他的公眾號的會發現,魏小河推薦的書大多比較小眾,許多書在這之前是聽也沒聽說過。而那些名列於各種榜單之上的書,反倒是較少提及。或許是因為太有名的書,讀的人多了,說的人多了,宛如反覆咀嚼的口香糖一般,少了味道。

這是一本讀完了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書

書評不囿於形式。特別有意思的一篇書評,是在“墜入小說”一章中。題目名為“一個愛哭的男人”,講的是埃特加·凱雷特的《美好的七年》,小河設置了一場與作者火車上對話的場景,兩人圍繞著小說、圍繞著作者,聊了一火車。動情之處,潸然淚下。

“他不說話的時候看起來很嚴肅,說起話來則滔滔不絕,有時候他說得太大聲,旁邊的乘客會朝我們投來責備的目光,有時候他又在抽泣,是的,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當著我的面哭起來,這真叫人不知道怎麼辦,不過他說的故事,確實很適合哭,我也哭了,我在遞給他餐巾紙的時候低下頭把眼淚擦掉,希望沒有人看見。”

這是一本讀完了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書

如果你在豆瓣上搜這本書,會發現評論區喜惡參半。我覺得,讀這樣的書,不能有太強的功利心。這裡的功利心,指的是非要悟到或者得到些什麼。

這從來都不是一本讓人習得什麼的書,但正是這樣的一本書,才會讓你去細細地品。品,說的是享受讀書時的那個當下,寧靜地在文字中徜徉的當下,那些細膩的文字甚至會讓你不由得小聲低吟,而心生愉悅。

這是一本讀完了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的書

正如魏小河在說道伊塔洛·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時,這樣描述道:

“一本書看完了卻好像沒有看過,這樣的經驗大家常常都有,遺忘也是記憶的一部分,這沒有辦法。可是一本書你剛剛看完,就忘得一乾二淨,又該怎麼說呢?”

這就是一本你讀完了就忘得一乾二淨的書,但卻值得你去體驗。如若非要說收穫,我想,應是品讀時的心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