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大方面"彙總豬場七大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鑑別思路

症狀、剖檢、實驗室、防治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接觸性空氣傳染,各種年齡的豬均易感,以6周至6月齡豬較多發,時間上4-5月和9—11月多發,飼養與環境不良因素可以誘發,發病率與病死率變化很大。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由病毒(PRRSV)的變異株所引起,呈多路徑、高度接觸性傳染,不分大小公母,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以高溫高溼季節等惡劣氣候條件下易發。

豬弓形體病:由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3—5月齡豬,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秋冬和早春發病率最高,患病動物和帶蟲動物的唾液、痰、糞便、尿、乳汁、蛋、腹腔液、眼分泌物、肉、內臟淋巴結、流產胎兒等都重要的傳染源,貓和鼠類動物是天然的疫源。

急性豬肺疫: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常散發於氣候多變、潮溼多雨季節,環境與管理不良因素可以誘發,不論大小豬均可發病,尤以小豬與中豬多發。

豬氣喘病: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為高度接觸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生豬都可發病,發病率高,病死率低;但在新發生本病的地方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本病廣泛存在,在飼養管理條件不良、豬隻抵抗力降低、氣候多變、潮溼雨季易季節多發,以斷奶後仔豬最易發病。

豬丹毒:由豬丹毒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分為急性敗血型、亞急性疹塊型和慢性型,不同品種、不同年齡的豬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豬副嗜血桿菌病:由豬副豬嗜血桿菌引起,主要通過空氣直接接觸感染,其他途徑如消化道等也可感染,患病豬或帶菌豬(細菌存在於鼻腔上呼吸道內)是傳染源;仔豬易感,尤其是斷乳後10天左右易發病,年齡越小越易感;可以影響從2周齡的乳仔豬到4月齡的育肥豬,多見於5周-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一30%,嚴重時死亡率高達50%。

從臨床症狀上進行鑑別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最急性型突然發病,出現高熱,體溫41.5℃以上。病初短時輕度腹瀉和嘔吐,後期呼吸高度困難,呈犬坐姿勢,口鼻流泡沫樣淡血色分泌物,耳鼻四肢呈藍紫色,很決死亡;急性型體溫升高到40.5℃-41.5 °C,沉鬱、不食、呼吸困難,張口、呈犬坐呼吸,1日-2日死亡。慢性型體溫39.5℃一40℃,間歇性咳嗽、生長遲緩。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公豬厭食,精液質量下降;母豬表現咳嗽,呼吸困難,產後發情推遲,甚至不發情;懷孕母豬前期流產,後期產木乃伊胎和弱仔;所產的弱仔豬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幾天內死亡。仔豬感染後體溫升高,呼吸嚴重困難,呈腹式呼吸;眼球突出,眼瞼發青,耳尖邊緣呈紫色,肌肉震顫,共濟失調,死亡率高達80%-100%。育肥豬體溫突然升高41℃上下,食慾減少或廢絕,多數皮膚全身發紅,呼吸加快,咳嗽明顯,眼結膜水腫,潮紅,極少數兩耳發藍或發紫,一旦繼發感染往往愈後不良。

豬弓形體病:病初體溫升高至40.5℃一42℃,呈稽留熱,有黏液性或膿性處鼻涕流出,呼吸困難,全身發抖;隨病情的發展,耳鼻下肢股內側下腹部出現紫紅斑和出血點,有的豬耳殼上形成痂皮,耳尖壞死;淋巴結腫大;後期呼吸極度困難,後向軀搖晃,體溫急劇下降。

急性豬肺疫:最急性型體溫升高達41℃一42℃以上,口鼻流出泡沫,食慾廢絕,頸下嚥喉部發熱、紅腫、咳嗽、呼吸困難,嚴重時呈犬坐張口呼吸,迅速死亡;急性型表現為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皮膚呈現敗血症變化;慢性型表現為呼吸困難、持續咳嗽、關節腫脹、腹瀉消瘦。

豬氣喘病:發病緩慢,體溫、食慾通常無顯著變化,主要症狀為咳嗽(呈連咳,在早晚或吃食更明顯)、喘氣、呼吸增快及腹式呼吸。患豬消瘦,生長遲緩,全身皮膚蒼白,貧血。


從


豬丹毒:急性敗血型體溫升高到42℃-43℃,病豬皮膚髮紅髮紫,呼吸加快,突然死亡,小豬還伴有神經症狀;亞急性疹塊型的特徵症狀是皮膚表面出現方形、菱形或圓形的疹塊,指壓不退,俗稱“打火印”,體溫升高到41℃以上,病程長,死亡率較低。

豬副嗜血桿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主要表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眼瞼水腫、消瘦、食慾不振,關節腫大、跛行、疼痛、顫抖、共濟失調、可視黏膜發紺。

從病理解剖上進行鑑別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病變集中於胸肺。最急性型肺前下及後上部呈紫紅肝變,附著纖維素,嚴重時粘連,切面流出大量血色液體;急性型胸腔內有纖維索性滲出物,血液暗紅色,凝固不良,氣管和支氣管充滿泡沫樣血色黏液分泌物;慢性型肺炎區有壞死結節、硬化及粘連,心肌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可見下頜、頸、腋下、眼結膜及後肢內側水腫;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胸腔有淡黃色清亮液體,心包積液,心肌變軟肺臟可見充血、出血、腫脹、肌肉樣實變;脾呈紫色,脾頭腫大,切面增生,邊緣有梗死灶呈鋸齒狀;腎臟呈土黃色,表面有針尖大小至米粒大小不一的出血點;肝臟實變,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胃腸道出血、潰瘍、壞死。

豬弓形體病:特徵病變在肺、淋巴結和肝。全身淋巴結髓樣腫大,灰白色,切面溼潤,腸繫膜淋巴結汪繩索狀,有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壞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點;肺門、肝門、頜下、胃等淋巴結腫大2倍一3倍,肺出血水腫,小葉間質增寬充滿半透明膠凍樣滲出物,氣管和支氣管內有大量黏液性泡沫;肝臟腫大呈棕紅色,。腎臟呈土黃色有散在小點狀出血或壞死灶,大小腸有出血點心包、胸腹腔積液;體表出現紫斑。

急性豬肺疫:頸部皮下高度水腫,有黃色清亮液體呈膠凍樣;頜下、咽後和左面部淋巴結充血、出血、壞死;氣管內有大量泡沫樣粘液;肺充血、水腫,紅色肝變樣,並伴發纖維素性胸膜肺炎,嚴重時粘連,胸腔有積液和纖維蛋白滲出。

豬氣喘病:病變集中在肺部,肺尖葉、心葉中間葉和隔葉前緣呈“肉樣”實變是其病變特徵病變部切面溼潤而緻密,常從小支氣管流出微渾濁灰白色帶泡沫的漿性或粘性液體,隨著病程延長或病情加重,病變部位的顏色變深,呈淡紫色或灰白色帶泡沫的漿性或粘性液體,半透明的程度減輕,堅韌度增加,也俗稱“胰變”或“蝦肉樣變”。

豬丹毒:慢性型呈隱性感染,常見慢性關節炎慢性心內膜炎和壞死性皮炎。急性敗血型病理表現以全身性敗血症變化和體表皮膚出現紅斑為特徵,肺充血水腫,脾充血腫大呈櫻桃紅色。

豬副嗜血桿菌病:剖檢變化表現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關節炎和腦膜炎等,心肌壞死、心內外膜出血、膽囊萎縮、全身皮膚髮紺,呈敗血症表現,母豬流產、公豬慢性跛行,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呈灰白色。

從實驗室檢驗上進行鑑別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採集肺及呼吸道分泌物塗片染色,可見革蘭氏陰性球杆菌,有多形性及菌體莢膜。將無菌採集的病料接種在7%馬血巧克力瓊脂、劃有表皮葡萄球菌十字線的5%綿羊血瓊脂平板或加入生長因子和滅活馬血清的牛心浸汁瓊脂平板上培養,可分離到胸膜肺炎防線桿菌進行確診。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實驗室可以用熒光抗體技術、免疫過氧休物酶染色技術、RT—PCR等進行藍耳病病毒特定性檢測。

豬弓形體病:取病豬肝臟塗片,自然乾燥後以甲醇固定,姬姆氏或瑞氏染色鏡檢可見蟲體。

急性豬肺疫:血液、組織及體液塗片,美蘭或瑞氏染色可見明顯的兩極染色短桿菌。

豬氣喘病:可用x光透視對診斷具有重要價值,抗體檢測實驗室常常採用ELISA和微粒凝集實驗,抗原檢測用PCR等特定方法。

豬丹毒:實驗室檢測可採集病豬肝腎脾等組織塗片染色鏡檢。

豬副嗜血桿菌病:病原是副豬嗜血桿菌,美蘭染色呈兩極著色。採集發病急性期病豬的漿膜表面滲出物或血液,接種到巧克力瓊脂培養基或用羊、馬、牛鮮血瓊脂並與葡萄球菌作交叉化線接種,培養24小時一48小時,副豬嗜血桿菌在葡萄球菌菌落周圍生長良好,呈特徵性的衛星現象。

預防與治療

生豬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而建立起良好的生物安全體系,實施有效的環境控制逐步淨化病原是目前控制生豬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在應儘可能地堅持自繁自養,採取封閉式科學飼養管理,不斷提高豬群的抵抗力,增強豬群的防禦機能是控制這類疾病行之有效的辦法;對發病豬群可以採取如下措施進行積極治療: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預防用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劑滅活疫苗進行接種,按說明使用可獲得良好效果。治療可使用青黴素、氯黴素、增效磺胺甲基異惡唑作為首選藥物。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在耳後肌肉注射,種豬在配種前每頭注射4ml,育成豬每頭2ml,仔豬每頭2ml。本病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應用部分專家推薦的豬白細胞干擾素、黃芪多糖、雙黃連注射液、廣譜抗菌素及其它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對豬群該病的控制有一定效果,並建議慎用安乃近、安基比林、安痛定、地米等藥物。

豬弓形體病:應用磺胺嘧啶加甲氧苄氨嘧啶,或用磺胺間甲氧嘧啶進行治療效果較好。

急性豬肺疫:每年春秋二季接種急性豬肺疫弱毒苗可以預防該病。發病後用青、鏈黴素,磺胺,四環素藥物等均有良好療效。

豬氣喘病:疫苗預防用豬氣喘病無細胞培養168弱毒凍幹苗進行胸腔注射。治療時選用藥物泰樂菌素、潔黴素、金黴素、土黴素、卡那黴素及支原淨等連用5天~7天有較好效果。

豬丹毒:預防用豬丹毒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治療用強力黴素、阿莫西林等效果較好。

豬副嗜血桿菌病:預防接種使用豬副嗜血桿菌病滅活疫苗頸部肌肉注射,治療用藥可以使用泰樂菌素、磺胺類藥物拌料,或應用清肺平喘化痰止咳類中藥。

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