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如果沒有陸遜會怎麼樣?

富元製作


東吳如果沒有陸遜可能會是三國中第一個被滅國的,可是時勢造英雄,正因為有了陸遜的存在,讓東吳安享太平三十年,陸遜可以說是東吳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具體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

一、年少聰穎,奇陣抗孫

陸遜所在的陸家是江東四大家族之一,他們家最早和孫權家是結下樑子的敵對雙方,而也正是因為老一輩打個不停,讓孫權他哥孫策發現了陸遜這個人才,才把陸遜帶到了自己的陣營。

話說孫策最早是跟著袁術混的,袁術和陸康有點過節,就想著收拾陸康,結果自己打不過,就派了馬仔孫策去打陸康,陸康就是陸遜的祖父。

孫策可是號稱江東小霸王,結果打個陸康打了快兩年才勉強贏了,就問陸康,我打誰都是個把月最多,打你怎麼這麼費勁。

陸康告訴孫策我有個侄孫,告訴我八個字,內施六政,外用天冥。所謂內施六政是針對百姓的,百姓因為管理政策好全部幫著陸康抗敵,而外用天冥說的是一種叫做天冥雷虎陣的陣法,這種陣法一般人攻不進來,就算攻進來來了不懂陣法也是危機四伏。

而陸康說的這個侄孫就是陸遜,此時的陸遜只有十七歲,便能首創奇陣,孫策驚為天人,如獲至寶,趕緊把他帶走了,後來孫權有通過了聯姻,和陸遜成為了親戚。

二、鎮守東吳,破劉敗曹

陸遜的出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夷陵之戰,但其實在這之前,呂蒙白衣渡江佔荊州的時候,陸遜就是屢獻奇謀,一直幫助呂蒙,到了夷陵之戰的時候呂蒙已經不在了,孫權綜合分析,權衡利弊啟用陸遜掌兵抵抗劉備,結果大獲全勝。

夷陵之戰所有人都以為劉備是不懂兵法,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去,實際上劉備是被陸遜逼的沒辦法才連營對抗的,陸遜一對上劉備就一副自不如人的樣子,皇叔你要打東吳呀,那你就打吧,直接把百里峽谷讓出去了,然後又假裝渡江做出偷襲劉備中軍的樣子,劉備也不是傻子呀,一看這下壞了,被誘敵深入騎虎難下了,總要放著陸遜的水上進攻吧,得了連營對抗吧。

陸遜一看這下機會來了,打你丫的,陸遜取得上風之後又給劉備來了個圍師必闕,差點把劉備活捉了,匆匆跑到白帝城,見了諸葛亮交代完後事就掛了。

按理說陸遜經此一戰,已經名震三國,沒事就別惹陸遜了,可是就偏偏又不信邪的,這個人就是曹軍的曹休,曹休沒有《三國演義》裡說的那麼草包,相反出身曹魏虎豹營,絕對的將才之選。

孫權和曹魏的軍隊在江淮一代也是常年激戰,互有勝負,久戰不下的時候陸遜就準備兵行險招,誘敵深入,結果孫權知道了,說你誘惑力沒我大,我去當誘餌引曹軍來戰,揹著陸遜就出發了。

曹休也不傻呀,一看孫權兵少將少的,也不和你玩,還和司馬懿書信溝通,司馬懿特意叮囑曹休小心為上。

誰知道陸遜的誘餌就不是孫權,而是周魴的詐降,說孫權這個人如何如何不地道,早晚要對我下手,對我下手完了就是陸遜,我直接投降你們得了,咱們一起哥倆好打孫權,結果這次不但騙了曹休還蒙了司馬懿。

等司馬懿反應過來的時候曹休已經被陸遜包了餃子,大敗於石亭了。

三、仁德愛民,胸懷寬廣

陸遜這個人在東吳的民眾之中也是好評如潮,作為官員可以說是愛民如子,還在陸遜在海昌縣當縣長的時候,海昌遇到了大災,作為一把手的陸遜直接就要開倉放糧,副縣長說不行,私自放糧那可是殺頭的罪過,陸遜卻說一來一回請示領導來了,老百姓早就餓死了,我不等了。

後來這件事讓孫權知道了,就問陸遜誰給你的膽子,拿著我國庫裡的糧食去救助那些下里巴人,陸遜漫不經心的回道,聽說漢武帝時候涉黯揹著漢武帝開倉放糧,漢武帝不但沒殺他,反而表彰了他,孫權聽後只好置之一笑。

總結:陸遜年少有為,作為不可多得的儒將,在東吳周瑜,魯肅,呂蒙去世後勇敢的承擔起鎮守東吳的重任,力保東吳,也正是他在世的時間東吳的防禦體系前所未有的提高,而東吳也是三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地方政權,可以說沒有陸遜就沒有三國中後期長治久安的東吳。


文史學徒夢九霄


我是隔壁老劉講歷史,對於這個問題,我有我的看法:沒有陸遜就沒有東吳。

陸遜是東吳四英傑之一,另外三位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當陸遜發光發熱的時候,也就是夷陵之戰,其餘三位都已經下課了。

夷陵之戰,吳蜀兩國兵力差距巨大,吳軍都毫無戰意,只有陸遜鎮定自若,且戰且退。最終使得身經百戰的劉皇叔心理膨脹,犯下了七百里連營的大錯,最終給了陸遜可乘之機。可以說是陸遜憑藉著自己卓越的軍事能力,打敗了劉備,保住了東吳江山。你可以把這時的陸遜比作劉備死後的諸葛亮。東吳會打仗的:周瑜,魯肅,呂蒙皆早死,甘寧等名將也先後去世,陸遜是東吳年輕一輩僅有的支柱。

再說後來的石亭之戰,曹魏大軍南下,也是陸遜帶人大敗曹魏,此戰斬首過萬,使得曹魏大都督曹休不久病亡,也給了孫權稱帝的資本。陸遜此戰沉著應對,表現出了軍事大家應有的風範。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被後世冠以軍事家稱號的只有少數幾人,陸遜就是其中一個,陸遜還是傑出的政治家。也就是說,陸遜已經是等同於東吳的諸葛亮,孫權“孫十萬”的稱號眾人皆知,蜀漢不能沒有諸葛亮,東吳也不能沒有陸遜。

最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沒有陸遜,東吳必早亡。


隔壁老劉講歷史


東吳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這話說的不對,東吳的水師力量還是非常強悍的。幾代水師大都督,都深知水戰,從周瑜、魯肅,到呂蒙、陸遜,每一代大都督都想著如何保衛自己的家園。尤其是陸遜,幾乎是東吳的大救星。

當年劉備舉國之力前來攻打孫權的東吳,孫權嚇得打算還荊州以躲避戰火,可惜劉備壓根就不聽,因為他要為自己的兄弟報仇雪恨。

呂蒙此前病死了,孫權不得已將江東水師都交給了陸遜,希望他能夠化解江東的戰火。陸遜不僅化解了戰火,而且打退了劉備,成為了拯救江東的那個男人。

沒有陸遜,江東還真的未必保得住。

劉備大軍的戰鬥力,那是相當出名的。在漢中之戰時,劉備在正面戰場上,多次擊敗曹操的大軍,最終從曹操手裡奪取了漢中之地。

由此可見劉備當時顯然已經成為了最強大的諸侯,如果關羽打下樊城,北伐成功,那麼天下就是劉備的了。

可惜這個時候關羽被呂蒙和陸遜搭檔偷襲了,荊州丟失,劉備最重要的糧倉和兵源地沒了,劉備心裡當然不爽,再加上兄弟關羽被殺,劉備必然是要找東吳報仇的。

蜀漢的戰鬥力十分強悍,此刻又是同仇敵愾的局面。江東那點兵馬,根本就沒辦法和劉備大軍相抗衡。

如果沒有陸遜,或許江東就只能採取求和的辦法,希望劉備能夠珍惜孫劉聯盟的關係,就算我對不起你,但是你不能對不起我。

結果我們當然是知道的,但凡劉備腦子沒點問題,他就不會接受這種帶有恥辱性的和談。荊州他可以自己取,孫權的腦袋他也是要一起取回來的。

所以說沒有陸遜的江東,還真的會被劉備一舉蕩平。當然了最得意的肯定是曹丕,畢竟兩虎相爭,曹丕是最有好處的一個。

夷陵之戰的關鍵,在於陸遜的戰法。

為什麼說陸遜不可或缺呢?因為當時擊敗劉備的辦法根本就不多。劉備兵馬眾多,戰鬥力又強悍,荊州簡直就是唾手可得。這個時候稍微沉不住氣的將帥,就有可能把東吳大軍帶入死局之中。我們可以仔細研究一下陸遜是怎麼對付劉備的。

  • 第一,劉備以吳班的幾千人馬作為誘餌,陸遜不上當。

當時陸遜帶領5萬大軍迎戰劉備,劉備從巫峽、建平一路安營紮寨,屯兵幾十個地方,可見人數不在少數。

為了引誘陸遜出來交戰,劉備特地將吳班帶領幾千人馬派到平地上安營紮寨,時不時再前去挑戰,劉備背後藏著一支援軍伺機而動。

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三國志》

東吳這邊的將領個個是躍躍欲試,恨不得立刻前去交戰。可是陸遜認為這裡面肯定有詐,必須要觀察一段時間,並沒有急著交戰。以此躲過了劉備的陷阱,劉備當時在兩山谷之中可是埋伏了8千人馬。

  • 第二,陸遜認為夷陵是大戰的關鍵。

陸遜在考察了當地地形以後,上書孫權表示,夷陵這個地方,是東吳的重要關隘。雖然比較容易拿到手,但是也比較容易被劉備奪走。

丟了夷陵,可不僅僅是丟了一個郡的領地,而是將荊州的門戶都丟給了劉備。為此陸遜表示,必須要堅守夷陵。最好是在夷陵解決戰鬥。

  • 第三,劉備連營駐紮,陸遜等待時機。

東吳的將領們一個個都急瘋了,因為他們發現,劉備的大軍現在已經逐漸在當地站穩了腳跟,他們認為要打劉備就要趁早打,千萬不要錯過最好的時機。

可是陸遜一直沒有動,他與劉備僵持了七八個月的時間。在陸遜看來,劉備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軍事指揮官,要想戰勝他,必須要找到他的缺點。

而當時陸遜還沒找到對方的缺點,所以只能等待。他認為劉備勞師遠征,跟東吳這邊不好比,所以缺點早晚會顯現出來。

  • 第四,試探軍情,陸遜悟出了破敵之策。

陸遜見說服不了手下將士們,就派人先去攻打了劉備的一座營寨,其實這不是關鍵。這一次攻打果然是大敗而歸,手下將士們都憤憤不平了起來。

萬沒想到,這個時候陸遜已經想到了擊敗劉備的好辦法,那就是火攻。陸遜讓手下人每個人帶著一把茅草,用火攻擊敗劉備。

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三國志》

劉備的40多座營寨土崩瓦解,四面八方到處都是東吳的士兵。要不是夜裡劉備趁亂逃回了白帝城,那他非要成為陸遜的俘虜不可,劉備的兵馬輜重全部被東吳給繳獲了。

  • 第五,陸遜臨危不亂,不給任何人面子。

戰爭期間,孫桓作為前鋒前去討伐劉備,可是被劉備給圍困了起來,於是他派人到陸遜那邊求救。陸遜卻不答應救援。

初,孫桓別討備前鋒於夷道,為備所圍,求救於遜。遜曰“未可”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方略大施,備果奔潰。---《三國志》

這個時候手下將領們都在為孫桓求情,因為孫桓是孫權的親人,怎麼能不搭救主公的親人呢?陸遜表示,孫桓自救沒有什麼問題,他這邊的大計劃,不能因此而輕易改變。

等到陸遜放大火燒了劉備的營寨,打贏了這一仗以後,孫權這才前來向陸遜感慨,認為陸遜做得對,他終於理解了陸遜的大戰略。

總結:除了陸遜,還有誰能做到這些呢?

從上面的所有操作來說,陸遜的確是不可替代的。因為任何一個步驟出問題,那麼大局就會被破壞。

比如說救孫桓的事情,如果換一個衝動的將領,必然是要去救孫桓的,這不就掉入了劉備設下的陷阱麼?

當時吳班的人馬作為誘餌,陸遜手下所有將領都看不出來,如果沒有陸遜,這幫人鐵定是要去交戰的,這就會被劉備埋伏的人馬一舉擊潰了。

自從周瑜、魯肅和呂蒙死了以後,江東再也找不到第四個人可以跟陸遜相提並論了。所以說如果沒有陸遜,那麼劉備必然會打進東吳,孫權也只能引頸就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