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國村宅散小亂,上海“盒馬村”迎首批農民集中居住,百億營收項目落地

五一前夕,浦東新區航頭鎮長達村首批集中居住工作,按照時間節點如期向村民辦理了交房手續,55戶村民家庭告別原來的農家小院,搬入設施齊全的城鎮社區。

圖片

農民集中居住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旨在解決中國農村村宅散、小、亂等突出問題,提升土地集約利用,激活鄉村資源價值。一直以來,航頭鎮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民改善居住需求的期盼,充分銜接落實市、區級政策,不斷探索村民普遍認可、接受程度高的農民集中居住實施方案。

長達村作為2019年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計劃之一,前期經過意見徵詢、實地評估、簽約抽籤等程序後,最終簽約89戶,“上樓”項目得以落地。此次集中居住將給村民生活上帶來不小的改變。“不僅是住房條件得到改善,而且社區的基礎生活配套齊備便捷。”長達村8組村民汪龍飛談到將來新居的條件,很是滿意。

圖片

他說,他原本居住村宅只有5戶人家,地處長達村最西端,加上兩區交界等因素,散落的居住方式也使醫療、購物等基本的生活配套難以保障到位,“平時家中老母親要配藥,都要我們專程開車過去,還有換煤氣罐這類事情,都成了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小麻煩。”

在交房辦理現場,前來辦理的村民們臉上掛滿喜悅。記者跟著汪龍飛,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裡就辦理完了所有交房手續。辦理完手續的汪龍飛迫不及待地來到聚航苑三期新房實地查看,用他自己的話說有點小激動。“簽約抽籤後,我和家人就來聚航苑小區兜了一圈,無論每幢樓間距還是小區綠化環境,真的很不錯。現在,鑰匙拿到手了,準備早點裝修早點搬進去。”

圖片

不到半年就拿到新房,這份幸福質感對於汪龍飛來說的確來得實實在在。他不停地打量著屬於自己的新房,經過實地查看,汪龍飛感覺新房建設質量和居住環境真的挺不錯。

圖片

長達村位於浦東新區航頭鎮西南部,與閔行區浦江鎮毗鄰,村域面積5.0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08畝,由35個自然村宅組成。本次農民集中涉及宅基地面積57.6畝,戶數89戶。

集中居住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的同時,對於鄉村振興建設大局來說,也是一本收益良好的“土地賬”。長達村黨總支部書記瞿捍東說:“這次集中居住的村民原本散落各處,每戶佔地3-4分左右,集中居住將為今後農業連片種植開發提供土地資源。”

節約集約使用土地,農民適度集中居住有著諸多裨益,既改善農民生活條件,“上樓”享受現代生活方式,又挖潛盤活存量土地,促進農村土地開發利用,助力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就在農民集中“上樓”前,盒馬產業基地在航頭鎮正式動工。該基地集全自動立庫、自動存儲輸送、分揀加工為一體的加工配送中心,投產使用後,年營收將超100億元,一時間,航頭鎮被稱作是未來上海的“盒馬村”。從2016年1月,盒馬首店在上海金橋國際商業廣場開出至今,盒馬已經跑入了全國23個城市,今年 3月份門店數量已超過220家,成為上海市“在線新經濟”的代表企業之一。

圖片

落戶在浦東航頭鎮的產業基地,也是盒馬在上海的“新基石”。今後,大量的浦東特色農產品,將通過盒馬的線上線下進入“盒區房”。以上海人熟知的浦東南匯8424西瓜為例,2019年的整體銷售量,盒馬佔比50%以上,成為南匯8424最大的銷售渠道,並賣到了外省市。目前,盒馬已經與浦東新區農業農村委、航頭鎮就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盒馬村”建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三方合作深化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共同打造盒馬村、數字農業示範基地和訂單農業生產基地,帶動集體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隨著農民集中居住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將被帶入千家萬戶,並插上新零售的翅膀飛向全國各地。

欄目主編:王志彥

文字編輯:王志彥

圖片來源:航頭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