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就有“初乳”流出,不浪費嗎?關於孕期溢奶不得不知的小知識

文|福林媽咪

懷孕後,準媽媽們迎來“二次發育”,讓飛機場女孩兒看到了曙光。

可是慢慢地就發現了,每天挺著大肚子墜的腰痠不說,胸往下墜的背部也疼,而且顏色深的不忍直視……

其實,這一切都是孕期準媽媽受到激素變化的影響才導致的,讓人又愛又恨。

就在前幾天,有粉絲跟我私信,說自己是個準媽媽,但是昨天她乳頭上分泌出了一些淡黃色的分泌物,不知道是什麼,能不能擠。

孕期就有“初乳”流出,不浪費嗎?關於孕期溢奶不得不知的小知識

我說應該是最早的“初乳”,她又問:“初乳不是孩子出生後分泌的嗎?現在就出來了不就浪費了?那寶寶出生後還有初乳吃嗎?還有人說孕期就流出來奶水,產後奶水會多,下奶也早,是真的嗎?”

她的問題還是挺可愛,不過也確實是大家的一個知識盲點,咱們今天就來說一說。

初乳是什麼?好在哪兒?

關於初乳的解釋,百度百科上是這樣的:初乳是指產後2-3天內所分泌的乳汁的統稱。

可能不少寶媽不知道,產後2-3天乳汁被稱為初乳,4-10天的則稱為過渡乳,11天-9個月的則是成熟乳,10個月以後的被稱為晚乳。

媽媽的乳汁是在變化的,這種變化和新生兒的身體發育需求保持一致。

應該很多準媽媽或者寶媽都聽過“初乳貴如黃金”的說法,到底好在哪兒呢?

●含有大量的抗體和蛋白質

初乳的顏色要比普通母乳的顏色黃一些而且更濃稠一些,這是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還有最重要的抗體,保護新生寶寶免受細菌的侵害,在往後的一段時間內減少寶寶生病的幾率。

孕期就有“初乳”流出,不浪費嗎?關於孕期溢奶不得不知的小知識

初乳中的“乳鐵蛋白”佔總蛋白質含量的20%,這個傢伙可是主力防禦蛋白,可以抑制有害細菌的增長,不光保護寶寶的腸道,還對呼吸道健康有幫助,幫助“初來乍到”的寶寶建立自己的“防護盾”。

之後奶水的營養結構會慢慢改變,蛋白質和無機物質的含量逐漸減少,乳糖含量逐日增加,酪蛋白比例也在上升,經過6-15天的時間就變成了正常的乳汁。

●最適合寶寶的口糧

剛出生的寶寶胃很小,所以食量不大,而且腸胃功能不是很好,而初乳量不多,且每一滴都是濃縮的營養還利於新生寶寶消化吸收。

有這兩點,初乳的地位直線上升,所以,那位準媽媽很關心也無可厚非。

那麼孕期乳頭分泌出來的淡黃色分泌物其實正是最早的“初乳”,但這只是一種信號,告訴你你的乳房正再為寶寶搭建“糧倉”,為了在寶寶出生後,媽媽能夠及時哺乳而做準備。

孕期就有“初乳”流出,不浪費嗎?關於孕期溢奶不得不知的小知識

孕期溢奶了,寶寶還能吃到初乳嗎?

孕期溢奶是因為雌孕激素作用的影響分泌出一些乳汁,但這並不會影響產後奶水的質量,所以不用擔心。

孕期溢奶說明產後奶水充足?

答案是不一定,有人說孕期就開始溢奶了,產後奶水一定充足。其實這是不一定的,通常孕期溢奶可以說明準媽媽的乳管是通暢的,而且孕期溢奶的時間有早也有晚,每個準媽媽的自身條件是不一樣的,但並不能說明奶水充足。

產後奶水分泌多少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氣血足不足,水分補充的是否充足,有沒有好好呵護乳房,這些都會影響產奶量,所以,孕期溢奶並不能說明產後奶水一定充足。

關於孕期溢奶,準媽媽有幾個地方要注意。

①不要試圖用手擠

孕期一定要注意不要去刺激乳頭,尤其是孕早期孕晚期,這樣會引起宮縮,可能會誘發流產或早產。

孕期就有“初乳”流出,不浪費嗎?關於孕期溢奶不得不知的小知識

②注意清潔

如果發現已經在乳頭上結痂,不要用手直接去摳,可以塗抹一些軟膏,等痂軟化後用溼毛巾擦拭即可清除。

注意勤換內衣,孕期出汗量大,尤其是增大的胸部下方會異常悶熱,出汗量就大,所以要勤換內衣,保持清潔。

③使用防溢乳墊

有的準媽媽可以溢奶的量稍多一點,為了避免尷尬,可以使用防溢乳墊,但是一定記得溼了之後及時更換,不能長時間使用。

以上就是關於孕期溢奶和初乳的科普了,有沒有幫助準媽媽們解決掉疑惑呢?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評論區留言,福林媽看到會解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