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控机床产业与国外的差距

1、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建立

行业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能力和速度都有较大差距。没有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

高档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如高速化、精密化、复合化、智能化等技术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如国外数控机床的高速主轴转速、进给快速运动速度、加速度等指标近年来提升很快。国外高档数控系统具有的语言提示、无碰撞技术、振动补偿、温度补偿、无接触测量等功能,国产高档数控系统还存在明显差距。

3、制造装备及工艺落后

通过企业投入和政府支持,我国机床企业的产业化条件获得了一定改善,但与国外企业相比,依然存在装备数控化率低,缺乏高精度设备和生产检测手段等问题,有些企业还是用普通机床来制造数控机床,且由于生产组织、工艺管理、质量控制水平落后,现有装备手段有时还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产品的制造水平不高,导致国产数控机床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精度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质量稳定性也相对不高。

4、高性能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不能满足需求

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是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国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速度较慢。

一是有形成适应主机产业化需要的开发、制造、服务体系。长期以来高性能数控系统和高档功能部件品种少,质量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供货周期长;

二是国产数控系统与国外数控系统在技术高起点、生产专业化、产量规模化方面,与国际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有较大差距。中高档功能部件大量进口,高档数控系统主要依靠国外公司提供。

我国数控机床产业与国外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