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01、兒童教育中有一個有意思的敏感期叫“空間敏感期”

現代家長越來越崇尚科學育兒,所以常常會在網絡上或者書上看到一個關於兒童教育的詞,叫“敏感期”,這個詞最早是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在研究動物生長的時候提出來的,後來著名的意大利女教育家蒙臺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相處中,發現兒童的成長中也有同樣的現象,因而繼續加以使用。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孩子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驗的過程。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而敏感期又分為很多階段,其中空間,時間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趣的一個階段,而在此期間的敏感期中,更有許多需要家長注意的關鍵,本篇文章將帶大家揭示在此敏感期內的兒童的種種表現,以及幫助兒童順利度過的方法。

首先我們要理解空間敏感期的含義,所有的孩子出生時從子宮摔落到一個大空間,首先要體驗的就是空間。孩子需要在自己用親身去嘗試世界外物的過程中,逐漸明白自我與外界的分離狀態,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更好地將自身與世界相融合。

這是一次孩子自我創造,突破極限的過程,家長更應給予重視。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兒童對空間的探索,便是從爬,抓,移動物體開始的。

當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時候,便基本學會了爬行,家長在發現孩子成長信息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煩惱:隨著兒童行動能力的提高,危險係數也隨之增加。

看著孩子爬來爬去的時候,多少家長在擔心孩子安全的同時限制了孩子的活動!

要知道,孩子對世界空間的探索,便是從此刻開始的。

父母在此時更應該在兼顧周圍環境安全的同時鼓勵兒童的爬行探索。因為在孩子的爬行探索中,慢慢將會理解對於空間的概念。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02、家長要特別注意關於空間的差異性。

一案例中,孩子在爬行中遇到了石階和地面的差距問題,孩子重重摔下去的同時卻沒有哭,而是愣愣地坐在地上,家長在檢查了孩子沒有受傷之後,發現孩子再次爬上臺階,卻在邊緣處停了下來。這已經說明,孩子在嘗試中已經分辨了空間的差異問題。

同樣,孩子對空間差異的接受範圍,也是孩子心理承受的發展過程。孩子對空間的把握,決定著兒童日後對這個世界的探索能力,順利度過該階段也是為日後兒童心理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接下來有幾點在孩子空間敏感期中的顯著特徵,所謂“顯著特徵”,也就是在此階段孩子喜歡做什麼,這就變得十分重要。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這些行為的出現即代表著孩子空間敏感期的不斷出現升級,家長應當給予重視和關注,幫助兒童順利度過。

1、扔東西。

我們可以設想兒童一開始以為自己與世界集為一體,而扔東西這一行為的出現,則就是明白了自己和他物是分離的狀態,物與物之間也是分離的狀態。孩子這一行為的出現,是在爬行之後對空間新的瞭解。

2、兒童對“洞”的好奇。

在某一階段,兒童也許總會待在洞的旁邊,這裡的“洞”,可能是瓶子上面喝水的小洞,也有可能是下水井蓋上的洞洞,輪胎中間的大洞,或者是某一個小物件上的洞眼。孩子總是熱衷於往洞裡面塞東西,此時孩子在把東西塞進洞裡又拿出來,或者自己鑽進洞裡又從另一頭出來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周圍空間的認識。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3、壘高。

這一行為是兒童發現空間的基本形式,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點,它是典型的感知空間發展的能力,也是孩子對於空間感受的過程。把物品壘高,然後推到,再重新壘起來,幫助孩子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積木是每個人在孩童階段必不可少的玩具,它的作用便在於此。

4、兒童對狹小空間的好奇。

比如家中的衣櫃,桌底,孩子身處於當中,親身感受著空間的範圍。

5、在高低面的不停轉換。

孩子開始喜歡爬往高處,又從高處往下跳躍。這就是孩子對空間的把握程度,這同樣也是孩子心理承受的一個發展過程。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許多家長存在這樣的困惑:孩子那麼小,無法分辨空間帶來的危險,從而並不放心由孩子自我探索。

其實早有這樣一個實驗證明了這一顧慮,便是著名的“視崖實驗”

兒童在玻璃板上爬行,但凡看到玻璃板下面有一個在視覺上表現出低窪的地方,就會自己停下來不再爬行。這一實驗便說明了孩子對環境的把握是有天然的自衛意識。

家長只需要帶領孩子在相對安全的範圍內行動,並且在幾米的範圍內觀察孩子即可,完全不需要寸步不離地帶領孩子行動,那樣反而會限制孩子自我探索,不利於兒童的發展。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03、如何在空間敏感期內,有效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家長在此時的作用更在於幫助兒童建立對環境良好的安全感,以下三點是給予家長的建議

1、排除危險因素。

這裡的“危險因素”指的是一些高危險的因素存在,如墜樓之類的,在排除這一類的危險之後,家長就可以在幾米的範圍中看護孩子。

在孩子遇到低危險的情況,例如上文臺階與地面的問題上,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我解決,這樣既支持了孩子對於空間的探索,也從一定程度上 培養了孩子自立的品質。

這裡還要補充一點,就是家長在此時不應該對孩子過分誇張描述外界的危險程度,因為過分的誇大不僅不會提高孩子的謹慎心理,反而容易使兒童產生對於外界的恐懼感,不利於孩子成長。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2、根據特點創造場景。

即是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近階段的發展特點適當創造場景。比如在家中躲貓貓,飯桌,衣櫃,這樣的藏身之處都可以增加孩子對於空間的認識,搭積木,鑽紙箱,這些有益的遊戲都可以提高孩子對於空間的認識度。

3、多使用空間詞。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多使用空間感的詞語。比如:“向下”“前進”“左邊”這樣的詞語反覆使用,讓孩子在生活中更好的感受自己周邊的空間存在。,瞭解物體間的空間關係,提高空間認識水平。

眾敏感期中有一個叫“空間敏感期”,有意思且很重要,家長別忽視

總之空間敏感期對於兒童成長是十分重要的階段,絕對不忽視的。而作為家長,只需要給予孩子愛與自由,按照正確的方法帶領和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就會是對孩子自我創造,突破極限的巨大成就,孩子的心智水平也會順利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