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3):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安全感

01疗愈,是获得心灵开放的基础


在学心理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能顺利的理解相关理论,但唯独涉及"俄狄浦斯情节"这部分理解起来很有困难。


俄狄浦斯冲突说的是孩子对异性父母的占有心,和对同性父母的排斥心。也许我的成长环境比较畸形,所以,无论我怎么觉察,都觉察不到我对我爸有什么觊觎之心,对我妈有什么弑母情节。


对父亲的感受,始终是个迷。我也很少去深究这个话题,也许在我的潜意识中,自动化的隔离掉了关于父亲这部分的期待。最明显的例子是即使我很长时间不跟我爸见面和联系,我也不会想起他,更不要提想念他。


前几天我回家吃饭,正好赶上过五一,我爸又去超市买便宜货的时候,买了一些龙虾和花蛤回家做。吃饭时,他沿用一贯的风格,大力标榜自己如何精明,怎样精心挑选了每一只花蛤,确保它们都是活的。在自我标榜的时候,他说:我还是不能死,我要是死了得每个月损失好几千块钱(退休金),这样也会影响生活质量的。我妈在一旁马上附和道:那当然,你可不能死,你死了不但每个月没有退休金,而且家里的活也没人干了。采购和搞卫生,这两大项可是很累人的,这么大的房子,要是让我一天擦一次地,我可觉得腿疼。


我爸呵呵一笑。继续说:你也不能死。你要是死了,33(指的是我)肯定就不来了。一边说,他还一边做出嫌弃的表情,模仿我嫌弃他的样子。


我妈哈哈大笑说:你把银行卡全都交给33她就来了。想了一下,她又推翻自己:那也不行,你把卡全交出去,33更不来了,哈哈。


我在一旁听着他俩一唱一和,不置可否。


现在,在我人到中年,父母也接近人生暮年的时候,似乎是我们家的家庭氛围最和谐的时候。我平时自己居住,周末时过来,虽然他们已年近七十,但仍老骥伏枥,我在这里除了吃喝睡玩,什么都不用干。


其实严格的说,这种状态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已经延续了十几年,从我结婚后就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想象我曾经和我爸势如水火的场景,在我的朋友们眼里,我的家庭氛围非常和谐,父母对我也很宠爱,在他们眼里,我爸是个和蔼的老头儿,而我妈更是让人羡慕的理想妈妈。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看到的也没错。我自己也确实在这十几年中被疗愈和滋养。如果说在我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恰当的爱,甚至还有伤害,那么在我成年之后这十几年,家庭的确是给了我很多滋养。


有伤,也有爱。这才是事实的全部。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3):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安全感


在学习心理的过程中,我洞见到的其中一个真相就是:我之所以学的快,学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来学习之前,就已经获得了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和相当程度的疗愈——人的心理,只有在疗愈和完整的状态下,才能具有开放性,吸收和接纳更多的新认知。而在受伤状态下,人的心理是防御和蜷缩状态,很难打开自己。洞悉这个真相,也让我的自恋被打开了很多。我意识到原来不是我多聪明、有悟性,而是因为我已经获得了疗愈,才有这样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说,一个人只有真正看清了真相,才能打破自恋,这时候,内心的谦卑才会真正的长出来。否则用"超我"要求自己要保持谦虚,那不过是一种虚伪的假象。


不过,虽然这种状态已经延续了很久,但我还是能感觉出来,在最近几年似乎更加渐入佳境,除了不再爆发战争之外,我和父母之间还多了几分亲密。甚至在很多时候,都让我有恍若隔世之感,仿佛时光倒流,我重新回到一个小女孩的状态,而父母也是当年那个年轻的父母。


写到这,我想起心理学的一个流派"格式塔",格式塔把重点放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上,也许在我的潜意识深处,渴望时光倒流,重新被父母养育的未完成事件一直还有残存,也许正因为如此,"自我负责"这四个字其实很难做到。我敢说,99.9%的人,都做不到。


所以,仍然需要经常提醒自己。这很重要。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3):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安全感


02 人只有一种关系,就是ta在早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剩下所有的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翻版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所以,客观上说,人只有一种关系,就是ta在早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剩下所有的关系,都是这种关系的翻版。


虽然我觉察不到我对我爸的爱,觉察不到我对他有"渴望被父亲认同"的未完成事件。但是,从我与别人的关系中,却可以折射出我与父亲的关系的影响。


比如,我喜欢的异性类型。很明显是和我爸完全相反的类型。我爸焦虑、急躁、仔细谨慎,而我会被宽厚、温和、不具攻击性的人所吸引。而我十分讨厌大男子主义者,虽然本我爸身上并没有大男子主义的倾向,但在"控制欲"这方面,他和大男子主义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基于对控制的敏感,让我能迅速判断出人群中的直男癌。


再比如,对于权威的逆反,按照分析,应该也来自于我对我爸的投射——父亲,是权威形象的根源。


再比如,我的性格里,有颇具"男子气概"的部分。比如独立、胆大、理性、爽朗等,这些性格特质让我在女性中颇受欢迎,娇滴滴的校花们会靠在我的肩膀上说:"你如果是男的我就嫁给你"。这些偏中性色彩的性格,大概也来自于我对我爸的不认同。我爸有很多地方表现出的是非典型的男性特征,比如特别仔细、爱干净、吝啬、情绪化等。在我内心深处,我不认可他的这些非典型的性别特征,以至于自己滋生出来与之相反的特质,来填补内心中对"理想父亲"形象的期待。


同样是性格。我的性格中还有与"男子气质"完全相反的一面,也就是感性、细腻、女性化的一面。虽然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但我性格中的两极分化更剧烈和明显一些。这一点,和"父女关系不好"也有直接的关系。


女性化的一面,多表现在独处和亲密关系中。男性化的一面,则更多的表现在社会关系中。相比男性化的一面,女性化的人格面具也许更接近潜意识。


这里面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因为没有得到来自父亲系统的有效的心理支撑,所以滋生了独立坚强的一面。同样,因为缺失,会让我在亲密关系中严重退行,冥冥之中寻找缺失的父爱。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曾经让老公给我买过一个婴儿的奶瓶喝水。虽然没用几天(因为口太小,喝着费劲),但这种心态很明显是一种退行。因为缺失,所以终生都在寻找。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心智成熟的晚,可能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拒绝成长。不想成为一个成人,更不想负成人的责任。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3):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安全感


我认为,父女关系对女儿的影响,在亲密关系中体现的最为典型。


可以说,我在父亲面前多疏离,多不亲密,在爱人面前就有多纠缠。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我对除我自己以及亲密关系的人以外的人,均毫无兴趣。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典型的"共生"关系。没有独立人格的我,依附于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我的眼里只有他——其实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我的眼里只有我自己,因为"他"是"我"的一部分,是"我"的投射,并被"我"赋予了理想父母的期待。


所以,这并不是真正深入的关系,而是深深的自恋。因为在自恋中,关注的重点是自己,眼里根本看不见别人,所以,势必会对另一方造成剥削。


关于亲密关心,可能真的要多说两句。人一生其实有两次被动成长的机会,一次来自于父母的养育,另一次来自于成年后的亲密关系。好的亲密关系(好的爱人)能够很深的滋养有心灵创伤的一方,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称爱人为"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只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都带着各自的伤痕。我们都渴望在对方身上获得滋养,但却常常忽视对方和我们一样,也伤痕累累。所以最终很可能会两败俱伤。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能在亲密关系里获得疗愈的人,是非常幸运的。而我们的成长,除了运气,最终还是要回到自我的"主动成长"之上。


"关系"大于一切。


接着说回我自己。坦白的说,我很容易被一类男人喜欢,。因为我身上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吸引人的特质,不过这部分如果继续写下去,恐怕会引发不适,因为有自吹自擂之嫌。毕竟自夸总是一件别扭的事情。


我分析过,之所以会有这种现象,大概是因为我身上具有一些复杂的特性(正如我前面所说的矛盾综合体),它们恰好符合了雄性动物底层的逻辑本能:狩猎天性。男人多是单线程生物,他们会被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所吸引,继而产生想挖掘眼前这个"宝藏girl"的欲望。


我的亲密关系基本上都延续同一个模式:最开始对方很喜欢我,喜欢到痴迷的程度,随着关系的深入,他们开始感觉到和我在一起相处的痛苦,但是又常常因为太喜欢而舍不得分开,进入爱恨交织的阶段,到最后,忍无可忍,离我远去。


所以,在我的婚恋关系里,我常常扮演一个悲剧的角色:最开始被捧在手心的是我,但最后被对方抛弃的,也是我。


我想如果我不能看清这里面的逻辑,就会永远延续同样的命运。不管换多少个人,内在的命运,都不曾改变。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3):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安全感


03 构建"真爱"的关系


爱是疗愈一切的方法。但问题是,爱是什么?


我曾经是一个很缺爱的人,所以我不断的索取爱。在这个过程中,我无意识变得非常"狡猾"——这个是一个负面评判,但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祛除负面评判之后的意思。这种狡猾,可能是一种因为渴望得到爱,而自动滋生出来的天赋。


记得有一个学心理的同学跟我有过这样的反馈。大概意思就是说我虽然看上去无比率真坦荡,但其实却很"狡猾",比如我想要什么,从来不会主动说,但是我会用很隐晦的方式让别人明白,并乖乖送到我的手里。然后我还一脸无辜的传达一个信号:不是我要的,是你非要给我的。故而,我根本不用为别人的付出感恩。


可以说,这位同学相当目光如炬。当然,她的观察也必然带着她的主观性。但是她给出的视角,却并非无迹可寻。


我最开始对她的反馈很气愤,觉得她是无中生有。后来我仔细觉察,发现自己好像的确如此。我想,这也是一个人在"索爱"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本能。因为不确定能得到爱,所以选择不开口,但是又想得到爱,所以会萌生出很多"本事",吸引别人乖乖送上。同时,两不相欠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因为不想负责。


随着成长的深入,我逐渐看清一个真相:爱是在一个人的心灵被疗愈之后才能滋生出来的产物。很多爱是自我投射,在自我奉献中找到价值感,也有很多爱,是以爱为名进行的操控,满足的是自己安全感的需要。它们都不是真正的爱。


以上关于爱的解释,不仅限于亲密关系,在亲子关系中,道理也是一样的。


真正的爱,是"利他"——这同时也是"爱"与"喜欢"的区别。所谓利他,就是你能真正做到尊重ta的节奏,按照ta的规律赋予爱——从这个角度说,那些亲子关系不好的父母,往往是因为他们给出的不是"真爱",而是满足自己某种缺失的、自以为的爱。因为如果是真爱,就必然带有利他性。


这句话也可以简单的解释为,所谓真爱,就是如其所是。


听上去很简单,但做到很难。


我们所说的所有与"真爱"有关的一切,比如尊重、接纳、共情、理解,都与之相关。


我曾经用无数的方法,比如暗戳戳的展现自己的优势(聪明,机灵,撒娇卖萌与理性才华并存)、扮演"倔强又引人同情的人设"博取对方人性中的怜悯等等,来吸引对方,在这个过程中,我很难分清自己是出于爱还是依赖,是出于爱还是操控,就这样在自我折磨与折磨对方中,延续着关系。


比如我会不断的告诉对方:除了你,我对别人都很理智。其实当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同样使用了"操控"的手段,我的潜台词是:我如此依赖你,信任你,所以,你要为我负责,你要按照我要的方式,证明对我的爱。甚至,你应该感觉到"荣幸",因为你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看来,虽然我没学过pua,但却无师自通的掌握了其中的逻辑。


我想,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证明一件事:我是可爱的、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应该被爱的。用无意识的试探,来刺探自己的安全感。


不过这种方式肯定会失败。因为它不是真爱。那些被操控和蒙蔽的"傻子"也终于会在某一天清醒过来,绝尘而去。


事实上,因为善于自省,所以我很早(在接触心理之前)就看清了自己,但是却没有改变。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看清和选择自我负责之间,还有漫长的心路要走。


"自我负责"可不是说说这么容易。


内心的疗愈来自于觉知,所谓觉察即疗愈。但是觉知之后,还有表达,表达之后,还有正向体验。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当我不断的确立"正确的方向"之后,不知什么时候,就放下了对"索爱"的执着。我开始从心里(而不是从道理)上相信,我是一个能够自我负责的成年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而不用再去依赖别人的施舍。


这种想象,不同于往日"倔强而孤勇"的独立,而是一种更具"成人化"的方式:我相信我自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但同时,也不排斥别人给我的善意。


心智化的成熟,大概就是这样的过程。当一个人愿意并且能够自我负责之后,ta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流动——也就是愿意在"关系"中如其所是,尊重对方本来的样子,而不试图通过操控和改变对方来获得安全感。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感"的需要排在第二层,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需要。对此,我最开始非常惊讶,后来释然。我想很多人也许一生之中都没有活出这一层次的限定,一生之中都在寻找安全感。所以,也就不可能继续往上一层攀登。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这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是真正的接受它,却有漫长的路要走,幸好,我已经在这条路上开始前行了。


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札记(3):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的安全感


写在最后


曾奇峰曾经说过,人格不健全的人,是没资格谈恋爱的。因为给出的往往是不恰当的爱,伤人害己。但是越是缺爱的人,却往往越需要在关系中寻找靠山,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白。于是这就形成了一对难解的矛盾。


人格在关系中形成,在关系中展现,同时也在关系中疗愈——这也是我在过往的文章中经常引用的句子。对这句话,我感受颇深。


其实从来没有完全准备好再去做的事,就像从来不存在"完美"一样,我们所要做的,是在不完美的过程中,顶住"伤害感",学习构建新的、不同于过去的经验,应对新的关系。


我自己,也是如此。在关系中不断捶打、修炼。直到现在,构建起"我能够自我负责"的信念。


如果这世界上只能选择一件事坚持到底,那我就选择"成长"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逐渐看清了很多真相,修复了和我爸的关系,不再抱着自己的创伤不肯往前走,甚至,还能够真的如其所是,从心底里愿意尊重别人。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

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