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一個好友小趙,她是個急性子媽媽,可命運也奇怪,她嫁個老公是慢性子,生個兒子更是個慢性子。

她兒子小強不單是性子慢,而且做事特別愛磨蹭,用她的話說就是孩子有“磨蹭病”,因此小趙作為全職媽媽,生活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經常被娃急得哭!

面對如此孩子,怎麼辦?

如果只是叫“快點”有用,如果吼叫有用,那小趙也不會哭了。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事實上,世界上有磨蹭習慣的孩子,大概佔了一半還多,只是表現的嚴重程度不一而已。但像小趙這樣被急得哭的母親,大概還是不太多的。

我們只有找到正確方法,來對付孩子的磨蹭,才會有效果。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要磨蹭?其實磨蹭的性質分為好幾種,我們一定要加以區分,這樣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01.小孩對做的事沒興趣

孩子對一件事的感興趣程度,決定了他的態度。

比如你讓孩子寫他非常頭疼的作業,他本身就沒有一點兒興趣,找不到使勁的理由,他不磨蹭才是怪事。但某個小朋友來找他玩,或去玩他非常感興趣的遊戲,他多半跑得比大人還快了,滿腿都是勁兒。

對這種磨蹭,父母得想辦法給孩子動力,讓他們能夠認識到所做的事情是有趣,有意義的。只要他們心中的觀念轉變過來,那麼才會改掉磨蹭的習慣。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寫作業,父母可以用獎勵引導等等,這個獎勵,並不一定是要給他物質上的,也可以承諾陪孩子玩他喜歡的遊戲等等。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02.做事情沒有條理性

有的孩子磨蹭,並非是主動的,而是自己做事沒有條理性造成了。

還是拿寫作業來做例子,孩子放學後,有的要吃點東西,然後又要上廁所,再之後又突然要想起乾點別的啥,到寫作業時,先寫哪一科?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沒有個安排,這樣就會混亂,一混亂就必然磨蹭。

因此我們要培養孩子從小養成做事的條理性,大人可以幫著梳理,讓他們養成習慣,這是對終生有益的。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03.計劃不明確

我們都希望孩子做事情又快又好,可是這個“好”是一個形容詞,做好和做完是兩個概念。孩子畢竟是孩子,做完一件事容易,但一開始,就要求他們要把事情做到達到大人的期望,那是比較困難的。

因此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設定不要過高,或者說開始不要以完美的完成度來要求孩子,計劃一定要比較清楚。有的孩子做一件事,反覆做了好多次,家長還不滿意,結果孩子也皮了,家長便認為他們在磨蹭。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04.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強

小孩才出生時,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但是時間觀念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我們必須要儘早給孩子培養起時間觀念來。

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如果腦子裡有時間觀念了,知道什麼時候該做完什麼事情,他就會以時間為劃分,去完成階段時間內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會總想著去磨蹭時間。因為他們明白,磨蹭時間,是賴不過去的,那件事擺在那裡,還是得自己去完成,早點完成,就可以早點去做自己更喜歡的事。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面對習慣磨蹭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一定不要以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如上面所說小趙的例子,她被孩子急得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她對孩子要求太高了,孩子做作業慢,錯誤多,她在邊上講了老半天孩子沒有明白,就給急得哭了。可是她沒有明白,孩子的大腦發育並沒有完全成熟,學到的知識面較少,有些在大人看來很簡單的題,孩子就是想不明白。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存在的,這時候,大人不能急,更不能罵孩子,只能耐心的引導他們。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其次,時間觀念一定要幫助孩子養成。

有的家長就說,我家孩子,做啥事兒都沒有時間觀念,他就是愛磨蹭,拿他沒有辦法。可事實上,說這種話的家長,也可以回頭審視下自己,是不是自己也也會有某些時間觀念不強的情況出現?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小孩是有樣學樣。父母如果是一個很自律,時間觀念表現很強的人,在孩子面前,處處表現出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的狀態,那麼孩子並不用你怎麼強調,他都會慢慢養成時間觀念。

當然,在做事的細節上,我們可以教孩子養成條理性,學習統籌方法等,以便提高做事情的效率。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最後,引導教育大於吼叫教育。

許多家長,對付孩子磨蹭就是吼叫,甚至體罰,這其實是最沒有用處的,甚至還會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

有的時候,我們不妨換位想想,孩子其實並不是不想把事情做好,只是他們還小,是無法一下就做到讓大人滿意。你越吼越催,他越是牴觸,最終導致孩子完全和大人對著幹。


毀掉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孩子的磨蹭,而是父母的“快快快!”


在這種時候,我們不妨轉移事件,一件事做皮了,就不讓他做了,帶他去做做他喜歡的事,或者出去玩玩,都是可以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給孩子幾個選擇,讓他們選擇先做自己喜歡的事,先玩也是可以的,而且要陪他們玩開心。

一定不要讓孩子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否則會得不償失。磨蹭是不好的習慣,但只要方法得當,是可以改正的。

對磨蹭的孩子,家長們還有什麼法子呢?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