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之人,為何過得還不錯?”教育專家:報應,其實來得很殘忍

【1】

今天,有位姐妹問我:

“晴朗,你說為什麼那些出軌的人,往往過得還不錯?”

她是經歷了離婚的女人,離婚理由就是前夫出軌。之後,她帶著孩子成了單親媽媽,而據說前夫最近升職加薪、又找了一個女朋友,一副人生贏家的樣子。

我回答她:“你糾結那個幹嘛?前夫加薪還不好麼,得讓他多給你孩子付點撫養費啊。”

姐妹搖搖頭說:“我就是心裡不甘,憑什麼啊?一個背叛婚姻的人,居然還能過得這樣好?不是說天道好輪迴麼。”

的確,這也是很多被出軌的人心中的困惑——為什麼我這麼痛苦,而對方卻過得那麼好?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這個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

是啊,看著出軌的人,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高薪和新的愛情,作為被傷害的人,心理固然不爽。可是,又能怎麼樣呢?後悔不該離婚嗎?

其實,帶著孩子離開這個不忠的人,才是逃脫出軌殘酷報應的唯一出路啊。

“出軌之人,為何過得還不錯?”教育專家:報應,其實來得很殘忍

【2】

有這麼一個男人,長得很帥,但是很花心,每次都與那些潑辣開放的女孩墜入愛河,而每次的戀愛都以互撕互打、兩敗俱傷為結局,乃至於結婚也同樣延續了這樣的模式。

如今,他快40歲了,仍然孑然一身。他的母親跟我長吁短嘆,說自己的兒子一生爛桃花、感情不順,讓她做奶奶的夢想都實現不了,太教人煩惱。

面對這位老婦人,我怎能將真相說出口:這,就是他原生家庭的問題,是你們老夫婦倆作的孽啊。

原來,這個男人的爸爸就是一個花心劈腿之人。老頭年輕的時候,比起兒子的風流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老婦人則是聖母附體,忍功一流。面對老公的花心,始終開啟“大房模式”。

這樣的原生家庭,給他們唯一的兒子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他喜歡追逐那些潑辣開放的女孩,正是他父親小三們的統一特徵;而他需要的妻子,卻是一位像自己母親這樣不爭不搶、放任自流的“賢妻”。

他那出軌的父親、隱忍的母親,沒有教給這個男人如何持續一份相互信任的感情。當他還是一個小男孩時,他從這個原生家庭中看到的,就只是男性對權力的濫用、以及女人對自我的物化與貶低。

他沒有學到尊重與忠誠,成為了一個“愛無能”者。這樣的缺失,毀了他一生的幸福。

“出軌之人,為何過得還不錯?”教育專家:報應,其實來得很殘忍

【3】

出軌,不是一定都會有大家想要看到的那種大快人心的報應,比如,失去了一份最好的感情、被小三騙了、事業窮困潦倒……這些現實意義上的“報應”,或許真的不會發生在出軌者的身上。

但,出軌的人一定會受到懲罰。只是有一些懲罰,來得很曲折、很殘酷——報應在了孩子身上。

成龍是一個在婚姻中出軌犯錯的男人,而且對此他只是認為自己“犯了一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沒什麼大不了的。

同樣覺得沒啥大不了的,還有他的妻子,林鳳嬌。

人到老年的成龍,近些年時不時對林鳳嬌真情告白,於是就有人說:“你看,還是這個女人有智慧。忍了一世,婚姻是她的、錢是她的、人也還都是她的。”

林鳳嬌的一生,就是一個完美聖母的一生,她忍受成龍一次次的背叛,忍受丈夫的情人和私生女堂而皇之在媒體上廣為流傳,甚至,成龍在一次採訪中表揚林鳳嬌堅守這份“為了孩子而存在的婚姻”。

然而事事真的那麼完美嗎?看看他們的寶貝兒子,房祖名,又是怎樣的下場?

“虎父犬子”,幾乎是一種男人成功不忠、女人隱忍大度的必定結局。

爸爸給孩子做出了壞的榜樣,而媽媽的無底線退讓,更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是可以的。

於是,在媽媽的世界,他是天下第一;在外面的世界,他又什麼都不是。所以孩子退縮到媽媽的懷抱,越變越無能,一生問題不斷,唯有這樣,他才能替聖母媽媽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你說,這算不算是出軌的報應呢?

“出軌之人,為何過得還不錯?”教育專家:報應,其實來得很殘忍

【4】

有一個女孩曾對我說:

6歲的時候,我的父母就離婚了。姥姥告訴我,爸爸在外面有別的女人,所以媽媽和他離婚了。從那個時候,我覺得成人的世界好複雜、好可怕。

我對爸爸充滿了矛盾的感覺,他當然做得不對,我為此恨他,但是又忍不住想要他回家,想得到一份完整的愛,大概就是又愛又恨吧。我覺得出軌的男人對家庭、對孩子是不負責任的,他不該讓幼小的孩子承受這麼多。

我原本可以快樂無憂地長大。

“我原本可以快樂無憂地長大。”這是每一個童年沒有被善待的孩子,內心最不可挽回的痛。

所以,不要以為出軌不會受到報應,就可以肆無忌憚。出軌的父母,剝奪了孩子童年的幸福。

婚姻首要是忠誠,孩子是夫妻間最重要的羈絆。雖然,一夫一妻的婚姻中,人難免都有分心的時候,但一想到孩子、一想到責任,成熟的人都能把這點苗頭扼殺在搖籃裡。

而一旦遇到了伴侶出軌,你最好還是帶著孩子遠離。不要再計較他有沒有報應,他的報應是他的事,而你最需要做的,是帶著孩子,遠離傷害,遠離報應。【晴朗老師專欄《婚姻必修課:這樣離婚,不傷孩子》持續更新中,讓您擁有更通透的婚姻,把握婚姻危機下的親子教育,請關注專欄更多內容】#心晴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