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花蕾期可以修剪新葉嗎?

廣西農業農村廳


茶樹花蕾期可以修剪新葉嗎?

筆者家鄉作為石阡苔茶發源地,有上萬畝茶園,這裡談談自己的看法,茶樹修剪大多是採茶後才修剪,不管是不是花期,新葉剪掉就太可惜了,茶葉本身就是採摘新葉,尤其以明前茶為最,雨前茶次之,每年的採茶期可以從4月一直持續到10月,海拔低的3月下旬就可以開始採摘。

在我們這,家家戶戶都有古茶樹,大多是零散分佈在各家的地塊土埂上,幾乎不怎麼修剪,但是茶園則不同,規模化、效益化後,需要進行合理的修剪,才能促使茶葉產新及保持樹勢,這裡說說茶葉的修剪管理。

春剪

茶葉定型修剪,一般選在在每年的2-3月,根據當年氣溫而定,寒冷天氣適當推遲修剪時間,多在3月進行,幼茶樹通過一年的生長,生長高度大多在25-30公分,在萌芽前,也就是清明前一個月左右,進行定型修剪。老茶樹,春剪時間也是在2月底3月初,剪掉冬季萌發的新芽,這類芽質量不高,葉薄味苦,適當剪掉萌發的新芽,使茶樹保持弧狀或平行狀,根據茶行寬度而定,春剪為輕剪;

夏剪

春茶是一年中茶葉品質最好的時期,尤其以第一次萌芽的明前茶質量最高,明前茶多以摘心為主,採茶時只摘取萌發新芽未展葉的茶芯,明前茶採摘完後,間隔半個月左右就是雨前茶,這時候的茶多以一芽一葉為主,到4月底,採完一芽二葉也就是完成春茶採摘後,茶苔長度大多在10-20公分,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大範圍的修剪,而且是重剪,時間通常選擇在5-6月進行,修剪時剪掉當年生長的茶苔(茶葉的嫩枝梢),由於茶苔底端葉子老化,修剪長度一般在15-20公分,也就是修剪至常年保持的茶葉高度即可,由於夏季是植物生長最旺盛的時期,這時候重剪,能為秋茶及保持樹形起到很好的作用;

秋剪

進入秋天,茶葉採摘進入尾聲,為了保持樹形跟減少營養消耗,在入冬前進行修剪,時間選擇在10-11月進行,視秋茶採茶結束時間而定,這時候的修剪以輕剪為主,剪掉秋茶的茶苔以及徒長的下部枝丫,通常秋剪正值老茶樹花期,茶樹花期一般在8-12月,除了零散的老茶樹,茶園裡的茶樹由於採摘週期長以及修剪頻率多,多數不見開花結果,這也是種植戶要控制的,會消耗營養。

茶樹在修剪過程中,不管是哪個季節修剪,都會做到保持樹形及高度,有效的修剪管理及水肥管理才會促進茶樹產新,如果不存在育苗,多數情況下是需要控制茶樹開花結果的。以上是有關茶樹修剪的經驗分享,望能幫到您!有關茶樹管理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瞭解更多農村趣事及農業知識,點擊關注【下壩毛哥】,帶你一起,知農事、親自然、長知識。喜歡此文的,歡迎收藏、轉發分享。

下壩毛哥


良好的樹冠是茶樹持續優質、高產和高效的基礎和前提,修剪是栽培茶樹樹冠培養最重要的技術措施。釆摘則是茶葉生產的目的,由於釆摘的新梢既是收穫的對象,又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因此,如何合理釆摘,留養結合,直接關係到茶葉產量和品質,以及茶葉生產的可持續生產能力。

自然生長或長期不修剪的茶樹,碳氮比較大,營養生長衰退,生殖生長旺盛,枝梢細弱、節間短,常常長有大量的花果。茶樹修剪後,剪去了細弱、老化,含碳量高,養分運輸困難和花果較多的枝條,新枝代替老枝,吸收、光合、蒸騰效率提高,使茶樹體內水分和氮的含量明顯增加,降低了茶樹的碳氮比,有利於新梢的生育。據試驗,每年輕修剪的茶園,茶葉和茶子產量分別為1676㎏/hm²和58㎏/hm²;而長期不修剪的茶園,茶葉產量892㎏/hm²,僅為前者的53%,茶子產量則高達188㎏/hm²,比前者的3倍還多。

葉片是茶樹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場所,茶葉產量的高低取決於能有效進行光合作用葉片的數量。但並不是茶園內的葉片數量越多,能有效進行光合作用的葉片就越多。這是由於單位面積內,隨著葉片數量的增多,葉片重疊,相互遮陽,光合作用效率並不因此而增大,相反由於呼吸消耗增加,產量可能反而降低。對高產茶園的調查表明,一般中小葉種茶樹要求有10~15㎝的葉層,大葉種有20~25㎝的葉層。葉面積指數在3~4時,茶葉產量高、品質好。





三省坡種植團隊


茶樹在花蕾期是可以修剪新葉的,及時的把茶樹新葉剪掉,可以避免茶樹會為新葉提供一定的養分;

在茶樹花蕾期,還需要把孱弱的花苞剪掉,可以集中茶花樹的養分,能讓茶樹開出的花朵更大更多;

在茶樹的花蕾期,還需要適當的加入稀釋的氮肥,能為茶樹提供一定的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