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回顧物流業的2019年,我們或許會發現它是物流業發展過程中發人深省的一年。

2019,有點“悲情”

用“悲情”來形容物流業,從某種意義是代表著曾有抱負、有理想卻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回顧近3年,2019年是企業離場較多的一年。年初,全峰、國通、如風達等接連陷入業務停擺、運營難以為繼的狀況。這些企業也都曾豪言壯語地要做綜合物流服務商,要躋身一線,走向國際,但卻因為各種原因淪落至此,給2019年的行業發展奠定了“悲傷”的基調。

這也引發了各方討論:如何在舉步維艱的快遞物流業中轉型升級,成為擺在二線企業面前的大難題。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在順豐、通達系等巨頭企業和新入場者的夾擊下,當時討論的“二線企業是否還有生存的空間,該何去何從”的話題,在年底已經給出的了明確答案:清場出局!下半年,全一快遞、人人快送等接連停運,就算連續多年盈利的品駿快遞也因被順豐“搶了飯碗”,而淪為唯品會的棄子,被無奈解散。此外,見證中國物流業發展的老牌企業遠成物流在被破產後又被賣、“快運第一股”亞風快運被摘牌、在智能快件箱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的“中集e棧”退出市場、海航物流集團被裁撤,這些事件都讓物流人感嘆,2019年太難了。

企業的離場令市場“傷神”,而人的離開更是令人難過。5月初,優速快遞董事長餘聯兵意外離世。這兩年二三線快遞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但在餘聯兵的帶領下,優速一直堅持了下來,併成了二線快遞的領頭企業。就在2019年1月,餘聯兵曾在優速第一屆網絡大會暨9週年慶典上高呼“活下去是最高目標”,宣佈優速大包裹市場佔有率第一,同時還拿到了上海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銀行20億人民幣授信。緊接著1月26日,優速快遞證實新一輪數億元的融資已到賬。本以為優速快遞可以安心度過2019年了,但餘聯兵的突然離世讓優速的發展偏離了既定的軌道,而後被壹米滴答入主。這個曾夢想將優速打造成“中國聯邦快遞”的人,為夢想奮鬥不息,卻因意外戛然而止,徒留遺憾在人間。

只希望,接下來的一年行業多一些“黑馬”,少一點離場;多一點喜氣,少一點悲情。

2019,有點“極端”

翻開2019年的日曆,行業內發生了一些極端事件,快遞員遭投訴後下跪求原諒、快遞員離職後自殺以死護尊嚴、因被投訴心生怨念揮刀砍人……令人震驚之餘不由得感嘆:該如何避免此類事件不再發生,主管單位、行業、企業、從業者等各方該怎麼做?

12月4日“外賣小哥猝死出租屋”的新聞登上各大媒體頭條,據悉為了掙錢,他每天要工作12小時,但去世時存款僅400元;12月22日,湖北武漢發生的外賣員殺人事件,美團給出解釋是該配送員到超市取貨品時,因取貨問題與店員發生口角最終釀成悲劇。背後猝死原因、殺人動機暫且不論,但平臺對外賣員的管理制度是值得關注的。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其次來看貨車司機,去年這個時候,河北邢臺貨車司機倪萬輝夫婦在前往西藏送貨途中去世,經初步鑑定原因為高原缺氧。夫妻倆家中還有兩個孩子。2019年5月12日凌晨4點,貨車司機劉全勝和朋友駕駛的大貨車在高速發生車禍,致使其失去雙腿。作為家中的頂樑柱,劉全勝的倒下,讓整個家庭瞬間陷入困境,高額的醫藥費沉沉地壓在其妻子身上,但妻卻承諾只要人活著就養你一輩子。

再來看今年6月中旬,因包裝破損少了一個芒果,48歲的圓通女快遞員被多次投訴後下跪求原諒,就該事件在社會上引發廣泛關注之時,順豐快遞員因運單聯繫電話少位數,在打電話求證時被消費者謾罵後又遭投訴,離職後吞40粒安眠藥以死護尊嚴。接連發生此類極端事件,讓人感到震驚的同時也讓從業者痛心,當然也折射出快遞行業制度建設問題。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一直以來,以罰代管是快遞、物流、外賣平臺企業最常用的管理方式,這讓基層的一線人員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罰款”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懸掛在他們的頭上,隨時準備插進他們的身體。在此生存環境中,缺乏職業安全感的一線配送員如何受到消費者的尊重,受到社會的優待?

這種長期不公平、不公正遭遇也極易讓他們心生怨念,他們能忍則忍,但當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時,懸在他們頭頂的“刀”也可能變成手中的“兇器”,揮向消費者。畢竟某公司快遞員因被投訴,揮刀砍人的新聞已在各地上演——2019年5月20日,快遞員因未送貨上門,將包裹擅自放入自提櫃而接到了客戶投訴,由此心生恨意,當街追砍被害人。2019年8月22日,該快遞員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只希望,接下來的一年平臺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一線員工之間,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責;多一點溝通,少一點激進。

2019,有點“狗血”

在一線企業展開廝殺、二三線企業退出市場之時,也有一些讓人難以預料的“狗血劇情”在2019年快遞電商圈先後上演。隨著劉強東“明尼蘇達事件”視頻以及證據的公佈,案件開始各種反轉,但雙方各持一詞,也讓吃瓜群眾看得雲裡霧裡。不管案件真相如何,也不論該案件對京東的影響有多大,總之這一年京東的市值已經被“後起之秀”拼多多超越了。或許是已經意識到京東的個人色彩有些重了,於是劉強東也在2019年卸任了諸多京東旗下公司的職位——就從11月18日至今,劉強東已經從京東集團旗下15家公司卸任總經理、經理等職位,覆蓋京東物流、京東雲、京東健康等公司。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當劉強東事件還不明真相時,李國慶就跳出來站隊了,在劉強東道歉微博下放飛自我的評論,後噹噹網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其此番言論。由此,也拉開了噹噹網李國慶與俞渝的“互撕”序幕,一系列幕後醜聞在你來我往的爆料中鬧得人盡皆知,各種狗血劇情一場接一場,這對曾令人羨慕的創業伉儷用這樣的方式將噹噹送上熱搜,也讓噹噹的市值不降反增,App下載量只多不少,這波神操作看得吃瓜群眾目瞪口呆。也就在這一波波劇情開始“消停”的時候,“快遞大佬”朱寶良因個人原因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朱寶良接盤國通之後,曾放言要顛覆順豐與通達系企業,顯然國通並沒有朝著這個目標發展,而是在今年初正式停運,如今接盤人也出問題了,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希望,接下來一年,少一點“狗血”,多一點真誠。

2019,有點“水逆”

我國不少快遞物流企業,都曾以打造“中國的聯邦快遞”為追求,並不斷地朝著這個夢想努力。但這個偶像——聯邦快遞已經不再“使命必達”了:多次攔截華為包裹,且在後續調查過程中,還發現了其涉嫌滯留逾百件涉華為公司進境快件,同時還發現聯邦快遞其他違法、違規線索。聯邦快遞作為國際型大企業,在這次事件中的表現以及後續的表態都是令人極其失望的,“使命必達”是聯邦快遞的幾十年來所秉持的服務宗旨,這種契約精神更是聯邦快遞成長為世界巨頭的先決條件,與此同時,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之一,聯邦快遞無疑是熟悉中國法律法規的。但令人遺憾的是,在這個本應更加謹慎的關頭,聯邦快遞不僅沒有珍惜30多年對中國市場的深耕,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聯邦快遞不僅公然多次撒謊,而且涉嫌違法、違規,甚至沒有一個誠懇的道歉。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對於物流行業來說,契約精神是生命線,通過公平的商業競爭,衍生出超越國界和地區的公認的行業標準,是物流行業服務商業的基礎。商業社會,商品流通的基礎都始於信任,若信任崩塌,一切無從談起。聯邦快遞公然違背信任準則,打破了商業社會的基石,後果不堪設想——其市值、營收一降再降。因此,無論是中國快遞企業“走出去”,還是外國企業“走進來”,只有遵守當地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市場規則,才能走得長遠。

2019,有點冷酷

回顧這一整年,資本市場表現異常冷靜,讓不少企業生存有些艱難。熬過來的,經過幾輪較大金額的融資,在向更為綜合的方向發展,沒有熬過來的,則面臨著企業停工、停擺、摘牌、倒閉、破產、出局……

有數據顯示,在政策監管趨嚴,市場要求更高,資本整體遇冷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18年物流行業融資迎來分水嶺,與2017年相比融資金額從2017年創紀錄的1762.59億元下降至862.02億元,2019年上半年物流行業融資繼續下降。據羅戈網統計,2019年上半年,物流行業融資事件約47起,公開部分融資金額累計約222.5億元人民幣。融資次數約為2018年的31%,公開融資金額約為2018年的27%,和去年相比融資數量及融資金額在減少。但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支撐的物流平臺科技產品成為“最吸金”的領域。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同時,前幾年快遞物流行業曾出現過多輪大規模投資,但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鉅額融資事件越來越少,因為資本基本都流向了行業或者是不同領域的頭部企業,且趨勢越來越明顯。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至2019年6月,10億元+的融資事件共27家企業。從輪次上看,主要分佈在戰略投資;從細分行業看,主要集中在運輸和配送領域。當投資人開始謹慎後,這對於需要資本持續輸血的企業而言,是比較“難過”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資本遇冷其實也可以反映出資本在經過“野蠻”增長後逐漸迴歸理性,從廣度型投資走向深度型投資。

2019,有點“變動”

頻繁的人事變動如果放在中小型企業或是無關要緊,但在上市快遞物流企業中則是大忌。以德邦快遞為例,在德邦發佈的上半年財報中,人事變動這一項相較於其他上市快遞企業而言,是比較大的,而且不是少都是元老級別的人物。3月,德邦快遞董事兼副總經理黃華波辭去副總經理職位(5月也辭去了董事職位)、另一個董事兼副總經理韓永彥辭去公司董事及副總經理職務。隨後的4月,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單劍林也離任。韓永彥在德邦近13年,歷任成都德邦物流有限公司區域經理、德邦物流營運分析中心總經理、快遞業務管理部高級總監,並於2014年9月擔任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後為德邦快遞輪值CEO;單劍林也是從2009年開始就在德邦財務部門的負責人。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再如12月10日,王衛卸任順豐控股集團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3月,順豐控股全資子公司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的工商信息也發生了變動。王衛不再擔任執行董事的職位,接替的人員是陳雪穎;4月,圓通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喻渭蛟辭去總裁,由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圓通速遞董事潘水苗擔任公司總裁;今年下半年圓通速遞完成高層換屆,上屆董事喻志賢從董事會退出,管理層方面,圓通貨運航空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蘇秀鋒不在公司聘任的副總裁名單當中;同月,申通快遞總經理陳德軍辭去總經理職務,由陳向陽接任;劉強東從京東集團旗下多家公司卸任總經理等職位。這對於上市的企業而言,這種人事變動實則是一種莫大的壓力。所以,創始人不但要做好規劃,還要考慮重要人選能力問題,如是否能高效融入團隊、帶領團隊作戰……希望接下來的一年,多一些穩定,少一些變動。

2019,有點無奈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當價格戰從快遞打到快運,從同城打到即配領域之時,意味著利潤越來越單薄;當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且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之時,意味著各項投入要越來越大。在人力、租金等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上至企業高層,下至末端一線,箇中無奈誰人知?就如國家郵政局開展的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整改工作,在消費者尤其是農村消費者一片叫好之時,卻讓不少鄉鎮快遞網點萌生退意,甚至是直接退出。原因很簡單,由於鄉鎮網點大多地處偏遠,配送成本較高,盈利狀況並不樂觀,而快遞行業價格戰導致快遞單票價格持續走低,這更加大了網點的生存難度,“取件費”便成為了鄉鎮網點的“救命稻草”。這就需要主管單位、企業總部等各方綜合考慮,避免讓末端網點無奈、尷尬而為之。再有貨車司機被索要20萬元救援費,不給錢就堵住車輛不讓走,這一堵竟堵了10天,最後在管理部門的協調下,貨車主還是給吊裝隊交了2000元才放行;更有貨車司機不超載不掙錢的無奈……

當然,每當萬物沉寂、蕭條,必有強大的新生命在孕育,也必然藏著巨大的機會,它會引領下一輪萬物復甦,並在這個充滿著變數的時代,扭轉乾坤。因為,最優秀的商業模式,

一定誕生在“兵荒馬亂”的時代!

2019,物流業令人失望的一年


只希望,2020年,真的如其諧音“愛你,愛你”一樣,善待物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